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诗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71|回复: 9
收起左侧

安徽六安霍邱诗人柳冬妩

[复制链接]

165

主题

4751

回帖

26

精华

贵宾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3-7-14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柳冬妩,本名刘定富,男,1973年生于安徽霍邱县。系东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东莞市文联副秘书长、东莞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广东省重点扶持项目签约作家和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广东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一项。在《读书》、《天涯》、《文艺争鸣》、《南方文坛》、《当代文坛》、《小说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扬子江评论》、《理论与创作》等刊物发表论文近百万字,被《新华文摘》、《新华文摘精华本》、《书摘》、《中国学术年鉴》、《北大年选》、《新世纪文学研究》、《散文选刊》、《作品与争鸣》等转载和收入二十多万字,出版了全国第一本“打工诗歌”研究专著《从乡村到城市的精神胎记》。曾荣获第五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团中央首届全国鲲鹏文学奖、2009中国随笔排行榜第二名、首届广东省青年文学奖、首届广东省大沙田诗歌奖、东莞市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东莞首届荷花文学奖等奖项、东莞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文学大奖等奖项。在《诗刊》、《诗选刊》、《诗歌报月刊》、《诗歌月刊》、《星星诗刊》、《绿风》、《诗潮》、《散文诗》、《北京文学》、《延河》等刊发表诗歌200多首,出版《梦中的鸟巢》等诗集三部。 
从大山里走出来,再回到大山里去。

165

主题

4751

回帖

26

精华

贵宾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13-7-14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嫁接


在远离家园的城市里
眼睛总会深入每一个温馨的情景
反顾自己的身影
谁在乡间抚摩乳名的种籽
而我已嫁接在南方的枝干上
独自遮风挡雨
远离了家的最初含义

我用静默的方式
学会凝望异乡的土地
并拉扯天空
让生命回黄转绿
伤口似乎渐渐愈合
一个故事葱茏于一片风景

季节的方向无法固定
使风不停地吹动
拨开花团锦簇的时辰
心脏的脉络其实一直在双向延伸
一个伤口孕育了半亩绿荫
我无法以阳光一样灿烂的心情
谈论现在
谈论嫁接与嫁接以后的事情
(原载《诗刊》1995年第5期、《外来工》1995年第3期、《诗选刊》2002年第9期)

棒槌

最后一次槌打我的衣服
水面旋出一个又一个涟漪
波光粼粼里
传来无穷无尽的温存细语
千叮咛万嘱咐之后
最后一滴水慢镜头掉下来
我看见晃了又晃的枯枝
飘落水底

我走了
母亲以最大的视角
把目光的网撒向远方
也捞不到我的身影
日后空荡荡的岁月里
棒槌将用更多的时间沉默不语

异乡的夜晚静如死水
一段寂寞的行程沦陷水底
扬起作帆的手臂颓然落下
我的心凝结着冰层
温馨的故事封冻于无处可寻
在尘世穿脏了的衣服
堆积在日子的一个个角落里

守望在故乡最高的枝丫上
棒槌面容憔悴
我在梦中见到它
禁不住泪流满面 天籁四起
(原载《诗刊》1996年第1期)

端盘子的少女 

盘子在冥冥的情绪里
记得那首关于盘中餐的古诗
亭亭娇美成一株青禾时
在即将举起锄子的春天
一阵风把她连根拔起
远离了故乡的日头
以及和风细雨

盘子在城市的宴席上保持沉默
接纳何种味道
身不由已
端盘子的少女
与盘子时远时近
在欢声笑语里成为多余

端盘子的少女后来被盘子端起
刀叉从一个个日子伸过来
许多场景在寒光中成为过去
残存的时光化为果汁
覆盖不住盘子冰凉的躯体

盘子以外
云在天空飘来飘去
田野的桌面上
锄子东张西望
在青草高高低低的期盼里
等待弯腰的动作
和重逢的温情

盘子滚动
倒掉城市的酒气
载着少女回到村庄
盘子明亮如镜
少女在镜中无声地逼视自己
(原载《诗刊》1997年第10期)

超载

在异乡行走
我用双脚承载着自己这个包袱
心已饱和
生命中的轻与重
人世间的爱和恨
都让我再难以忍受
但刀不选择抛弃

在异乡行走
我因生活而躬身
我因执着而屈膝
脚下的道路打着一个个趔趄
但一朵花便可以使我俯下身去
年轻的岩层在皱褶
把时间痛苦地变弯
痛苦是为了一百次地推开压抑
痛苦是为了需要弯曲的不再弯曲

