大别山诗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49|回复: 17
收起左侧

【大别山诗星】大别山2015年9月诗星(总第十五期)隆重推出姜华

[复制链接]

943

主题

5248

回帖

43

精华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QQ
发表于 2015-9-25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别山2015年9诗星:姜华

  大别山诗星活动经论坛管理层汇同大别山诗刊杂志编辑部共同推荐选拔,大别山诗星第十五期(2015年9月诗星)隆重推出姜华。同时征集对姜华诗歌作品的评论文章。评论作品一式两份,一份在此跟帖,另发一个主帖在诗歌大厅,附简介和通联,我们将择优与大别山诗星同时在《大别山诗刊》杂志上刊出。

一、姜华的照片

DSC05373.JPG

二、姜华的诗(10首)

缓慢的时光(组诗)
/姜
         
一些生命正在破土
去冬无雨。天空有些灰暗
爬过冬天的草木內心虚弱
这似乎于我有些联系
必然的,间或偶然神伤
深爱生命的人,正在努力
掀开罩在心头的阴影
一片枯叶抱着另一片枯叶
痛哭。它们用这样的方式掉念死亡
我看见,一对耄耋老人相扶走过
滨江大道,表情安祥
在绿化带里,稚嫩的生命开始破土
这个春天被裹上浓郁的宗教
虽然万物萌芽唯我寂寞
虽然耳畔有丝竹之韵敲打如罄
虽然眼前的万千气像正在收缩
凝为内心一块微热的石头
我不介意。因为我曾经拥有
走过四季的从容,爱和痛
在江边
天地景明如童年。水声摇曳在河之洲
有成群结队的鸟鸣从对岸飞来
我能分清它们哪一只爱我  
水下有鱼,有虾,相信它们
大多生活幸福,丰衣足食
或儿女绕膝。少数可能苦难
这恰好与我同病相怜
江面上滑过一艘梭子船
如一枚叶子空中高蹈。有美人
移步柳荫长廊,我递过一个
微笑,她以盈盈秋水
回赠。这一切多么真实,温暖
超过了所有低俗的细节
午时已过,阳光的钟摆开始偏移
绕过一个叫果岭的小区。人过中年
我将在异乡,用一粒微凉的词
掩盖这个喧嚣的季节
角色
上帝让我赤身。来这尘世寻找
哭过、笑过、痛过,吃过饱饭也经过饥寒
遭遇过生死离别。遇见过圣人、白眼
和小人,被狼撵过被狗咬过被人冤枉过
爱过也恨过。被人爱过也爱过别人
恨过别人也被人恨过,都被风吹成了云烟
许多年后。当熟悉的面孔纷纷遁去
我变成了陌生人眼中的异物
现在,尘世之爱像肯得基快餐
我只求健康,自由和温饱
东关
从任意一条古砖缝里,都能
翻出我童年的底片,天真的笑声
和原始的哭声。都褪尽了颜色
一起玩耍的邻家小梅子很早
就嫁到了外地,听说她去年当了奶奶
罢了罢了,童年的承诺都是戏言
梅子出嫁的时侯,我躲在城墙边
哭了,稚嫩的泪水已凝成
老屋女儿墙上的瓦霜。在
陡峭的春风里摇曳  
一个懵懂少年的爱像鲁班巷一样
单纯,逼仄,且劲道十足
爱一个人的故事,弯曲如
东关的巷子。我知道不同巷子里
肯定深藏着相同的爱
岁月走得太快了,如一个人钻进
巷道,一眨眼就不见了
湖畔
先是一只水鸟出场,然后是一群
先是一只水鸟鸣叫,然后是另一只
而我影只孤单。既使喊破嗓子
也不会盼来合声,这一切
刚好与鸟保持了一个恰当的距离
多么孤独的距离
鸟的叫声里有对山水的绻恋
和细小的爱,极像
一根针穿进的两条思念
对岸芦苇丛中,还有谁为爱等白了头
像有的人独爱到死,闷头鸟一样
一世都不曾发声
也许回到前朝,有美人乘船游湖
岸上一介书生曾让她一时心动
撤去舞台上道具,眼前
半推半就的雾仍让人留恋,着迷
夫子说: 中年适合怀旧。忌谈爱
昨天
昨天在育才东路
我突然看到,一个酷似自已的人
他五官摆放的方位
弯曲的走姿,抽烟的手式
和稍微上扬的头颅
头顶上稀少的毛发
我与他打招呼,他一脸矜持
这更像我熟知的一位草根
诗人,就连他口中吐出的烟圈
都是奇数,或偶数叠加
天那,马路上稠密的车辆和行人
都成了分行的汉字
这时,有稔熟的声音在耳畔唤我
我是你的前世,你已经死了
晚雨
春夜,突降晚雨敲打着瓦檐
声音如爆裂的豆荚
我深爱的两个人已熟睡
发出均匀的鼾声
我从宋词里走出来
回到这温暖且清凉的人间
如果身体尚可,或者有更多银两
我会让爱更长久,更饱满一些
一位书生这个雨夜在亲人旁失眠
春天的雨滴如石头,每一块都砸在他心上
乙未年正月十五夜
十字路口。地上划了六个灰圈
我和儿子给亲人燃上纸钱
两个送给父母,两个送给妻子父母
还有两个送给他们现在的邻居
香烟袅袅,我们父子俩跪下来
我告诉儿子,只能怀念不能哭
给父亲点上一支烟,我也点上一支
烟价比过去贵了许多
我对父亲说,平时节俭
过年了咱爷俩抽好点。父亲
儿子早就长大了,可是我
还没有挣够返乡的勇气
焚化的纸钱,像灰色蝴蝶飞舞
抱紧天空落下的雪片
突然,有一片雪砸在我脸上  
一下冷进了我骨头里
入梦
童年时,我去村外的马鞍梁上放羊
一只灰色的狼坐在对面柴坡上望着我
那年我刚刚九岁零一天
兜里还揣着一颗昨天父亲煮的鸡蛋
那年月,狼也饥饿
我的母亲,已经在一年前走了
少小离娘的孩子,让狼有了怜悯之心
它不忍心对我下口
那时候,我们家养了一只叫小白的羊
是小白替了我。它比我还小,才一岁半
我兜里那枚红鸡蛋跑丢了
像童年孤独的心
迷路
蜻蜓飞翔时,复眼眨动很快
极像十字路口的红灯。我曾经
在步行时撞过。那年我十九岁
背着家乡的方言,和病根
去长安求学。旧时教书的父亲
说:那里是天堂
三十多年后,我在骡马市
又一次迷了路。人们的眼腈像
雾霾里的鹰,射过来
恰好与马路口红灯配形
一脸迷惘的我,抓住恐惧的尾巴
看到无数动物在奔跑,四肢像森林
在我的老家乡下,老人们
说过,天若变红
恐怕要出祸事。人的眼睛红了
肯定是火灾的前兆
我现在就是一个活着的道具
早已被雷电的火焰烧焦
虚掩之门
我天生有恐高症。且怕冷
遗传基因里,灌满了懦弱的铁销
云朵、星空和距地三尺的畏惧
让人仰望。一些高蹈的梦
最后都吊死在树梢上
被一只饥饿的乌鸦叼走
虚拟过许多日子,挂在云端之上
像彩虹。上帝有一扇虚掩之门
可是,我洗不掉身上烟火味
世俗味,和草籽一样萌动的爱
我经常在风雨中侧身,躲过一片剑兰
的追杀,却与一味黄连狭路相逢
天上,几朵白云正在迁徙
我看到黄昏里一棵枫树
浑身长满了欲望。可是一阵
风过来,扭断了他的翅膀

