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诗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8|回复: 10
收起左侧

白田七章

[复制链接]

67

主题

120

回帖

0

精华

高级诗友

Rank: 4

发表于 2018-4-3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了之一笑 于 2018-5-6 15:18 编辑

    白田七章
      山东 齐鸣


    《白田红楼且涂鸦》

  白田又名田白,为福建寿山田坑田黄石之稀有品种,有百黄不得一白之说。其呈白色半透明状;内包黄色者叫“银裹金,”外包黄色者叫“金裹银”,也属名品。
  《观石录》称赞白田“皓洁则梁园之雪,雁荡之云;温柔则飞燕之肤,玉环之体,入手使人心荡。”清光绪年间著名文人、寿山石鉴赏家郑杰在《闽中缘》中记载:“人所争重者,白田为最,稍似羊脂玉,偶有红筋如血缕。”
  白田质地细腻,表面光滑,极其脂润温嫩,贝壳光泽,在石中隐约呈现萝卜皮细纹,也具有田黄的特征,所谓“无纹不成田”是说田黄一般必须要有萝卜纹,但有萝卜纹的寿山石不一定是田黄。“无格不成田”,寿山石筋格有好几种,而唯有田黄石的筋格独具红色盘格一种。“无皮不成田”,这个扯了,因为老件雕刻或许剥皮至净。
  也许有人会问新件呢?告诉您:不太可能出产新件了!
  福建省福州市北部山区的寿山乡,乡中有一条约一千多米长,宽两百多米的山溪,就是田黄石的出产地。它是脱离石脉而独立成块,长期埋于沙士之中,是“无根而璞,无脉可寻”的石材。田黄石分上坂,中坂和下坂三个地段组成,上坂是溪水上游地区,这儿出产的田黄石透明度高,有通灵感,颜色略显微黄的白色调为主。人云上游水源水质好,出产的田黄石犹似玻璃一样的光泽明亮。田黄石的上品称“银裹金”和“田白石”,就出自上坂区。

  上述地域除当地政府严格保护(据说有人看守)的两亩地外,其余的本来在清末就已经绝产,后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又被掘地三尺、筛子过筛了无数次!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每一件田黄,请注意我说的是每一件——都是不可复制的文物!
  田黄石要的是品质和分量。品质自不必言,单说分量。过去大于三十克为件(现降为二十克),大于五十克为大件,亦称为宝,大于一百克为至宝;过去田黄“易金十倍”,现在一两田黄五百两黄金也不新鲜,拍卖会上大件田黄常有一克卖出20万人民币的!
  白田石里生泉,色如碧波,凝灵无比,略具有黄味。如果把白田比喻成一位美女,那么人们根本找不到与之匹配的首饰及加以形容的言辞!
  清人陈亮伯在《说田石》中云:“近来田黄之佳者,价至每石一两换银四十余两。而田白一种,尤不经见”——陈亮伯所见田黄无数,仅以白田难得看见一笔带过,文中不再言白田,如此出名的行家不太可能没见过白田,却也不甚了解细解白田,何况今人?

  清人何青芝作《寿山图章赋》云:山原名寿,已膺五福之称;石到成章,自益三生之摹。结因缘于文字,何嫌附我成名;钟灵淑于岩峦,所欲登高能赋。
  俗人看红楼梦,看的是风月宝鉴;文人看红楼梦,看的是金陵十二钗;只有高士,看的是石头记,或曰白田记——甄士隐、贾雨村,不就是“真石隐、假玉存”吗(假借)?
  “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这僧道不过是两块不同的白田而已。僧为菩萨金装,乃金裹银白田;道士清贫朴素,道法自然,纯白田也。
  “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这白田的藏主,非大德大才大富大贵之人不会拥有。
  “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白田从里往外灯下照,田白灿烂如灯笼,如白纸黑字、 如放映幻灯片。
  “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 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世人不认识白田,所以作者“不愿世人称奇道妙”,独自把玩白田,能避世去愁,增加寿命。
  “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这是观白田的感觉,白田玄机微妙,妙不可言,奇趣无比。见白田之人皆会生情,是为“情僧”。哎,红楼梦又称情僧录哦。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书中描写形状如扇坠,大概也如雀蛋大小,在下揣摩,那也不过是重不盈两的白田。
  田黄石帝。白田至“太虚幻境”。
  田石比金贵。田黄石日渐稀少后怎么办?后人于是在寿山周边开矿。在下很认真的表述:尽管各种开采洞石包括芙蓉石尤其芙蓉冻石(请注意表述),也属于石中极品,但是,不能以田黄称也!它们不具备田黄石独具的筋格纹,虽然也美得令人心疼,但是可惜叭拉叭拉叭拉(以下省略2000个字)。
  画纪(真名石璟,字石痴)说:白田六德凝为本,凝天地之灵气不散,分子结构有序而顺眼,结构紧密而成特色,夺人之魂而不妖,憾人之心而不艳。白田内怀素洁之心,文雅而不失珠光宝气,恬淡而不失晶莹剔透。田黄有石帝之风流,与田白同处而黯然褪色,石帝之名让与田白而称石后,田黄之色以妖艳取胜,田白之色以稳重取胜。安静之时,田黄似乎光怪离奇,田白却静若处子;运动之时,田黄似乎黔驴技穷,田白却风情万种。田黄之美,常一眼可以看出来;白田之吉光,看百眼只知震撼,不知其美如何欣赏,百看不厌,看头足。谁贵谁贱,留与世人评说。
  石不能言最可人,暂且容在下涂鸦一首:
    关于白田(十四行)
        
不是红蓝宝石 也不是
和田羊脂玉 更非
身价显赫的翡翠钻石
世界最贵的石头 是福建
寿山独有的田黄石

曹雪芹早就发现了这一点
他让贾宝玉含着的
其实就是通灵的白田黄石
温润 凝结 细腻
——六个字指代了君子

能比肩田黄的芙蓉高山石
唯独缺了筋格盘纹独具
上述六字也是写诗的要点
顿悟 妙不可言不可复制

                            (文2046字)



    《田黄极品是白田》

  自从钻石开采以来共采出约350吨 (17.5亿克拉)。世界上有几十个国家出产钻石,我国也有好几个省出产钻石且储量亚洲第一。而全世界出产田黄的产地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中国的福州寿山村,总共面积只有十来亩!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块能出产田黄的地方了。
  各地博物馆所、古玩市场、拍卖会炒作得热火朝天的田黄,总共不过500公斤(一说300公斤,还有一说1000公斤),而且永远都不会再增加了。所有关于田黄的买卖、交易、馈赠都只能在这个范围内进行——这下所有人都该知道什么叫物以稀为贵了吧?