在异乡行走
一种巨大的势能
让我投入歌唱与航行
带着花朵不断地延伸
骨头开始在肌肉里咔咔作响
像故乡灌浆的麦杆
因接近成熟而
摇曳不定
(原载《诗刊》1997年第10期)

老乡聚会

老乡聚会
气温骤然上升
生命陷入出发之初的憧憬
灯,才真正地红
酒,才真正地绿

老乡聚会
乡音获得了一项情感专利
打漂的人呵
把异乡变成故地
依在亲切的问候里
彼此用目光扶起沧桑
询问未竟之旅
我在无家的人群中得到一个家
得到一把开我的钥匙
向门外伸出一只脚
我颤抖着藏起蒸馏过的根系
(原载《诗刊》1997年第10期,《诗歌月刊》2001年第9期,《北京文学》2002年第1期)


从大山里走出来,再回到大山里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主题

4751

回帖

26

精华

贵宾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13-7-14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檐下人语

1

命运藏起我的翅翼
无畏的手不能在所有的屋顶上
打开飞翔的道路
我只好背着屋檐在异乡行走
门被无奈地抛在身后
太阳的马匹
彩虹的的轮子
在看不见的高处漂浮
自由女神愤怒的双乳
指向长廊的深处

2
无数的脚爬行着
吞噬了皇冠与布衣、梦想和光荣
整个屋檐长得无穷无尽
我一天到晚走个不停
却不能为灵魂找到一张躺椅
明亮是屋里的明亮
美丽是屋里的美丽
请给我一块小小的屋檐
补一补漏水的天空

千回百转的歌谣
重复着一个没有门的故事

3

檐雨和更严重的阴翳向孤独靠近
如同无形之线穿过时间的针眼
缝补起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牢笼
仿佛只翻开瓦片
就会陷入绝境
孤独借屋檐安营扎寨
杀不出重围的时候便想念英雄
但不见英雄

4

屋檐像一阵丧失
各种乡音走进同一个镜头
从南北两个梦境中
得到了共同的地址

屋檐将特定的现实分开
里与外,上和下
在不问方向的城市
屋檐比无懈可击的云层更厚
日子的冷暖并不是来自气候

5

因为躲雨,常常错过阳光的照耀
我怀念故乡漏水的天空
因为躲雨,屋檐又像一个蒸馏器
将我蒸馏
干渴了,制造不出畅饮的醇酒

背着屋檐在异乡行走
谁能把屋檐伞一样撑开
收起时做到潇洒自如
谁能把屋檐柔软地折叠一下
放进流浪的行李袋中

6

如果租用屋檐的一个器官
能不能抵住满天风寒
如果从漏水的天空
进入漏水的屋檐
看看这座城市
就像卖花儿童
颤微微地站在通电与停电之间

7

贴近清晰而多情的灯
光明痛击黑暗
怀抱阴影与灰烬
在黑暗还没有褪色之前
门外的愤怒要把黑暗的屋檐掀翻
擦亮准备已久的星光
快把刀子递给我
我要给脑袋开个窗口

8

屋檐的核心
也就是帝王车队的马头
我背着屋檐低下头去
是为了寻找道路
巨大的屋檐在一声马叫里失去体重
火把在它的外壳底下孕育成熟
我从我的躯体里移步外出
燕子沿着自由的轨迹双双飞走
(原载1996年第6期《绿风》诗刊,入选诗歌月刊社编选的《中国新诗选》)



从大山里走出来,再回到大山里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主题

4751

回帖

26

精华

贵宾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13-7-14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些根

0
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
根是没有根的
我们这些根
自己便是自己的支撑
1
风的缘起不可阻逆
惊动我们的心
在家园的深处
完成自我撕裂
我们远走他乡
留下一个个空洞的坑
2
从一个地方
向另一个地方移植青春
定位命运
我们似乎已筋疲力尽
横来直去
发现世界原来并不大
怎么也摆不下小小的自己
孤独的步履
标点了一片片繁华而又荒凉的土地
3
不像在家乡
双脚伸进泥里
便可构成水稻的根系
这里的泥是水泥
在水泥的某些部位
钢筋含而不露
像某件事物的核心
我们试着一头扎进去
没人理会我们的疼痛与哭泣
4
为自己无可奈何的愿望
扎入深层
携同沉寂完成漆黑的安排
与阳光背道而驰
我们无法鸟瞰自己
所有的存在都没有清晰的路线
而世上总有那么一些事情
以一种硬度向我们挤压过来
伸出的脚一次次被扭曲
5
春天来临的时候
有很多东西想发芽
越过自己的身躯与头顶
树杆笔直地站着
剪辑着一个个季节的风景
叶子与叶子碰撞
发出快乐的声音
我们弯曲着腰
承受一切的压力
只用一种颜色与世界僵持着
不言不语
6
似水年华
形成沟沟壑壑
经受一次次洗礼之后
一切都已轻易地流失
我们又被吊在空中
像初临贵境
不管坚守于哪个方位
被哪个季节圈围
出门在外
树荫都不是家园的屋顶
天冷了
我们只好用落叶包裹自己
而某些不寻常的风
却总要穿越我们的生命之旅
(原载《香港文学报》1995年第12期、《佛山文艺》1995年第6期)