三、诗友为姜华写的诗歌评论:

1、大地与岁月的歌者——读姜华诗集《生命密码》

文/《星星》诗刊副主编  靳晓静


  读姜华的诗,为他辽阔的视野和宏大的情怀所动。心系天下是中国文人源远流长的传统和情怀,尽管这一传统正受到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但诗人作为人类的歌者的角色仍不会消逝。就姜华的诗而言,他植根于生他养他的秦巴大地上,这里的山川草木、父老乡亲给予他的诗歌不竭的灵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的这一赤子情怀,在姜华的诗歌中四处流溢,生长出新的意境和诗意。


  诗人的视野和情怀,首先使这本诗集的结构颇具特点。全书从《秦岭》一诗开卷,接着是《巴山》《汉江》《金州》《宁陕》《旬阳》等,这种航拍似的推移宛如在空中将秦巴大地徐徐展开,在诗人怀古抚今的吟唱中,让秦巴大地上的《村庄》《汉江》《炊烟》《季节》等生之气息扑面而来。就这样,诗集从俯瞰似的航拍开始,逐渐变为车船掠影和徒步而行,自上而下,从远而近,更多细致的景物和人物命运在诗中出现,如《故乡的隐形地理》《一个人在渡口等待过河》等,仅从这些诗歌的题目来看,便可窥见诗人在这片辽阔土地上飞翔和潜行的心灵轨迹。无论如何,诗人对这片土地巨大的热情和持久的关注,使这部诗集具有了全景式的宏大抒情的风格。宏大抒情和叙事是史诗的特点,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有不少诗人野心勃勃地想尝试建构史诗这一诗人的梦想,奈何时过境迁,早已远离了神话与图腾的人类,已不再有产生这种诗歌的产床。从姜华的这本诗集来看,虽不是秦巴大地的图腾史诗,但诗人踏踏实实地一路写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这种立意,造就了另一种宏大风格的诗卷,辗转其中,令人荡气回肠。