  早在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樽由明末清初著名雕刻大师杨玉旋雕刻成的田黄石瑞狮镇纸(并附有镂雕花卉纹象牙盖盒座),竟拍出了3932万港币的天价。田黄石瑞狮镇纸仅200克,合人民币一克近20万元。
  2016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一对恭亲王田黄石龙凤对章,以8524万港元(人民币7143万元?)成交,这对田黄石印章两方总重量是413克(208.1克+205.1克),有兴趣的自己算单克成交价格吧。
  田黄石就是这么任性!不信可以上网查询。

  与有钱就任性不同,唯一性是田黄“任性就有钱”的绝对理由;即使是上述产地同一个村的临近田,也绝找不到一颗田黄。现存的每一件田黄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的绝世珍品。正所谓“物以稀为贵”。
  那位想知道田黄升值空间?在下只想说田黄就是一只“只涨不跌的股票”;因为钱可以不断挣来,而田黄却再也产不出来了。
  其实世间凡是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问题是钱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关键的事情重复一次:田黄再也产不出来了。

  田黄石被称为“无根而璞,无脉可寻”的石材。专家分析其成因于侏罗纪或白垩纪火山爆发岩浆造化而成,后脱离石脉而独立成块,长期埋于沙士之中经过大自然二次造化成品。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物以稀为贵!
  世人皆知田黄为石中之王号称“石帝”,这个当之无愧。拍卖会常出现令人咋舌的天价比如每克十几万或二十万元人民币。田黄五颜六色,世人皆宠黄色(诸如黄金黄、柿子黄、鸡油黄等;最初推崇田黄艾叶绿)。殊不知,一旦田黄遇到白田,马上黯然失色,乖乖让出帝位。
  田黄以色示人,色不迷人人自迷;白田本质纯洁,“质本洁来还洁去”。

  百黄不得一白。百田不得一白。或曰:百无一白。
  在电脑上搜索“2016年田黄拍卖成交排行榜top100”,在下只发现一件白田,似乎也印证了上述所言。
  余观之排行榜前一百件所谓至宝,除雕工与几块看得上眼的外,觉得不过尔尔。或以大欺小,或以色诱人,还标定几百数千万元的拍卖交易价格,令在下窃笑。
  世事苍苍,应该是世道变了,人们的审美也随之改变。这就像唐人以胖为美,而到了宋朝就变成以瘦为美了。可悲可叹!

  白田是田黄石的一种,也叫田黄白石、田白石,在清朝就已几近绝产,世人在今天难得一见。偶尔也有白田石出现在拍卖会上,成交同样是惊人的天价。
  很多人知道田黄石分上坂,中坂和下坂三个地段组成,上坂出产的田黄石透明度高,有通灵感,多为田黄石中的精品。其实白田也往往只产于上坂。有专家分析说是上游溪水水源水质好,在下不敢苟同。
  想来一共就一千来米的山溪,水质好坏重要吗?

  个人以为还是因为田石的内在本质或“心思体质”。白田多处于上坂也就是说同样的流水冲不走白田,只有一种解释:白田的密度更大!即比重大,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同体积的田石,而白田更沉更重一些。
  打个比方:两种石头如一母所生的两个孩子,一个招人喜欢,一个可人清纯。
  寿山居士说的绝对靠谱:分子结构不相同,田白相对结构密,石材优良侵染难。田黄结构相对疏,易被色侵染寄生。金裹银田坑冻石,价比田黄更珍稀。

  寿山居士,真名石璟,字石痴,现居广州,一生好石,对于寿山石情有独钟。石痴寻石数十年,精鉴赏,藏田黄精品数十枚。石痴从金裹银白田石入手,步入田黄的世界。
  石痴先生解释白田,且抄录于下:

“白田贵为寿山之璞,罕见如蓝田之种,纹洁如梨园之雪,流光如雁荡之云。此石名为金裹银,田石堆里最难逢。玉腕冰肌如芙蓉,纹路与格却不同。流落寿溪白田冻,天生丽质第一流。琼浆初凝非纯白,细嫩微青能通灵。

水坑石润如凝脂,皮下隐含棉花纹。愈往里层色愈淡,棉花纹转流水纹。偶然呈现放射状,纹路细密见分明。肌里体现淡青色,白里透光鸭蛋青。剔下黄皮白相间,无限柔美在其中。此色高雅最标准,意境独特趣无穷。

白田偶然见色点,点在皮上如日红,点在肌里如鱼鳞。过度之处粉白点,宛如蝴蝶作纷飞。鱼鳞透光性能强,圆形光环有光芒。粉点呆滞略透光,光线反照白转黑,色如乌鸦之羽黛。过度之处非纯洁,无瑕之璞非真品。

田白田黄作比较,鱼鳞各异见分明。田白干净鱼鳞薄,色泽单一不寄生,独处一隅作点缀。田黄浑浊鱼鳞厚,伴有白苔作寄生,鱼鳞成就一世界,色彩丰富万像生。分子结构不相同,田白相对结构密,石材优良侵染难。田黄结构相对疏,易被色侵染寄生。金裹银田坑冻石,价比田黄更珍稀。

细洁润腻温与凝,白田六德皆具备。纹格色诞辰不同,罗卜纹生在早期,筋格生于中期,格染色在晚期。田白田黄作比较,筋格各异见分明。田白质优筋格少,生存只在石皮中,肌里无筋不用寻,格如丝长且细。田黄质逊筋格多,深入肌里时时现,易被色侵染结晶,格生长较粗壮。田白生存难,田黄相对易。