一头猪的遗嘱

洪水淹到了我的脚
然后是腿
然后是肚子
然后是屁股
我还剩下一个头
在水面上寻找你,杨老头
你卖了两百斤稻谷
把我买回家中
那时我才二十斤重
你煮稀饭给我吃
你采摘榆树叶子给我吃
你到镇上的亲戚家
总拎着一个塑料桶
把他们的剩菜剩饭拎回来
我吃得津津有味
你拄着拐棍
来回要走几里路
我一支起耳朵
就能分清你的脚步
有一次我挣脱木桩
拱了你种的菜
你用脚踹了我一脚
像挠痒一样舒服
我知道你已经七十有九
庆祝八十大寿
你只有依靠我了
你现在在一个高坡上刚刚站稳
就眼巴巴地望着我
一种苍茫的感觉
水一般
浸漫你
你的拐棍在风雨中颤粟
它不能阻挡大浪把木桩拔起
我两百多斤的躯体
像木桩一样随波逐流
漂过村庄
越漂越远
不能用死报答你
我死不瞑目
杨老头啊,你可要多保重
(原载《行吟诗人》总第9期,入选《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6年诗歌》)

红色塑料桶


在广东打工,一只红色塑料桶
泊住了流浪的春水与落英
瞩望的星辰把自己摆成静物
浸泡,倾听
日子越来越清晰
生命的喧哗与骚动潮水般退去
我把家的头颅插入水底

但一只红色塑料桶并不能掌握水的命运
是谁把桶里的水全部倒掉
受伤的水
呻吟着在水泥地面爬行
在坚硬的世界面相应地柔软
水再也站立不起来
红色塑料桶被迫接受生命的流动与迁徙
我日益憔悴,层层剥落
像一只水果承受着岁月的剖析

除了瘦骨嶙峋的衣架
桶里一无所有
在时间的尘埃中
除了红色塑料桶
我两手空空
青春开始干瘪
唯一幸存的水分,枯瘦的眼泪
在两条无法修复的裂缝里
业已丧失渗透事物的能力

人海 人潮 人流
密集着的面孔也都是塑料品
空洞,没有表情
城市如焚,倒挂着隔膜的嘴唇
曝晒的心事得不到一点滋润
路多的地方失去了路
红色塑料桶犹犹豫豫
像大漠里的一颗流浪的沙粒
楼群摇摇晃晃,分辨漂泊的方向
汹涌而过的车辆恍然如梦
把风变成心的颤粟

接受什么又将被什么接受
分开苦难与拯救,亮光与阴影
干涸的肢体以血为水
行走预示着一种延续
红色塑料桶重新寻找饱满生命的水龙头
远方的家园等待浇灌,不能荒芜节令
天堂的波光
分秒必争地环绕在我的周围
我必须从桶里取出衣架
像从躯体里取出几根骨头
支撑着远眺的头颅
有一股神一样的力量
在主持着我的分裂与结聚
(原载《散文诗》1996年第
从大山里走出来,再回到大山里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主题

4751

回帖

26

精华

贵宾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13-7-14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吹在路上

1
穿行在无所凭据中
穿行在一条叫做生命的路上
风被更强大的事物拽着
或被自己拽着

不知从哪里来
也不知到哪里去
风吹在路上
风吹着风
风吹着自己

风为谁而吹
这个问题成为一片树叶
被风从路旁的树上摘下
扔给空旷
2
轻易地排除梦中的羁绊
风远游万里
在天上搬弄着岁月和星云
道路忽隐忽现
风发现它们永远奔跑在自己的前面
当风转身时,什么也没有
仅剩下
漂泊的存在