  虽说整体架构宏大,但集中之诗,却每每短小凝炼,每首诗绝大多数在二十行以内,诗虽短,但都颇具深厚感,这是诗人的功力之所在。以《秦岭》为例,全诗仅十八行,却凝聚了秦岭的气势,历史及人类命运。诗一开始便颇具气场,“我仍在寻找,一座华夏龙脉/发源于一个姓氏的渊源”,接下来,诗人从空间潜入到时间,全诗以秦王朝的覆灭结束。“两午多年后,在秦陵地宫/那些泥塑的兵马,一个个抬起头来/他们还在,仰望什么”。这就是这首十八行的诗所蕴含的沉甸甸的重量。诗人的这种凝炼,厚重的诗意,在诗集中俯拾即是,限于篇幅,就不一一道来了,细心的读者自有体会。


  凝炼厚重的诗意,除了诗歌语言和技术上的修炼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诗人要有一颗具有深沉感悟能力的内心。诗人姜华在秦巴大地上不仅看见了山川和历史,更看见了辗转坎坷的人类命运,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的人,特别是生活在底层的人们,他们的苦痛哀乐,他们的光荣和梦想,都在诗人的心灵中激起了阵阵回声,诗人对他们包含着无限的深情和挚爱。在《土地》一诗中,诗人看见“曾经贫脊过、丰盈过,沸腾过的/土地,如今多么寂寞,掩埋了亲情、恩怨和农谚”,这种对土地变迁的痛切之情,来源于诗人对土地的深爱。这种爱在《旬阳》一诗中具体为故乡之爱,诗人在对旬阳的山水岁月作了生动的缅怀后写道,“而我,一位客居异乡的书生/人过中年,才深悟/故乡,是我体内的一道暗伤”。在秦巴大地上,诗人的故乡情怀使他的诗意灵感左右逢源,而感悟,悲悯和爱让他对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物注入了新的诗意。《姐弟俩》是一首写农村留守儿童的诗,这首诗在生动的描绘中寄托了诗人对留守儿童的深切忧虑,诗人最后写道,“一对农家姐弟/头顶的天空,蓝得让人绝望”。诗人在悲悯的同时,对草根族顽强的生活亦表现出由衷的敬佩和赞美,在《 卖金鱼的马二花》一诗中,诗人写道,“我经常看到,一个蹬三轮车的女人/从晨曦里出来,像一幅素描”。

  这些秦巴大地上真实的生活图景,诗人从中寻找着生命的密码,从山川大地到岁月流逝,秦巴大地的原貌和无限诗意,使这部诗集十分打动人心。是为序。

地址  610012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  靳晓静

2、乡土之上的赤子情怀——姜华的诗歌赏析
文/王晓燕

  寒冬时节终于在白雪飘落的那一瞬间显示出冬的韵味,我坐在靠着阳台的沙发上品读着姜华老师赠的这本《生命密码》,内心涌动着的受宠若惊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读姜华老师的诗,就像跟随一个长者的生命轨迹在感悟生活,其间有对山川河流的精致描绘,对自然人文的深刻感悟,对生命的悲悯,对生活的体悟,诗中这些辽阔的视野和宏大的情怀无不印证着诗人姜华对故土、对乡情所具有的感怀之情,而这些正是读者解读诗集《生命密码》的关键词。


一  对故园的讴歌与赞美

  “我只是卡在故乡和异乡之间的一枚砂子”(《方言正在暴露我的身份》),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都是异乡人。姜华的诗最触及人心的就是从一个异乡人、一个游子的角度去抒写故园,追忆曾经,作为土生土长的秦巴汉子,其笔下那些对故园乡土的描写精致、动人,无不吸引着读者为此驻足遐想。