田白格线直,似乎顺理成章;田黄格线曲,似乎左右开弓。格线焕发迷人光彩,田白格线色纯,田黄格线色混。田白具有玻璃地,油脂光泽,非条纹晶莹美丽,以整体光泽为美。田白之纹明显,如梨园之雪纷纷扬扬,田黄之纹隐现,不如田白之纹细。田白有独特之处,常人并不介意,专家见之惊愕。金裹银白田,今人珍稀罕见。另一方面,白田珍密,藏家不轻易示人,不愿意自寻烦恼。常人虽见之难以注目,常人非伯乐,一时片刻无法识宝;行家见白田,千载难逢之良机,欲望难溟,易生夺爱之心。

有玉环,一半金一半银,原石全裹金皮,做成玉环,只取一部分皮。从里往外灯下照,田白田黄不相同。田白灿烂如灯笼,如白纸黑字,白萝卜纹成黑纹,色彩变化分明。有皮处泛黄泛红,无皮处泛青泛白,斑点如乌鸦之色黛,如放映幻灯片。筠片镶图如绘画,春灯暗戏影憧憧。田黄色彩变化小,神奇不与白田同。从里往外灯下照,萝卜纹色稍微浓。若将白田玉环展开,如打开的竹简,如展开的画卷。

白田藏田坑之时,肌里无一处震格,从外往内受水侵,不受色侵,分子结构自外往内,形成有序排列。光顺照一路顺风,肌里多梨园之雪。从里往外光逆照,光线一路受阻,棉絮与纹成障碍,梨园之雪变黑雪,银鱼鳞变黑鱼鳞,红鱼鳞变暗鱼鳞。田黄肌里多震格,分子结构不紧密,从外往内受水侵,又受色侵。自内往外受反侵,形不成有序排列,无论光顺照逆照,色差变化显不大。田白通灵胜田黄,宝气灿烂,胜过田黄冻远矣。”



                                                       (本文约2700余字)









    《因石成文为白田》

  田黄极品是白田。
  作为田黄石的一种,白色的田黄石,多掘自上坂、质灵腻嫩透,酷似坑头水晶。常有赭黄格似血缕,萝卜纹如鲜嫩之白萝卜肌理,极细而化。
  因石通灵色纯淡,故筋、格、纹比各色田石更为明显而有致。

  白田有四种。
  黑色的裹皮,也有色白浑浊且状似砂粒的斑皮,斑皮均多深入肌理而似雪花。所谓“乌鸦白”。
  黄皮的白田,或田黄包裹田白,即所谓“金裹银”,极难觅得。应该是内部结构密致,外部元素不得入侵仅在外部所致。

  第三种银裹金。银裹金的形成应该是田石有间隙,矿物元素进入内部相对松散的分子结构所致。也极难觅得但是拍卖品中是有的。
  终极品第四种:纯白田或外皮斑驳去皮后通体洁白干净。世所罕见。百黄无一白、百田无一白,说的就是纯白田。

  白田相近或可混淆的石材,惟上品白芙蓉和质优水坑白冻可勉强与之相比。但白芙蓉缺乏上品白田的细腻、凝润。而水坑冻石则又过于通灵而欠缺白田的湿润、柔滑。
  关键是,唯有田黄石的筋格独具红色盘格一种;筋萝线纹(人手指头肚指纹即是)格“如血印缕”(手指蘸极少的血印在布上),自然石里凝泉。

  仅仅石里凝泉还不行,还要流动。如何流动?极品白石有大小头,晨阳或上午之际,小头对准眼睛,即可见石中泉水。色如水银,波动粼粼于白石半高之处。侧面筋纹恰如水位线。
  若眼力不好,请左右轻微转动石头。泉水似可以呼之欲出,匪夷所思。

  清人何青芝作《寿山图章赋》云:
客有试墨翰林,挥毫文囿,画出云烟,吟成锦绣。拂端溪之古砚,癎渍淋漓,题剡水之新笺,篇非急就。商量行款,合留纸尾之名。掩映图书,乍断云根之秀。色好配以丹砂,文新雕乎篆籀。方圆大小,随绢素以咸宜。斑驳琳琅,与鼎彝而并寿。尔其狿圈压洞,鸱吻连山,精储月窟,价重云关。蜑日烘红,笑蓉孕乳,鲛烟笼紫,琥珀留斑。指点岚光,在荔影榕阴之里;品评玉质,驾陆船朱岫之斑。固宜追琢其章,妙贮琉璃匣底,直待吟题得意,教陪珠玉行间,于是购以囊金,珍如拱璧,小试尖锋,重翻宝册。字摹蝌篆,看游刃之从容。钮压螭文,待分肌而擘划。金科郁律,鹛眼镌丹,玉筋欹斜,羊脂剜白。云腴一割,艳劖垂露之文;月晕双钩,细镂簪花之格。遂使南宫学士,心醉他山;能教东阁诗人,名留片石。尔乃气蒸云润,色借丹敷,珍类仙郎玉印,制殊太守铜符。镌来宝晋斋头,光生绿版,试映和陶卷后,软藉红毹。灯下缄笺,密护鲤鱼之信;花问读画,浓钤蝴蝶之图。一片玲珑,拟下风而欲拜;几番位置,比小友之相呼。如询名字风流,唯吾与尔;为报家山奇绝,洵美且都。是以藏诸艺苑,秘之文房,伴珊瑚之笔架,陪玳瑁之书床。三面四面,一方两方,绿晶艾叶,红擘瓜瓤。苹婆皴碧,告子凝黄。腻剪桃花之骨,津生翡翠之肪。地异关防,不署头衔旧号;性成高洁,惟分翰墨余香。有时分赋诗中,印之若合符节,但觉旧题名处,焕乎其有文章。彼夫云飞员峤之峰,星落宫亭之路;昆吾传切玉之奇,临贺记磨刀之具;虽见取于骚人,究莫名其雅趣。曷若左右曹仓,参陪社库,供名士之摩挲,记狐贞于毫素。山原名寿,已膺五福之称;石到成章,自益三生之摹。结因缘于文字,何嫌附我成名;钟灵淑于岩峦,所欲登高能赋。