许多驿站在路上歇息
可窗子总是关着
像封闭的嘴
窗子里有些什么
风不能翻过去

这个世界永远是那么局促
供风转身
不许风折腾
当风在划定的空间里飞翔时
是生活
当风的翅膀碰到墙壁时
是命运

风在徘徊,风看见时间
以一只鸟的形式
无动于衷地飞过头顶
把自己远远地抛在后面
风把落羽捡起
踢来踢去
3
在风的后面
一群梦中的身影扩大步伐
在至高无上的内心
服从命定的必然
步伐不表示什么
就像奔跑的风不表示奔跑

远方越来越远
风抿紧了嘴唇
吞噬了本该没有遮拦的欲望
风把它们投在火里
在通向天堂的路上摘取光明

风可以停止奔跑
却不可以为谁停留
自己的浪自己去征服
漩涡的中心
喧响的灵魂
风喊哑了所有的季节
唯有忍受
唯有收缩单调而微不足道的涟漪

起点在哪里
终点又在哪里
风的前后
两个背影无声无息地抬着担架
前者叫做希望
后者叫做恐惧
(原载《诗刊》2003年第2期)

正月的开始或结局

大地与时间同速地呵气
像一团团絮语
一张张虚幻的脸跋山涉水
是春天的玻璃窗
灼灼闪耀
星球在每个鼻尖燃烧
春水上涨,悄悄酝酿某种光明

一辆开到广东的春运包车
倾斜在一个停顿上打盹,它要立即返回
一切都在合拢
车轮是抽象的零
两道车辙什么也没有表明
我打工的兄弟姐妹
在生命磁性的转动里
互相联系而又各自东西
一串点燃故乡的鞭炮
在自身的旋转中失去圆
梦想的碎片与异乡的风揉合在一起

远离清晰的笼子
感觉的岔路失去了姓名
欲望的镜子将人变为事物
将事物变为数目,如遥远的满天繁星
街心广场 车站 立交桥下
空气在弯成问号的造型里歇息
一谈论家,就产生裂纹
光明是阴影阴影是光明
在想象中折叠的存在之城沦为废墟

忍耐的拳头埋葬了火苗
世界在破碎的镜子上照看破碎的胳膊和腿
杂乱无章的脚窝紧揣着故乡的火种
温暖的腊月等待着井然有序的行李
命运重新组合,针线穿心而过
扎向日子的一个个穴位
疼痛了跳荡在黑夜的扶梯

(原载2002年第5期《诗歌月刊》、2002年第9期《诗选刊》)




从大山里走出来,再回到大山里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主题

4751

回帖

26

精华

贵宾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13-7-14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厂证

经历漫长的找工之后
一枚厂证
成了临时的家与掩体
在压了膜的世界里
看着外面很精彩
自己却透不过一口气

落叶纷纷
我像一只蜕皮的蝉
走在故乡的田埂上
鲜丽无比
(原载2003年第2期《诗刊》)

工卡

用工卡搭起家的轮廓
许多漂泊的名字栖在上面
浅是梦色,深是痛苦

卡钟深刻的面孔非常坚硬
它将希望藏在内部
深不可测无动于衷
我们不是时间的对手
青春风化,分秒集中
但无法丈量来日的道路
最后暴露出完整的瘦损面目
镜子里只有自己
能读懂内心无穷无尽的字母

把青春的底片冲洗,放大成
一场刚刚结束的梦
工卡在我们的眼里为什么会成为泪珠
(原载1996年第1期《散文诗》、2003年第2期《诗刊》)

卡钟

家园被卡钟的嘴巴紧紧咬住
一口吞下
太多的忧伤把工卡穿透
密密麻麻的齿印,酸甜苦辣
反刍残缺不全的乡愁
那条狼狗衔着我的名字
与一条锁链已能和平共处

铁的肠胃
打工的知情者
你能藏住多少情节与心思
咔嗒一声如昙花一现
把时间绷紧
进进出出,重复是路
在下沉中努力提拔自己
我的指间抓住了多少流逝的闪烁之物

卡钟呀,你这只独眼兽
我的歌谣在你眼中蓄养已久
今夜它像一束遗漏的月光
无力触摸尘世的幸福
我眉头紧锁,归期已近
卡钟呀,敲打你的黑暗
日子会不会像父亲珍藏的那坛老酒
窑着孤独
打开时,已滴酒全无
(原载1996第1期《散文诗》、2003年第2期《诗刊》

门 卫

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
门卫室
像倾听的耳朵永远伸在脑门外面
世界就在眼前
门卫从感觉里支起长短不一的天线
裂缝是所想与所见
只需一句问候的力量就可以发现