  首先,故乡是诗人笔下最朴素的记忆,是诗人的胎记。诗中对于乡村景色的描写优美温暖而形象,村庄里那些“浓浓的炊烟正在驱赶饥饿\忧伤\”“河面上水鸟歌唱\如孕妇气息\\圈内反嚼的黄牛\似一位年迈的智者\\麻雀聚在一堆\争论\乡间昨天的艳遇\\鸡在院内踱着方步\踩出一行象形文字”,村子里“那些花\开得有些放肆\失控\\疯长的庄稼\早已抵达雨水高度\你看村庄多么像一只勤劳的蜘蛛\\通往村庄的路径是它编织的网”(《村庄》),在此,“犹如年迈智者的黄牛”、“麻雀争论着乡间的艳遇”、“被鸡踩出的象形文字”、“勤劳的蜘蛛”等这些奇特的比喻将乡间最常见的风景生动的联系在一起并绘入一幅乡村画中,让读者读来,有种犹如置身其间的感觉;而乡间农事稠密时节,布谷鸟的催促,使得“山村五月\这个靠智慧和耐力取胜的季节”“真实的无可非议”(《季节》),那些“忽左忽右的炊烟\陪伴着一些人的灵魂出走”,在那“浓浓淡淡的光景里\四季迅速更替”(《炊烟》……诗人笔下的乡村不论是从“石头上生出水来\让川道里\所有的动物\植物受孕”的石泉(《石泉》),还是“世代生长在江边的”“只因背负了沉重思想的,会流泪的石头”(《一块汉江石》),甚至是一块“躲过尘世追杀\\在汉江里潜伏千年\化为人形”的化石(《化石》)都是那么的有诗意,诗人将笔触着眼于乡间最朴实的存在,其笔下的乡村景色就像一幅画一样,被描绘的形象且栩栩如生,从而让读者在品读这些诗作时,脑海中总会不停的浮现出行走在乡间村庄的小路上,田间庄稼茂盛,村舍炊烟袅袅,随处可见的家禽和悠闲的农人,这幅静谧和谐的乡村生活无不惹人艳羡,引人留恋。


  其次,土地是诗人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是其诗歌创作的不竭源泉。诗集《生命密码》中对于土地的抒写随处可见:土地是“孕育万物的轮回……像一本线装书\\被农人苦读\翻阅\穷其一生”(《土地(一)》);土地是寂寞、忧伤的存在,那么辽阔,那么神奇,它可以“掩埋亲情、恩怨和农谚”,也可以像留守所谓老人一样,“陪伴着山风、鸟鸣和月色”(《土地(二)》);土地还是异乡游子的牵挂,“曾经喧嚣的季节\人声\机械声\欢笑声\叹息声”常令“在异乡土地上行走”的“我”魂牵梦绕(《土地(三)》),在这土地三部曲中,读者既可以看到土地孕育生命的最原始的本质,也可以略窥随着社会进步,人与故土之间既剥离又牵绊的关系,诗人通过对故土的描绘与书写,既展示了秦巴大地的美丽淳朴的自然风貌,又写尽了作为异乡人对故土的依恋、赞美与厚爱,诗中这份深厚的乡土情怀,是《生命密码》的诗眼,也是诗中最动人的部分。



二  对生命的悲悯与关爱


  《生命密码》是诗人姜华30余年诗歌创作经验的大成,其间除了作为一个乡土诗人对故园之情的抒发之外,诗中对平凡人生的所见、所感、所悟也深入人心,在这些诗作中对平凡生命的同情关爱与悲悯,触及人心,引人深思。


  诗中对漂泊他乡之人的关爱惹人动容,《秋雨里的曲江中和广场》中那个“一直守着两盒方便面和一瓶娃哈哈矿泉水”等待歌唱的流浪男孩,《水立方浴足城遇九零后》中那个“小小年纪却深陷江湖”的打工女孩儿,《曲江新区工地食堂》中那些“面容模糊却陷入清汤寡水生活”的民工等,这些“在异乡漂泊,如草根一样的”民众,他们“忘记了自己的方言\籍贯\和性别”(《有风吹过来的时候》),而我如他们一样,“人过中年\我仍然在风中徘徊”(《在风中》),诗中对于漂泊者感同身受的吟唱,诉尽了人世现状,道尽了人情冷暖,那些在渡口等待过河的人们,在街头卖唱的残疾男孩儿…..什么时候,我们真的关注过他们?