  上述寿山图章赋说的就是白田。
  文中“精储月窟,价重云关”与“蜑日烘红,笑蓉孕乳”指白田特征,“指点岚光,在荔影榕阴之里”指白田意境之通灵变化,“品评玉质,驾陆船朱岫之斑”指白田之皮具有高浓度的黄铁质,“珍如拱璧,小试尖锋,重翻宝册”与“艳劖垂露之文”指文人书法和作画时,白田在旁可以增加灵感。
  “字摹蝌篆,看游刃之从容”指白田之萝纹优美。“金科郁律,鹛眼镌丹,玉筋欹斜,羊脂剜白”直说白田金裹银的特征,如石里生泉,眼中含泪,如婴儿之肌肤,如羊脂之白而凝灵。“月晕双钩,细镂簪花之格”指所有寿山石中,白田的萝卜丝纹最细、最明显。
  “光生绿版,试映和陶卷后,软藉红毹”指白田白中露青,银色柔和,红色之格如丝。“灯下缄笺,密护鲤鱼之信”指白田内含红格之鱼鳞,“花问读画,浓钤蝴蝶之图”指白田肌里的格鳞血纹象蝴蝶般美丽。“是以藏诸艺苑,秘之文房”指白田之稀少与珍密,以及人们珍爱的成都。
  “苹婆皴碧,告子凝黄。腻剪桃花之骨,津生翡翠之肪”指白田略带黄色,色如碧波,石里生泉,凝灵无比。“不署头衔旧号”指白田人所罕知,不为常人理解。“山原名寿,已膺五福之”指乾隆称寿山田石为福寿田,“石到成章,自益三生之摹”《石头记》中有“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以喻白田。
  “结因缘于文字,何嫌附我成名”《红楼梦》借《石头记》之名,附通灵之白田而成功。
  “钟灵淑于岩峦,所欲登高能赋”——这才叫省略句,在下补齐:“白田钟灵淑于岩峦,随心所欲登高能赋”。皮筋格纹,白田极少不全。尤其是格,如血印缕!《寿山图章赋》设各异名,均为说明白田(稍涉艾叶绿、红田黄田。“绿晶艾叶,红擘瓜瓤。”)。

  四千克的田黄王,四十克的白田足可以将其打败——比的不就是美吗?一白遮百丑,白田一出,天下无石。
  吟诗成文,哦打错了,是因石成文为白田。
  凹凸大于五毫米的即为高浮雕,见过高浮雕的纯白田吗?

  且转载专家之论白田:
田石肌质愈细腻,色泽愈浅愈透明,愈有明显萝卜纹。白田符合此特征,往往纹路最感人,令人心旷能提神。白田黄色皮稀薄,受至密结构抵抗。局部也有厚皮层,此处震格长且深,氧化铁乘机而入。愈往内抵抗愈大,皮厚不愈十毫米。白田冻晶莹通透,受外侮四面围困,却苦练内功,如初春嫩草,穷天地之造化。

白田之皮油光欲滴,油质之分布不均匀。白田分子排列有序,受伤处更易吸收氧化铁。分子结构紧密,健康处排斥氧化铁,氧化铁缝里生存,处于田白之震格,浓度之高胜田黄。白田之格放射状,中心色堆积重叠,铁质厚积如琉璃。震格愈短处油味愈浓,琉璃之色愈深;震格愈长处油味愈淡,琉璃之色愈淡,而红色愈淡,黄色愈浓。田黄全面吸收氧化铁,铁质浓度降低,色质不如白田,油质不如白田。白田以银色质地衬托,琉璃之皮熠熠生辉;田黄无优质地衬托,色逊于田白远矣。

白田随四时而变色,随环境而变色,随湿度而变色,随空气新鲜和流通而变色。春天白田充满生机,青色压倒白色;秋天白田舒畅,体现白之本色,黄色压倒白色。夏天白田色静而淡,白色压倒黄色;冬天色藏而雅,白色压倒青色。夏天给白田凉意,冬天给其温暖,白田面带喜色,黄红之色增加,青白之色减少。夏天对白田加热,冬天对其降温,白田面带怒色,青白之色增加,黄红之色减少。白田久藏箱底,启箱之初,如熟睡之婴儿,启箱之后,如婴儿之初醒,一经把玩,如婴儿之活泼。

白田随环境光线变化,色泽和亮度随之变化。随光线照射之角度变化,对宝光之感觉随之变化。若大量普光照射银处,如见无数春蚕涌动,此时皮之金如黛。若大量光线照射金处,如见绛珠之草,如见赤霞沈瑛,此时石之银处恬淡。若金与银均匀受光,只见白中有青,青中有黄,奇妙无比。若用日之强光照射,如上演皮影之戏,有时如凝固的蜂蜜,润泽无比,有时如羊脂之油腻,恨不能用舌头去舔;如受天地精华,如得雨露滋养,遂如见草胎木质,复脱却草胎木质;如见春夏秋冬,若有四时之象。白田色泽之变化与田黄差别较大,不可与田黄相提并论,二者同生寿溪,如同出母胎而贵贱分明。

白田六德凝为本,凝灵而成冻状,凝天地之灵气不散,分子结构有序而顺眼,结构紧密而成特色,夺人之魂而不妖,憾人之心而不艳。白田内怀素洁之心,文雅而不失珠光宝气,恬淡而不失晶莹剔透。田黄有石帝之风流,与田白同处而黯然褪色,石帝之名让与田白而称石后,田黄之色以妖艳取胜,田白之色以稳重取胜。安静之时,田黄似乎光怪离奇,田白却静若处子;运动之时,田黄似乎黔驴技穷,田白却风情万种。田黄之美,常一眼可以看出来;白田之吉光,看百眼只知震撼,不知其美如何欣赏,百看不厌,看头足。谁贵谁贱,留与世人评说。

                             (本文约3100余字)










    《白田黄乃黄田白》

  清人田亮伯在《说田石》一文中提到“近来田黄之佳者,价至每石一两换银四十余两。而田白一种,尤不经见,多以鱼脑石及寿山石之细腻者,冒其名称,可笑也。”
  当时的称重是十六两为一斤,一斤是现在的500克。一块150余克的田白,在当时就是五两!就算按黄田“每石一两换银四十余两”计算,也值两百多两银子。
  而其时清代的普通老百姓一家一年如果有几十两银子的花费,已经算是小康水平了。两百两银子是一个小康家庭五年左右的花费,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上述当然是在人们不知道田黄已经几近绝产的情况下的常态交易。