离路最近的是门
最先破译路上的行人
他们的眼光制造着渊薮
摩托的嚎叫被灯光推远
不问归期,不问冷暖
穿过黑夜的灯管
像从体内走出的心脏
门卫刀鞘一样哑口无言
生命需要多少热量才能自燃

沿着围墙
天空面对手掌展开
天空的庇护比任何东西都要深邃
寂寞的心啜饮流逝的时间
看星,看月,看看自己
询问天空,守住四角的残缺
门卫是自己的脚步
走在自言自语的后面
在这时沉默,他就失去了遮掩

门开了,又关闭
像白天与夜晚
一个人进来
另一个人出去
所有的脸不过只是一张脸
门轴的声响持续不断
门卫转身只看到候鸟的巢穴
远方的风声让人挂念

走来走去
不断地和日子发生冲突
风雨瓦解了又一个青春驿站
如同一小粒尘埃被命运吹散
不必等到岁末的边缘
门卫被门拒之千里之外
(原载2003年第2期《诗刊》


每天的邮局

向流水线要来一席之地
打工仔打工妹的日子排着长队
堆积成一层一层的邮件
这比海洋还深的段落
窗口因我的介入加速地变形
一种思想倾向于翅膀
高过我们的视野和脸

每件邮件都在呼唤我们的名字
包裹阐示春秋,支持和填充
自己无法逃避的空间
一支圆珠笔牵扯着一条生命线
像心一样展开汇款单
它走过的地方暗香弥漫
空白的青春被渐渐写满
进一次邮局就是一次融解
远方的邮件
耗去了我们莫名其妙的春天
祝福和憧憬,使它们急于绽开花瓣
从梦中出发的邮件,抵达家乡
或许需要一生的时间
信筒在门外漫不经心地旁观
世上只剩下它的嘴巴还可以完全信赖
它轻轻地打开我们体内牢牢锁住的门栓
我们从心中挥出一封封信
全部投入的信封千姿百态
没有什么可怕的
落下就是升起
一切都早已安排
生活的铁壳,我们赞美黑暗

在异乡
邮局上空的喇叭遥指家园
邮件比话语说得更响
所有的道路都走出两眼
飞翔与栖息的影子随处可见
离开邮局,如鱼群瞒天过海
我们继续打工,尽可能地沉默
尽可能地呐喊
(原载2002年第5期《诗歌月刊》、2003年第2期《诗刊》)


工厂如茧

在工厂的茧里
其实是在编织一个梦
然后把梦抽丝
穿过围墙
沟通与家园的联系

在工厂的茧里
有时我也不得不缚住自己
用最疲倦的影子作寄寓
细细地捕捉茧外的节气

在工厂的茧里
不必说太多的话语
把想说而没说出的愿望
珍藏在心底
春鸟啁啾时
美丽的蛾新鲜地飞起
许多年后
回忆在茧里生活的过程
(原载2003年第2期《诗刊》)

从大山里走出来,再回到大山里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主题

4751

回帖

26

精华

贵宾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13-7-14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碧宇 发表于 2013-7-14 16:32
厂证

经历漫长的找工之后

试用

三个月
拉开的仅仅是序幕
试用期只有开始
没有结束

从一个日子抵达另一个日子
像从一棵树抵达另一棵树
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
打工的人不敢一叶障目
要认真地过好每一分钟
每一天都是一张考卷
每一分钟都是考卷的一道题目
打工的所有岁月
其实都叫试用
(原载《诗刊》1995年第5期、《诗歌月刊》2001年第9期、《北京文学》2002年第1期,《华夏诗报》、《打工族》等数十家刊物选用和评介)


流水线

一条流水线
重叠了另一条流水线
谁能像流水那样平静
用单调的手势分开往昔

面对机器咄咄逼人的呼吸
身体内那些简朴的陶罐
注满噪音
在震耳欲聋的寂寞声里
流下三百六十五滴眼泪
日子的针脚翻来复去
流水线缝合不了震裂的心

(原载1996年第5期《大鹏湾》、2002年第9期《侨乡文学》、1995年11月28日《东莞日报》、2007年第5期《诗刊》)



跳槽

上路去,上路去
把四个方向苦苦支撑
命运的鞋
把我拖来拖去
每一天都是漫长的过程
从一个槽
跳向另一槽
不断地重复着别人和自己
混沌的石头在路上沉寂
默想无数的结局