  诗中对平凡生命的同情让人动情,诗人凡所见者皆可入诗,无论是那对在“酷阳下赌命”(《一对夫妻在太阳下搬砖》)的搬砖的夫妻、“手持扫帚\像古代斗士\一下\又一下\\驱赶着黎明之前的魔鬼”(《环卫工》)的环卫工、“终年与水为伍\窝在城市最低处\像水鬼” (《管道工》)一样的管道工、“终日与水泥\砖块\钢材拼命的”(《泥瓦工》)泥瓦工,还是“站在街边\那些穿制服的人\\像一台吸尘器\给马路领航”(《交警》)的交警等,诗人对这些散落在生活平凡岗位上的小生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歌颂,他们虽然平凡但却伟大的为这个社会奉献着自己的一切,然而诗人并没有单纯的为写他们而写他们,而是在写这些所见时,更多的是作为一位有心者,对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现状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随处可见,但多数时候都被大众忽略而成为一种见之无视,听之任之的状态,诗人在此虽然仅是提出问题,但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每个有心者去关注,去重视,去解决。因此可见,诗人对那些平凡朴实的生命有着深沉的感悟能力,在他的作品中所蕴含的人间之爱虽琐细,但却温暖而深厚。就像诗人所言“我不想写那些官儿、商人和星儿们、腕儿们,说实话,他们站的太高,离老百姓太远…..我宁愿去写一只蚂蚁、一颗玉米或一只麻雀、乌鸦或站在道旁的一棵树、一株野花”,所以,诗人做到了,在他的诗集中,除了对平凡生民的关爱,更多的便是对世间万物一切生灵的喜爱与赞美,那些自然生灵:花儿、阳光、阵雨、鸟、秋蝉、山羊;那些行走江湖的风光景致:坝上猎场、刘氏草堂、 金堂寺、壶口瀑布;那些街角场景:王麻子烧饼、刘记茶馆、算命先生、江湖郎中等等,这些无不显示着诗人广博的胸怀和游走天下的雄心,但又刻着民间诗人的良心,所以诗歌温情而朴素,诗人厚重与平凡,这便是诗人姜华最真实的标签。


三  对历史的感慨与观照

  一座城市的人文历史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色,是城市品格精神的外在表现。诗人姜华出生在秦巴大地,因此其广阔的视野中最聚光的部分也正是对秦巴大地人文历史的深刻感悟,诗集《生命密码》的厚重性主要体现在其对城市文化和历史的观照上,因此品读诗集《生命密码》,一方面,可以在秦川的大江河川中触摸城市的历史痕迹:可以从《秦岭》中寻找华夏龙脉,寻觅姓氏的渊源,在“秦人的战车\兵马和狼烟\日夜嘶鸣”中历史长河中窥见秦帝国的辉煌与颓败;从《汉江》中,可以了解“汉朝、汉族、汉语、汉字、汉文化”的发源、兴盛与传承;从《金州》中,可以触摸那些临水而居的秦砖,穿梭“这个城市动情的小巷里”来感受“一座筑于殷商的城池”的兴衰;另一方面,可以在城市的文化印记中体会历史的沧桑:从《汉剧》中,我们可以观看一部豪壮的秦川大剧,随着“秦岭在上场门敲响鼓点\下场门有巴山拨动丝弦\\舞台搭在汉江上\正在上演\\一部春秋大戏\中军喝堂\\有王爷蟒袍玉带\端坐帐前\\金州的大幕徐徐拉开”;从《大雁塔广场夜色》中既可以想象大唐风华繁华的曾经,也可以对比浮华阑珊的现在,历史的变迁,旋转出世俗的冷暖,樵楼上的梆子已过三更,而在这灯火阑珊之处,可以吟唱李杜诗句的冰凉,也可以倾听“那些甲骨文\金文\和竹简”的哭泣,诗中一句“夜\已经很深了”道尽了历史中多少时过境迁,多少沧桑,让人无不感慨,深思。


  由此可见,秦川大地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且源远流长,在这里你可以同紫阳真人对弈,可以在平利品茶,在琵琶岛恋爱,在旬阳观太极图……有文化的土地,“就连那些路旁的植物和动物都显得很有教养”,诗人正是从自身出发,将目光聚焦在秦巴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用自己笔描绘这片土地,用心感悟这份情谊,并将这些感悟用清新凝炼的文字汇聚在自己的诗句中,正如诗人本人而言“我的目光抵达之处,是家乡的山水、田园、草木、牛羊,和世代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野草一样的父老乡亲,以及他们的欢乐、忧伤和苦难。我关注他们,书写他们,为他们歌唱,即便是嘶哑了喉咙……”而这份赤子情怀正是诗人这些年来诗歌创作的深厚思想,他对生活的经历、对生命的感悟、对大江山河的热爱、对人生的体验、对情感的抒发,都会让我这个喜欢旅行和文字的人为之动容,读他的诗,有时就像是徒步旅行,虽然孤独一人,但所到之处总有好景好人入心,而不同的是,在我那些颠沛流离的岁月里,我终究如白纸般的走过,而姜华老师却诉诸于文字,他的诗是他生活的印记,是他走过的那些城市的名片,而作为一个孤独的诗人、流浪的歌者,他一边游走,一边歌唱,他的故园之歌,他的赤子情怀,在这个白雪纷飞的寒冬,足以温暖我这个凉薄之人,这,就够了......