  上述还至少说明了两个情况:一是白田更招人喜爱而价格想当然的要高于田黄;二是销售领域“尤不经见”,说明白田绝产已经有多年了。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那些白田去哪里了呢?
  其实并没有多少白田!寿山的“石农”流传着“百黄而无一白”的说法。有资料说现有的田石一共不超过500公斤(一说一共出产不超过1000公斤;包括荣宝斋与广州两块均过四千克的田黄王);田石的消耗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新人会磨平重刻自己的名印,二是人们传言服食研磨的田黄会长寿而耗掉不少,清宫史册记载乾隆本人就曾大量服用。至于无意或失手丢失丢弃的就不说了。

  按照石农“白黄而无一白”的说法,就算田石出产2000公斤,那白田也不过20公斤!所以,2016田黄交易榜前100名中,在下只看到有一块白田,这也正好是对上述百黄而无一白的印证。
  田黄石在全世界只有福建寿山面积十亩多一点的地方产。也就是说,全世界的白田不过20公斤。即使超过20公斤,也超不了多少;那位读者有兴趣可以统计一下近30年的白田的交易量。发现白田累计超过20公斤(反复交易的不算),那就是在下想当然的自以为是或曰谬误了。
  田黄本来就绝对的物以稀为贵,作为田黄石的一种,白田黄更是凤毛麟角。

  白田和田黄一样,必须具备田坑石的典型特征“皮”、“筋”、“格”、“纹”。白田肌上色点乃为石皮指代,黄白似米糕之残留,或点或线,星星绚烂。
  芙蓉石、水坑冻石等即使质地再佳,也绝对不会具备田坑石才有的“皮”、“筋”、“格”、“纹”,因为它们没有产生“皮”、“筋”、“格”、“纹”的生存条件。
  白田和田坑中所产的所有石材一样,均为随意卵石形状。除部分老件小件古印外,很少裁成正方形的。不成卵形的田白,称谓白田有些勉强。同时若是近代成品(清雍正朝之后)一般是精致的薄意浮雕。
  这是由于白田的特征必须“因材施艺,巧掩瑕疵”所决定的。说白了主要是惜料。

  白田质地洁透、通灵,色泽并非纯白,多略带淡黄或蛋青色,酷似羊脂玉,萝卜纹明显,有红筋在肌里纹路隐约如丝,明显细致,宛如萝线纹;格纹如血印缕。
  质地干净,通透通灵,纹细,筋少,格小者为最佳。
  玉不琢,不成器。清朝康雍两朝交接之前作品,一般为高浮雕;浅雕、薄意雕完善于雍正中晚期及之后(雍正王朝一共13年)。
  薄意讲究随形及巧雕,巧雕必匠心独具,妙掩石疵,石上作画,成图于胸,远近虚实,意境生动。

  所以如此,还有一个原因是因石材。彼时料多,不甚珍惜,此时料稀,石屑也不忍损失。据清宫史册记载,乾隆皇帝曾大量研磨田黄服食。
  圆雕、透雕更是费工费料,更甚之玉环,非石大不可为之。尤其白田,非大德大才、非大富大贵之人,万无可能拥有!
  余观之拍卖会上,白田黄田常数百上千万成交,不免心生鄙夷:北京一套百余平米的单元楼住房都千万元左右了,合着白田及田黄仅值一套房子?
  要知道田石已经绝产且存世寥寥无几。每一件田黄石都是绝无仅有的文物(过去30克以上为件,现在降为20克)!尤其是弥足珍贵的白田黄,其美绝无仅有,叹为观止!

  白田黄乃黄田白。无价之宝白田黄。如果非要给出一个价格,在下在戊戌年以为,成件的白田一克至少40万元人民币方才可以。查了下3月26的黄金价格:一克350元人民币。
  或有人觉得定价不靠谱。反问一下:田黄都过20万了,白田贵一倍贵吗?
  余观之拍卖会上白田拍卖品之照片,一些未经解石的随型所谓白田,无萝纹筋线也无血印锗格,本来不过是白色的寿山石而已,虚称白田,“冒其名称”,而已。
  难道鉴定机构及其专家没有一块白田的样板石吗?还是专家根本就未曾见过真正的白田石,而在其间“专门忽悠大家”?
 生当见白田,虽死亦无憾。国石中石帝,日月共灿烂。

                                         (文约1700余字)









    《白田鉴定红楼梦》

  关于田黄石,主要通过石形、石质、石色、石皮以及萝卜纹、红筋、红格等七个方面来鉴定。
  石形:田黄石的外形多呈卵石状,没有明显的棱角,溜圆光滑。这是由于矿块在迁移滚动过程中,受到溪水冲刷研磨的结果。
  石质:田黄石质地温润可爱,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焕发出一种其它石材品种所不具备的迷人光彩。
  石色:“田黄石”顾名思义,是一种黄颜色的宝石。尽管按照色相来区分,有艾叶绿、田黄、白田、红田、黑田以及银裹金、金裹银等品种,但无论什么色彩的田黄石都是以黄色作为它的基调,只不过偏白、偏黑而已。即使被称作“白田”的田黄石,也并非纯白如雪,而是白中略带淡黄或蛋清色。
  石皮:田黄石的外表都有黄色或黑色的皮层包裹着,或厚或薄,或全裹,或挂皮稀疏,形态各异,虽然也有一些田黄石因为色皮极薄,一经雕刻打磨即被清除,但总有黄白米糕状或点或线段留在肌肤。
  石纹:凡是透明度较强的田黄石,在强烈的光线下观察,它的肌理往往隐约可见到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刚刚出土的白萝卜纤维,故有“萝卜纹”之称。
  石筋:红筋是指田黄石肌里浅层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俗称“红筋”又叫“血丝”。它是田黄石在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细裂纹,经土壤中氧化铁渗透而形成的萝纹。
  石格,尤其所谓赭格,是严格意义上的田黄石所独有的红色盘纹(否则为线条状赭格),真正田黄石红格“如血印缕”!类似手指头蘸极少量的血液印在浅色布上。究其原因,为田石在移动过程中因自身重量压住富含黄铁(三氧化二铁)的矿石而水润潮湿长时间浸染所致。