月亮升起来时
我用金属的举止
把皮鞋擦得格外深沉
简单的原因简单的过程
我懂得了生活最深刻的含义
自己必须成为自己的槽
无论在何时何地
都要不断地向里面加入
阳光、水和美好的事情
只有这样
力量的源泉才不会干涸
打工的岁月才能让人回味无尽
(原载《诗刊》1995年第5期)



住在出租屋里的人

城市定型了
高楼毫无表情的站立
街道无可奈何地躺倒
出租屋踏着自己短短的身影
害怕同夜晚一起降临
陋小的空间缺少阳光和水
来源于疾病之外的呻吟
对一个人一生持久的袭击
增加了砖墙的诡谲

一只蚂蚁
犹如褐色的饱经风霜的眼睛
踏过苍白的墙壁
回顾春天及其生长的假设语气
沉默是最后的屋顶
烟头比租来的月光更为孤寂

住在出租屋里的人
被房间囚禁
只能静坐在陈旧的窗前
只能在窗前变幻着腐败的思绪
可他伸手揉一揉双眼
依然没有看见蚂蚁的存在、去向
和窗外一片错落的风景

幸福遥远
夜晚的望远镜几乎嵌透墙壁
住在出租屋里的人
他的头颅是座空荡荡的房子
等待着把自己租出去
或者再租来一点什么东西
(原载2007年第5期《诗刊》上半月刊)



临时工

蹒跚而来又蹒跚而去
疲惫的身影不再灿烂美丽
转身之际
路标在风里失踪
城市便淡化成背影
只剩下一点点空气、灰尘和声音

汽笛仍在不倦地长鸣
临时间而立
南方呵
你不要为我们哭泣
丢失的,本不该拥有
过去的,已成为过去
日月浮沉,四季嬗递
试问谁能永恒
临时是一种状态一种过程
网罗着所有的生命
只是打工的我们
更为突出和具体

幸福遥遥无期的时候
我们风雨兼程
不敢向左向右逡巡
渐渐钙质的骨骼
以凤凰涅盘的姿势
支撑着孤独的青春
被路倾听
信念
往往就在血的跋涉中诞生

临时
毕竟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
岁月的一种馈赠
世事如液
经过一番振荡后
沉淀出一种晶莹的东西
以光的姿势
深入生活的所有领域
青春有了宽度与厚度
我们开始成熟与自立
(原载《诗刊》1995年第5期)



从大山里走出来,再回到大山里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主题

4751

回帖

26

精华

贵宾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13-7-14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民李富有



流浪的小狗

眼神像霜一样寒冷

比它咬着的枯枝还瘦

一片叶子落在农民李富有的头上

他与狗互相注视

一对儿女念书去了

没念过什么书的老婆在广东打工

几声狗吠

生动了三间空荡荡的土屋

他把老婆用错别字写成的信

念给狗听

狗歪歪扭扭

它的脑袋像一个错别字

是懂非懂

拧一下狗的耳朵

狗在他的指头上

咬出一条微不足道的血迹

“李富有,到医院打一针吧”

“哪里有钱送给医院

有钱不如买肉给狗吃”

土地的打磨使铁锹光芒闪现

狗让他看见自己的血仍然鲜红

他想找人打一架

在村子里已找不到强壮的对手

十年前划分菜园的地界

他揍了一顿邻居二狗子

二狗子现在在上海开小卖部

他的菜地缠绕着藤蔓的身子,它们在争斗

阳光孤独,就像被啃过的骨头

李富有天天都看见自己青绿色的菜地

他的手在冰水里进进出出

一捆捆菜在池塘上漂浮

手肿了

人也肿了

菜挑子在李富有的肩上越来越重

扁担像伤口一样痛

省城的医生说,来晚了一步

村子里剩下的劳动力

把李富有抬进一座土丘

大面额的纸钱迎风飞舞

李富有成了百万富翁

他把村子里所有的狗全部带走

村子里安静得像一段往事

(原载2005年11月《中西诗歌》)


搭乘公共汽车的民工



公共汽车开到了脚下

劣质香烟还在他的手上一闪一闪

像发热的眼神

一把瓦刀

蜷缩在脏兮兮的塑料桶里

衬衫露出星星点点的污迹

售票小姐闪到一旁

像闻到出其不意的屁

“不准抽烟”

全车人都听到了她的叫声

她的肺叶似乎坠落到了窗外

不能纯洁地呼吸

几团烟雾从乡村的鼻孔

一下子吐进城市的空中

我们听到瓦刀、塑料桶、公共汽车与路面

彼此撞击的声音

古铜色的耳朵缚住摁灭的半截烟头

我知道它还在闪烁

虽然我们看不见

(原载2005年第4期《南叶》)