  王晓燕  2015年1月29日  于山西盂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通联:  067000河北民族師範學院中文系文學教研室讲师   王晓燕

四、姜华的个人简介:
作者简介 姜华,笔名江南雨。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旬阳县作家协会主席。首届“十佳网络诗人”,陕西省首届年度文学奖、中国天津诗歌节头奖获得者。在《人民日报》、《诗刊》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诗歌2000余件。获奖100余次,作品被收入120余种专集。已出版诗集《尘世的光芒》等五部。

五、姜华的地址:
普信通联   725000陕西省安康市文化文物广电局(江北)姜澄转
快递通联  725000陕西省安康市江南一品东郡11号楼804室姜华收
邮编:725000
电话:13991513660
高山松,本名黄友松,中国诗歌学会,湖北省作协会员。电话:13554550554,QQ:153755413,博客:http://blog.sina.com.cn/gaoshan7437,通联: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嘉怡华庭9栋2梯703房黄友松收,邮编:528445

101

主题

4277

回帖

6

精华

功勋诗友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15-9-25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祝贺,我一直很喜欢姜老师的诗歌!现在我也来到西安,想沾沾才气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8

主题

1万

回帖

93

精华

贵宾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9-25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祝贺姜兄。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1万

回帖

31

精华

贵宾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9-25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祝贺姜华老师~!
真实姓名:刘建华、
邮政编码:116100
通联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站前街道有泉路3号大连腾龙公司
洁白玉兔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2328692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主题

346

回帖

3

精华

元老诗友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5-9-25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一直关注我的好友姜华的诗,他有可能会成为另一个问鼎大奖的实力诗人!

点评

点赞  发表于 2015-9-26 22:29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545

回帖

0

精华

元老诗友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5-9-26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handshake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619

回帖

27

精华

元老诗友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5-9-26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问好姜华老师!
海边边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7889737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主题

6990

回帖

53

精华

功勋诗友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9-26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祝贺姜兄。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主题

1581

回帖

4

精华

功勋诗友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15-9-26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之无愧。祝贺。学习、欣赏。问好。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主题

5906

回帖

23

精华

功勋诗友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9-26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之无愧。祝福姜兄。
402679
重庆市潼南区太安镇磴子街17号太安中学
刘光荣
新浪博客地址链接:http://blog.sina.com.cn/u/2755469194
QQ:13670602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2

主题

9380

回帖

13

精华

贵宾

Rank: 8Rank: 8

QQ
发表于 2015-9-26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之无愧!
吴茗:原名张树杰,又名张拥军,70后,农民工,河南省安阳县人,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曾有十五年教师经历,中学时代曾有十多首诗作发表,曾任校报编辑。
诗观:诗歌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思想的艺术;甚至诗歌不是语言,它是思想的灵悟。
通讯地址:河南省安阳县韩陵乡东于曹村 张拥军  收
邮编:455100
QQ:2399921699
手机:17083720030
安阳吴茗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m594599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13

回帖

4

精华

中级诗友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15-10-8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并收去研读!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主题

2531

回帖

26

精华

功勋诗友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15-10-11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别山!谢谢山松和诗友们!:handshake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3

主题

5248

回帖

43

精华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华 发表于 2015-10-11 18:28
谢谢大别山!谢谢山松和诗友们!