  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无筋不成田,无纹不成田——一定是有道理的。皮有可能去除,但去除常会留下黄白色的糕样(因为石皮不可能厚度绝对一样)。格、筋、纹少一样就值得注意,少了就很难确定是严格意义上的田黄石;至少,田黄石的萝纹是不可或缺的。
  当然,在后期加工过程中,因为解石,上述特征或有消失,比如将表层锗格去掉了,但一定会留下别的石种所不具有的筋纹,尤其萝纹。

  田黄石必须具备“玉石君子”六德。即一细:指质地细密,如婴儿之肤;二腻:指肌里油溢,用手稍微盘玩一会就会出现由里往外冒油的感觉,特别油腻;三凝:指凝灵,如半透明的冻状;四结:内质致密有光泽,手有幼滑感。五温:与人有相亲的宝气,无火气;六润:在手心能生成露珠般的滋润感。
  细腻、凝结、温润——必须的。

  红楼梦,石头记,其实本质是白田记!转一些关于白田和红楼的网文吧:
  “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这白田的藏主,非富贵之人不会拥有。 “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 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世人不认识白田,所以作者“不愿世人称奇道妙”,独自把玩白田,能避世去愁,增加寿命。
  “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这是观白田的感觉,白田的玄机微妙,妙不可言,奇趣无比。见白田之人皆会生情,是为“情僧”遂易名《 石头记》为《情僧录》。“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满纸言白田,能不荒唐吗?
  白田石中含泪,能不辛酸吗?作者竟然收藏有稀罕之白田,他不是石痴吗?白田难得一见,不为人们所知,读者中谁理解白田的趣味呢?“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一芹一脂都是白田;遂心于九泉,白田形成于水田之下。“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但是,作者难以向读者一一展示白田,世人如何明了白田的特殊性呢?白田肌里有字,光线逆照才能体现,肌里有故事,白田的来历本身就是一段故事。
  “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指白田的成因,绛珠和神瑛的寓意都与白田有关。“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白田石里生泉,好象时时有泪,以泪脸面对主人。“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要认识白田只有向持白田的人请教。“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指的就是白田,世上所有的石头中,白田最通灵,只有白田才配通灵宝玉四字。太虚幻境是白田的境界。
  “原来是一个丫环, 在那里撷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亦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的呆了”,为什么雨村偏偏看上一个普通丫环?而且以后做了正夫人;丫环为玉环,白田作成玉环最美,可以尽情地表现其风情万种,雨村巨眼,也是白田,故一眼就看上了白田玉环。
  “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娇杏哪是什么巨眼英雄呢?乃是个白田玉环,雨村与其同类,当然相互欣赏,一见钟情。何谓巨眼?乃白田两侧红色筋线形成眼状,筋线发轫于白田大头山根,圆转入化于小头眼角,正对白田看起来像“巨眼”。“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他女儿英莲也是一块白田,先被人偷走后被人争夺;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英莲有运无命流浪他乡,暗示白田一旦失去,再难找回。
  “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士隐本是有宿慧的”,指白田虽好了结却更快更早,寿山石有一百六十多个品种,白田受到毁灭性挖掘,清中期(乾隆)之前几乎挖掘尽了,白田是消失得最早最快的寿山石。“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说的是金裹银白田,脂正浓指金皮,粉正香指肌里,两鬓又成霜指金皮两边为白色。“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指《石头记》从头到尾说的是白田,却从头到尾不点明白田。
  “那甄家大丫环在门前买线”(对照红楼梦上一段,买应为卖,雪芹兄笔误乎?),这大丫环是一块上等罕见的大白田;肌里有大量极细的萝卜丝纹,丝连丝为线,萝卜丝纹是白田最大最明显的特征,只有丝连丝,这石头才会卖得起价钱。“封肃听了,唬得目瞪口呆”,雨村将娶甄家大丫环,这块大白田封存最严也留不住了,所谓树大招风。一般的田石重不盈两,多采取薄意雕法,用大而稀有昂贵之石料,做成玉环,绝对奢侈。
  甄士隐一家六口,是一个白田家庭,男仆叫霍启,因为小白田而祸起,士隐因为是大白田而流浪他乡,大丫环因为是白田被大官员看中而离家,一家人瞬间分成五处,这是《石头记》中最早最快破裂的家庭。甄夫人的父亲名唤封肃,因为管得严,甄夫人和小丫环留在家里,劫后余生,甄家妻离子散,总算最后还留下两块白田(地),还可以“在门前买(卖)线”。

  百黄而无一白。红楼梦原名石头记。石头就是白田。元春带回贾府的蜡油冻佛手,乃皇帝爱物,必须抄家以为了追回。可惜高鹗学兄没有完全读通前八十回就续书!可惜刘心武老师解读红楼梦不知道“蜡油冻”前面还要加“高山”二字;不过后者真是大家,知道贾家彻底败落是因为一块“猪油冻佛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田黄蜡油冻,高山白田石,田黄石中极白且通透的石头。

  出产存世的田黄石加起来不到500公斤(一说1000公斤)。田黄石20克为件,盈两50克即为大件,不太可能有“巨无霸”。目前荣宝斋和广州的两块“田黄王”也不过均为四公斤多一点。如果哪位说有几十件或多少公斤田黄石,那几乎可以肯定纯属忽悠,您不打算报警的话请敬而远之。

                                                    (文约2800余字)







    《国石石帝乃白田》


  看拍卖会上交易的田黄石,极少见到白田。田黄石虽然五颜六色,但以黄色居多,白色稀少。少到什么程度呢?“百黄而无一白”——这是田农也就是挖田黄石的人流传的一句话,请注意其中转折字“而”,在这里是着重说明的意思。

  其实田黄石最除被推崇的不是黄色,是绿色,叫艾叶绿。而且田黄石最初在明朝被发现时,唯一用途是农民担稻谷到城里变卖时,用来坠偏的——就是稻谷不可能一下子全卖了,贩卖过程中用其来调节两个稻框平衡。