空心的村庄

门前的路被杂草掩盖
我只能在记忆中分辨出来
一些亲切的门已不存在
剩下的门一直关着
锈迹斑斑的锁
等待偶尔的打开和最终的离去
钥匙锈在千里之外的背包里
藤蔓蜷起衰老的身子
从灰黄的土墙上泛出新绿
稻草在房坡上一天天烂下去
几只麻雀啄食着稀薄的阳光和自己的词语
跳跃的技艺与众不同
与众不同而显得怪异孤立

背着无处不在的绿色屏障
故乡的村庄像我的血液摇晃不定
我自己早已是瞬间的一瞥
就像这些沉默的树叶
在沉默的小路上,眨眼之间长出
更多沉默的树叶
风轻轻托起枝头的寂静
熟悉的人越来越少
陌生的狗越来越多
我望它们一眼
它们也望我一眼
我真想像狗一样对着村庄狂吠几声
让沉睡的鸟儿一只只苏醒



(《2006中国最佳诗歌》与《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年诗歌》等选本收入,原载2003年第6期《创业者》以及《中西诗歌》、《行吟诗人》等)


盲流

被命运所推

我们的走动

改变了路的形状

铁栏与我们构不成秩序

涨裂的背包泄露出

无数有声有色的遭遇

陌生的面孔一闪而过

幻想如一些红红绿绿的气球

那么容易嘭地一声

破碎

我们的脸都很憔悴

踮起的脚跟起起伏伏

转过身去并不意味着撤退



后来

我们在别人的城市各就各位

依旧是当初的心境

睁开总是睁不大的眼睛

看不见一片云

其实我们也想到天上飞

体验崇高和伟大的感觉

看地上的人像蚂蚁

不过我们的翅膀太嫩

一阵风或者什么雨

便可以使我们摔下去



在异乡

我们注定是一群睁眼瞎子

反复推敲人生占卜命运

所有的去向都是试探

移动的脚不得不小心翼翼

生命的岔路上总生出某种开始某种结局

(原载1995年第一期《珠江潮》、2002年3月《新安晚报》“文学之舟”、2007年第二期《星星》诗刊)


午夜的狗



以前和以后

不声不响的夜色

碎的拼在一起

断了又接上

一起一伏

在这午夜的深处

我最大的企求

只想有一条狗倚在门边

温暖内心的伤口

我倾听狗的姿态

为了生命的缘故



有些影子

弄得水中的月亮哗哗作响

一声狗吠

把赤裸的我衔起来

风的羽毛插满毛孔

然后是沉寂

然后泡杯茶

看茶色怎样一点点变浓

最后咀嚼那些茶叶

不忍咽进又不愿吐出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肉包子已深入狗的内部

肉包子是最锋利的匕首

午夜的狗

它那眼睛中的火焰已经熄灭

变成了午夜

也未能把发生在午夜的事情看个清楚

在路的始处或者尽头

呐喊和呻吟再也传递不出

门把我切成两半

万物在雾中泅渡

(原载2002年第2期《临水诗刊》)

取求职以后的戏剧

鞋掌从我们的步态里派生
任何事情,一旦和钉子结合在一起
就执着得难以理喻
贴满招聘启事的墙翻动梦境
我们像金属积聚的热,铁锤高举
等待释放发烫的压抑

用一团火,钉子被尘世所困
敲打与撞击,由表及里
刻骨铭心的进行曲声声韵韵
不知疲倦的游子
如同黑暗里的一缕光线
抛弃一些生锈的思想和经历

独步异乡
我相信线条能够描摹戏剧和风雨
谁得寸进尺,从冬天行走到春天
自己的光芒被疼痛牢记
恰当的温暖流过坎坷之旅
谁已自我裂变,张望四壁
青春被外力强行折弯
背对镜子,沉入今天的落花流水
谁的候鸟远去
钉子的翅膀掉进伤口以外的缝隙
绕过巨型屏障,火焰在墙上减退
感到另一种失落和忧郁

一生不能到达所有的前方
不然道路会更加没有边际

(原载《侨乡文学》2002年第9期,被选入诗刊社编选的《中国诗选》)

望    月

霓虹制造出城市的道具
我们迷失其中的风景
路灯的省略号
省略了许多不该省去的东西
比如月亮
它有阴晴圆缺
但在城市的天幕上
即使于十五的晴朗里
把手指探向它的脉搏
也很难知道它的快乐或者伤悲