不用谢,希望常回家看看。
高山松,本名黄友松,中国诗歌学会,湖北省作协会员。电话:13554550554,QQ:153755413,博客:http://blog.sina.com.cn/gaoshan7437,通联: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嘉怡华庭9栋2梯703房黄友松收,邮编:5284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主题

4169

回帖

25

精华

功勋诗友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15-10-12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姜华老师!实至名归,赞一个!
邮编:51134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保利东江首府环府东路4号(A14 - 4)2402房  黄和平(湖北雪儿)
手机:13642309635
博客交流;http://blog.sina.com.cn/xuehuadeaili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13

回帖

4

精华

中级诗友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15-10-21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蔡启发 于 2015-10-21 10:21 编辑

生命绿意的时光浣洗
   ——姜华诗歌赏析
◎蔡启发



       九月授衣,渐渐变凉的大别山迎来了又一位闪亮的诗星,他的名字叫姜华。对于我姜华的名字从来没有陌生过,因为有些人,从陌生到熟悉,然后又变成陌生了,有些人,从陌生走向熟悉,然后就再也未曾陌生过。我认为姜华是属于后者,这其中的熟悉是因为对他的诗有亲熟感且又缘于他的诗艺的精湛让我记住了。读姜华这十一首诗,我就在脑海里潜意识的冒出了“生命绿意的时光浣洗”的唯美思考。他的《一些生命正在破土》中说:
       “去冬无雨。天空有些灰暗/爬过冬天的草木內心虚弱/这似乎于我有些联系/必然的,间或偶然神伤/深爱生命的人,正在努力”。“在绿化带里,稚嫩的生命开始破土/这个春天被裹上浓郁的宗教/虽然万物萌芽唯我寂寞”,“我不介意。因为我曾经拥有/走过四季的从容,爱和痛”。在诗人善良的内心里世间万物是皆有生命的,而又告戒有的生命却无不潜伏着一种危机的意识,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正确认识世界和热爱生命了。读这仿如慢板的睿智诗句我的确感受到姜华生命意识的强烈,恰恰是在描写生命绿意的前提下,又从动态上对生命的一种诠释和深刻的理解。
       有人说江边景物起情思,而在诗人的《在江边》里,简直就是一个生命的集聚区。岸上有老人、孩子,树上有鸟儿,水下有鱼儿、小虾。所有这些又都是“我将在异乡,用一粒微凉的词/掩盖这个喧嚣的季节”掠影下的“大多生活幸福”。这里虽没有码头的风光,但人在江边走,总有那些轻风在微微的吹起,连小草也仿佛含笑着向人们摇身曳姿,小花儿也在点头又招手中撒起了欢悦,岸上的炊烟更是随和着风儿的脚步载歌载舞,唯纤纤细枝的柳丝儿就像在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蛋,一切的生命绿意在时光中尽情浣洗。这真是“天地景明如童年。水声摇曳在河之洲/有成群结队的鸟鸣从对岸飞来/我能分清它们哪一只爱我”的啊!
      本来湖畔是一个谈情说爱的好去处,同样,这首写《湖畔》的诗让人感悟出生命里爱的忍辱负重。“多么孤独的距离/鸟的叫声里有对山水的绻恋/和细小的爱,极像/一根针穿进的两条思念”,“一世都不曾发声/也许回到前朝,有美人乘船游湖/岸上一介书生曾让她一时心动/撤去舞台上道具,眼前/半推半就的雾仍让人留恋,着迷”。自然,湖畔是与生俱来的,哪怕是堰塞湖,湖畔又不是与生俱来的,哪怕是对于堰塞湖。所以,就会有人每到湖畔起愁绪,尤其是多情善感的人。这里也无须怀疑诗人姜华的多情善感,尽管在诗里传递出“孤独”、“ 绻恋”、“思念”的信息,但仍有暗示着“湖畔”的“留恋,着迷”和情有独钟。当他摄入了“回到前朝”时,才会去想起“夫子说: 中年适合怀旧。忌谈爱”的一句戏语。这种刻录在心里的“突出奇想”,其实是明澈的顿悟,让时间不修边幅的冲刷和荡涤着灵魂,带给人的是生命勃发的浮现了。
       有的时候,我们为读不到一首好诗而犯愁,又为读到一首好诗而欣慰。如《东关》初看像个方位的定义,细读才品出这是对爱情的回忆。“一个懵懂少年的爱像鲁班巷一样/单纯,逼仄,且劲道十足/爱一个人的故事,弯曲如/东关的巷子。我知道不同巷子里/定深藏着相同的爱”。酒香不怕巷子深,有爱也不怕巷子深,就这样东关巷里少年懵懂的爱情清欢在文字中,无不让人回味出少年的天真和美好。为此,每当诗人“从任意一条古砖缝里,都能/翻出我童年的底片,天真的笑声/和原始的哭声。都褪尽了颜色/一起玩耍的邻家小梅子很早/就嫁到了外地”的时候,眼睁睁的双眼“稚嫩的泪水凝成老屋的瓦霜”。藏在诗中的“我”哭成了伤心的泪人,一个“我”字跃然纸上,理性地激活着人性,可以说不失为是一桩用心独有的爱情凄美故事。
       在姜华这些诗里起码有两类“生命”感悟的迹象。一类是回望,比如《昨天》:“昨天在育才东路/我突然看到,一个酷似自已的人/他五官摆放的方位/弯曲的走姿,抽烟的手式/和稍微上扬的头颅/头顶上稀少的毛发/我与他打招呼,他一脸矜持”。诗人回望“昨天”是那样的无奈,而且,这样的无奈已经为生命烙上“死了”的悲伤。在《晚雨》中:“春夜,突降晚雨敲打着瓦檐/声音如爆裂的豆荚/我深爱的两个人已熟睡”。这“晚雨”更像是还未从悲伤中走出又遭遇失望,因为“春天的雨滴如石头,每一块都砸在他心上”。又如《乙未年正月十五夜》:“可是我/还没有挣够返乡的勇气/焚化的纸钱,像灰色蝴蝶飞舞/抱紧天空落下的雪片/突然,有一片雪砸在我脸上/一下冷进了我骨头里”。还有《迷路》等,都是典型的人生回望,爱的唢呐,缔造出“生命”的珍惜是不可替代的。
       一类是创想,比如《角色》里有这样的句子:“上帝让我赤身。来这尘世寻找”。“ 许多年后。当熟悉的面孔纷纷遁去/我变成了陌生人眼中的异物/现在,尘世之爱像肯得基快餐/我只求健康,自由和温饱”。一个人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再到五十知天命,生命的历练使得许多潜能转化为意志,所谓生命释放的光彩唯平安健康。有这种创想的人,一是需要城府,一是需要深谋。就是说有宽广的胸怀和有包容的心态,才能使自己也带给人心悦诚服。《入梦》和《虚掩之门》也一样,以创想的意识,写就了超然的姿态。读着叫人带有“高蹈”的展望,无不让人回荡在亲切、熟悉的文字里感动着、兴奋着。
       之前,姜华出版过一本《生命密码》的诗集。《星星》诗刊副主编靳晓静在序文中称:她“为他辽阔的视野和宏大的情怀所动,他植根于生他养他的秦巴大地上,这里的山川草木、父老乡亲给予他的诗歌不竭的灵感。凝炼厚重的诗意,每每短小凝炼颇具深厚感”。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王晓燕则认为“《生命密码》是诗人姜华三十余年诗歌创作经验的大成,其间除了作为一个乡土诗人对故园之情的抒发之外,诗中对平凡人生的所见、所感、所悟也深入人心,在这些诗作中对平凡生命的同情关爱与悲悯,触及人心,引人深思”。这本“生命密码”我还没有读到过,而在读到的这十一首诗 “生命”之词理解是高度吻合的,或者说是不谋而合的。
       深切感到,诗人娴熟老到又深思熟虑,声情并茂又娓娓道来,收放有度的艺术表现手法,让一首首诗成为至尊,沿展出“生命绿意的时光浣洗”。