  根据《观石录》的记载,田黄石的大规模挖掘是在清朝前期。有资料说田黄石总共出产不到1000公斤,在下不敢苟同。天地造物,不可能只造出不到半立方的物质;田黄石比重2.5~2.9千克每立方米,一立方也两吨半多了。

  田黄石有个特点,都不是太大。荣宝斋及广州的田黄王,也不过一块四公斤多一点。众多的田黄哪里去了呢?按照二八定律,存世的应该只是其中的两成;另外八成或丢弃散失或被人磨损吞食了——清朝有传言说寿山田石是凤凰蛋,吃了益寿延年。

  白田乃稀中之稀,数量极少。清朝人们最推崇的就是白田。《观石录》的作者特别称赞白田“皓洁则梁园之雪,雁荡之云,温柔则飞燕之肌,玉环之体”,清末的田黄专家田亮伯叹交易“白田难见”。因此说清庭禁白田没有道理的。

  而且权贵及皇家也一直在用。《红楼梦》安排贾宝玉衔玉诞生,衔的其实就是白田;形容如扇坠般大,这也好理解,扇坠要是太大太重了,也说不过去的。摇一把轻盈的折扇,下面有一五两的扇坠,这说不过去。

  《红楼梦》中从皇宫出来到贾家的“蜡油冻佛手”摆件,说白了也是白田,属于高山系白田,是田黄石中极白且通透的石头。贾家的完全败落就因为这一件白田。这件白田是皇帝(乾隆)爱物,因为有人告发要抄家追回的。

  其实白田并非纯白,对灯看或用强光照,一定泛黄!而且白田的颜色会因为季节不同、光线不同、环境不同而变化。白田之美其中之一是通而不透。也许有人说水晶或玻璃都通透难道不美吗?那就反问一下:美女穿衣服好看还是不穿衣服好看?

  接下来就是如何鉴定白田了。艺术是从特指到泛指,白田的鉴定是从泛指到特指。一定得先是寿山石,其次得是田黄石,最后还得是白色的田黄石,而且必须是坑石,即田坑石和水坑石。严格意义上的田黄石特别是白田,一定是卵形!

  想象力别局限于鸡蛋,还有鹅蛋以及更大鸵鸟蛋呢,恐龙蛋更大,真恐龙蛋没有但恐龙蛋化石有。田黄作为独石,卵形是最大的特征。注意这不涉及已被解石的印章。白田印章不是没有。但一般白田极少被解,因为珍惜。

  上面提到皇家的“蜡油冻佛手”摆件,就是随形雕刻的。我们可以想象,本来就百黄而无一白,好不容易一块白田谁舍得解?同样环境的田石没有被渗透染色,只有一个原因:结构更致密。所以白田有第二个特点:比重也就是密度相对大。

  白田既然是田黄石的一种,严格意义上的,那就应该具有田黄石的所有特征。“无皮不成田、无筋不成田、无格不成田、无纹不成田”——同样适用于白田。可以无皮,比如被雕刻掉了;但严格意义上的田黄石包括白田应该有纹、筋、格。

  也许有行家说了,你说致密了嘛,白田可以因为致密没有纹筋格的;这个在下不敢苟同。一定是要有纹的,就是所谓的萝纹。“无纹不成田”也严格适用于白田。一块石头没有自己的纹理,还算是一块石头吗?

  白田的筋纹在石肌如血丝,极细而化(上述有人描述为红色盘纹?)。请注意描述中的“极细而化”,是说筋纹在石头的一端会淡化,若有若无。至于格,本质是田石遭碰撞形成极小间隙为黄铁矿水溶物浸染所致,白田因为致密内里几无震格。

  但白田最好还是要有另外一种格,即赭格,清人描述为“如血印缕”——就是手指蘸少许血,注意是少许,按印在布缕上形成的印记。也可以理解为赭格就是红印记。赭格是白田非常开门见山的显著特征。

  白田比重大,一般水流冲不走。所以白田往只往产于上坂,少量中坂,下坂基本没有。锗格的形成,应该是白田压在黄铁矿石上(富含三氧化二铁)浸染所致。因为白田相对结构致密,侵染仅仅限于局部及浅表。

  注意浅表不是表皮,表皮正面赭格难以发现,须背光而视才赫然。为什么内里没有而只在表层但表皮没有呢?这是因为所处环境水流的原因。直接接触会产生分子迁移,别忘了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上面说过,白田往往只产于上坂。。

  我们推翻田黄石产量不足1000公斤的判断,把已经绝产的田黄石扩大十倍,再按照二八定律算二成让世界存有2000公斤田黄石,那么按照石农“白黄而无一白”计算,会很尴尬的发现,这个世界上连20公斤白田都不可能有。

  有的是白田的特征——凝结、细腻、温润,皓洁,手感幼滑,摩挲有别的宝石不具有的脂泽;纹似柳絮,筋似血丝、极细而化;格如血印缕;石皮残存黄白糕点状或成线;石呈卵状;光照泛黄色;比重大于其他田黄石;再就是见白田之人皆会生情!                        (文约1900字)








    《石帝白田观石录》

  清代两部寿山石专著《观石录》、《后观石录》的问世,是寿山石文化达到鼎盛的标志,是有史以来最早出现的关于寿山石文化的两部专著。
 清朝康熙六年即1667年,著名学人高兆(福建人,字云客)回乡,被友人“怀瑾握瑜(指把玩寿山石),穷日达旦,讲论辨识”所影响,痴迷上了寿山石。他历经一年分析研究了分别从l0多位友人处借阅的寿山印石l40多枚。在1668年用2000来字写出了世上第一部寿山石文化专著《观石录》。
  《观石录》中记载最大的一枚田黄石用白话文翻译过来就是“陈嵩山:一枚。石头肌理光亮透明,烛光的影子可以透过石头两面,就像清透的玻璃,宽两寸,长三寸,重九两。”
  上述的重九两,用的是十六两一斤的老称,换算为克重是281.25克。

  《观石录》开头有长老云:宋时故有坑。说明田黄石的采掘从宋朝老早就开始了。
  文中一处闲笔读来忍俊不禁——湛一诣陟庐竹堂看石,方开箧,趋令收却。予讶之。笑曰:“不敢久视,恐相思耳。”说白了就是:唐湛一到陟庐的竹堂看石头,刚刚打开箧子就马上叫收起来,我对这个很惊讶,湛一笑着说:“不敢看久了,怕忘不了相思。”君子不夺人所爱,唯有多情害相思。
  作者在文末自叙,自己曾收藏有七枚,戊申年秋天毁于家中火灾。