想起乡村的明月
天地之间不过是面巨大的玻璃
世界被简洁到一滴露珠里
迎着夜风随便走走
走进开阔的季节里
泥韵便从脚下响起
面对自然,蛙的激情
拭亮了经历的每片叶子与根须

车轮辗过生命的痛处
乡村的光亮
如今很难相遇
怀念恰恰是一种背离
生活在城市的颜料与面具之间
我们都很深沉很含蓄
楼房栅栏般起伏
月桂树下密挂的绳索
勒紧了一颗颗驿动的心
望月的心情早已失去
更多的时候
我们躲在各自的单元里
像城市的月亮
孤独地望着自己

(原载2002第12期《打工族》)


都市的昙花



依偎在彼此的臂弯里

朵朵昙花相拥入睡

柔情万端地燃烧

夜色柔软得大红大绿

梦中醒来,幸福一片狼藉

琴弦一根根夭折

我的肋骨一根根夭折

你美丽的倒影

含着微笑的蕊

随着黑暗发光的泡沫消失干净

推窗望月

不再乞求你回眸与心律

在经纬交织的路上

博大的伊甸园一片虚无

心痛的分手无法寻觅

残缺的音乐响起

弱音的深处

所有的抒情都像破裂的胞衣

藕中的丝被谁 剥离

我看见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

维纳斯砍断自己的双臂

用痛苦兑换神圣与美丽

(原载1999年第5期《灵水》)


候鸟

翅膀比天空要低
但鸟按捺不住飞翔的激情
鸟在空中扔掉了树冠里的家园
似悲似喜,忘掉了归期
家园最终扔掉了鸟
鸟不能以动制静

所有的鸟其实都是候鸟
那些不期而遇的云
望一望,便成了尘
成了纷乱如巢的背景
漫延或者凝固
时间在枝叶的高度上随意终止行为

鸟失去了越来越小的东西
鸟越来越小
鸟也不知道鸟是谁

活着只是一个季节
鸟只知道牢牢抓住这来之不易的天地
羽毛把李清照的黄花向上扬起
持久地飘在异乡的薄暮里
坚持生存变得尤其高贵

在一生的风雨中飘零
鸟鸣滴滴如雨
每一次拥有蔚蓝
鸟都要在缥渺的云里
与无边无际的大地对奕
把生命的风景尽收眼底
世事如棋
所有的飞翔都将输给时间的灰粒
但鸟相信过程像梦一样美丽

(原载1995年《珠江潮》增刊)

颂    诗

     在东莞市大朗镇某雀鸟工艺品厂,我见到了来自故乡的几百名打工妹。在四周的张望之中,多想拍一拍她们的肩膀,彼此的背影好长好长。



我在天鹅飘落的羽毛上
写诗
姐妹们
你们用温馨而修长的手指
翻动页页相似的日子
对事物中美好的部分
报以细微的诗情
细致深入,铺满空间的鸟
每一根羽毛,精神充足

姐妹们
你们高耸的乳胸感到了开花时的疼痛
面对辽远的天空无泪而哭
鲜花与阳光中的翅膀
不再扇动
那破壳之日
便习惯于忍耐的肩膀
空荡荡地难受

姐妹们
我看见鸟儿穿过沉重的金属
陌路上的匆匆一瞥
数了无数的星星依旧
你们以鸟和云表达自己的心情
长年累月地选择了一棵树
春水和秋水默默地倾注

姐妹们
你们从低矮的屋檐下出走
巢总在温柔地呼唤
母亲端坐在镜中

守卫自己亲切的事物
抵达家门时
你们总以温暖的形式出现
姐妹们,我故乡的燕子
(原载1995年第1期《珠江潮》、2002年第1期《临水诗刊》)

从大山里走出来,再回到大山里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0

主题

5220

回帖

16

精华

贵宾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3-7-16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姜华版主无法联系上的话,我个人意见夏之卷就调整这位诗友的作品。
本名陈泽,安徽舒城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大别山诗刊编辑。新浪博客(点击链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3970

回帖

14

精华

贵宾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10-8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松山居士 发表于 2013-7-16 12:32
如果姜华版主无法联系上的话,我个人意见夏之卷就调整这位诗友的作品。

问候碧宇老师,感受诗人的生命之痛,抚摸诗人的心灵历程!
泅渡沧海云作岸,放逐清宇一鹤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别山诗刊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6-1 21:27 , Processed in 0.078133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