附:姜华原诗(略)


       姜华,笔名江南雨。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旬阳县作家协会主席。首届“十佳网络诗人”,陕西省首届年度文学奖、中国天津诗歌节头奖获得者。在《人民日报》、《诗刊》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诗歌2000余件。获奖100余次,作品被收入120余种专集。已出版诗集《尘世的光芒》等五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蔡启发:荣获2014年度《关雎爱情诗》评论奖。迄今在《人民文学》、《诗刊》、《十月》、《朔方》、《诗歌报》、《星星》、《浙江日报》、《南国诗报》、《诗林》、《当代诗歌》、《诗歌月刊》、《绿风》、《江河文学》、《大别山诗刊》、《山东诗人》、《青年文学》、《诗选刊》、《辽宁散文》、《诗江南》、《文学月刊》、《廊坊文学》、《现代新文学》、《长三角文学》、《关雎爱情诗》等国内近百家报刊杂志发表诗歌作品。在《青年文学》、《上海诗人》、《西南大学报》、《关雎爱情诗》、《屈原风》等杂志发表诗歌评论。出版诗著有《季节之河》、《秋水之舸》、《硬伤之水》、《沧浪之水》、《在河之洲》(评论集)、《母亲之歌》、《一个中国女人的诗意之美》等7部。浙江省水利文协委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台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台州市诗创会副主任。

     蔡启发博客:http://blog.sina.com.cn/caiqifa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主题

2531

回帖

26

精华

功勋诗友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15-10-21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启发兄!转存!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别山诗刊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6-15 02:12 , Processed in 0.152968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