  20年后康熙二十六年即l687年,著名文人毛奇龄(浙江萧山人),客居福州的时候也加入了当时“田黄石热”的行列,并成为了寿山石的鉴赏家和收藏家。他在分析研究其所收藏的49枚寿山石后,写就了近3500字的《后观石录》,这是继《观石录》以后的第二部寿山石文化专著。
  毛奇龄的记载中田黄石尺寸比较详细,但是没有大过《观石录》所载陈嵩山的那一枚的。
  说明什么?说明本来就稀少的田黄石没有什么大件,比如三五百克以上的庞然大物;否则,两位痴迷于石的大家肯定会有所记载。

  《后观石录》最后特别珍惜的提到了一枚“小晶玉”。文中说,这枚小晶玉“高八分,横径各四分,莹彻如晶,狮钮,高固斋所藏物也。这枚小晶玉曾为《观石录》作者高兆所有,这也是前后观石录两位作者在典籍中难得的一次交集。”
  小晶玉先换算一下体积,满打满算,再按密度最大的田黄石2.9计算然后加上狮钮,克重甚至不到15克——不知道田黄石珍贵程度的人可以就此想象一下了。

  黄金金贵,翡翠钻石更贵,但它们现在可以不断的采掘出来;和田玉超级贵重,据说矿脉枯竭,不过和田玉相对于田黄石来说存量太大。而田黄石早已绝产,全世界只在500公斤的范围内炒作来炒作去(一说300公斤,一说1000公斤)。
  钻石即使从今以后不出产了存量也已经具有350吨 (17.5亿克拉)。何况还在不断的采掘出来。

  尤其是田黄石中的白田,按照“白黄而无一白”的说法,就算按世界有两吨田黄石计算,白田存世也不过20来公斤。
  《观石录》称赞白田“皓洁则梁园之雪,雁荡之云;温柔则飞燕之肤,玉环之体,入手使人心荡。”应该是有所保留的,对抚摸田白石雕刻后凸起部分的指感,注意不是手感是指感——不解释,就用一个字:蒂。
  哦,打错了,是帝,帝石,或石帝。

  田黄石是中国独有的珍稀软宝石,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州市北部寿山村的寿山溪两测约1平方公里的水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田黄石在清代就被尊为“石中之王”、“石帝”。
  乾隆时期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如今一块数克重的普通的小田黄也值数万元人民币,精品田黄的价格就更为惊人。

  从田黄石的属性看,凡经雕镌的艺术品,都可以当作文物看待,因为它不能复制,属于不可再生的艺术品。田黄石在历代本来产量极低,经过数百年的挖掘,尤其是近30年来拉网式的挖掘,已挖掘殆尽,在产地能见到一块花生米大的田黄已属不易。
  历代挖掘的田黄石,能流传至今的已成为稀世珍品,进入国内外的公私收藏机构。流散民间的,皆被藏家所珍藏。

  尤其是田黄石中的白田。画纪(石痴)云:观珍品看你怎么观,我观石头象观白田一样,要多观几个面,多观几个角度,头脑才会清醒,不然,观不出什么名堂。若观田黄,不但为色所迷,还会执迷不悟,有幸观看至宝的人不多。
  还是石痴:读《石头记》,要把这本书当成石头来读,当成白田来读,不读《石头记》就不能深入了解白田的价值,不会懂得白田之雅,不能深入了解白田的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的白田吸收了日月之精华,通过社会之变迁,反映人间的情感。

  文中且表。画纪,真名石璟,字石痴,号寿山居士,现居广州,一生好石,对于寿山石情有独钟。石痴寻石数十年,精鉴赏,藏田黄精品数十枚。石痴从金裹银白田石入手,步入田黄的世界。
  白田石质地宝洁、透明、通灵,肌里纹路隐约如丝,明显细致,宛如萝线纹。寿山石的筋格有好几种,而唯有田黄石的筋格独具红色盘格一种且白田石唯赫然赭格——如血印缕!《红楼梦》四大家族贾王史薛,何尝不是圆转入化的“家亡血史”?!
  白田——“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文约1900字)






                              (七篇总计约16500字)

67

主题

120

回帖

0

精华

高级诗友

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提读~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120

回帖

0

精华

高级诗友

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8-4-18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了之一笑 于 2018-4-27 17:44 编辑

三面四面,一方两方,绿晶艾叶,红擘瓜瓤。苹婆皴碧,告子凝黄。腻剪桃花之骨,津生翡翠之肪。地异关防,不署头衔旧号;性成高洁,惟分翰墨余香。有时分赋诗中,印之若合符节,但觉旧题名处,焕乎其有文章。彼夫云飞员峤之峰,星落宫亭之路;昆吾传切玉之奇,临贺记磨刀之具;虽见取于骚人,究莫名其雅趣。曷若左右曹仓,参陪社库,供名士之摩挲,记狐贞于毫素。山原名寿,已膺五福之称;石到成章,自益三生之摹。结因缘于文字,何嫌附我成名;钟灵淑于岩峦,所欲登高能赋。

CIMG912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120

回帖

0

精华

高级诗友

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石痴:读《石头记》,要把这本书当成石头来读,当成白田来读,不读《石头记》就不能深入了解白田的价值,不会懂得白田之雅,不能深入了解白田的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的白田吸收了日月之精华,通过社会之变迁,反映人间的情感。

CIMG914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120

回帖

0

精华

高级诗友

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田石里生泉,色如碧波,凝灵无比,略具有黄味。如果把白田比喻成一位美女,那么人们根本找不到与之匹配的首饰及加以形容的言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120

回帖

0

精华

高级诗友

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8-5-25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有钱就任性不同,唯一性是田黄“任性就有钱”的绝对理由;即使是上述产地同一个村的临近田,也绝找不到一颗田黄。现存的每一件田黄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的绝世珍品。正所谓“物以稀为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别山诗刊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11-23 04:39 , Processed in 0.117228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