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诗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61|回复: 2
收起左侧

2013年,我在寻找更有力的“软”着陆——顺谈诗歌写作的意义

[复制链接]

6

主题

23

回帖

0

精华

正式诗友

Rank: 2

发表于 2013-12-17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3年,我在寻找更有力的“软”着陆
——顺谈诗歌写作的意义
/尹宏灯
    光阴如梭,2013年即将过去,对于时间的流逝,作为与文字结缘的我而言,总想说点什么,就当是对逝去光阴的一个交待吧。
    我在诗歌《漂浮物》说,这个世界到处都是飘浮物/着陆的东西太少//连骨灰,都被风/吹得到处都是。虽说这个世界依旧浮躁,而我也难免偶尔陷入这种世人的浮躁。但平静之后,我仍在坚守自己的诗歌阵地,仍希望通过对生活沉淀的积累来充实灵魂的给养;对于自己信仰的诗歌进行更有力的“软”着陆。这种“软”,可以理解为,对于生活沉淀的反省和觉悟。从有意识的进行诗歌创作那天起,我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早在2009年出版的诗集《奔跑》“潜伏”一辑中,对于其中的大部分作品,我也在尽力寻找这种“软”着陆,但着陆得或许有些肤浅,有些硬朗,“小我”意识较浓或者说格局还不够开阔。随着年龄和阅历的成长,尽管自身仍处于“漂”的生活状态,我觉得可以尝试着将自己从巨大的打工背景中跳出来,从而提升和扩充自己的格局,寻找新的创作点和发力点,来尽力实现更有力的“软”着陆。
    今年4月下旬,在参加了以“后乡村时代的诗歌写作”为主题的2013江西省谷雨诗会之后,我得到一定的启发。回来之后,我陆续完成了六十余首以汽车为着陆点的诗歌作品;通过多角度、多种写作手法、多重创作风格和形式,对于工作相伴了十二年的汽车生活进行了再创作。不能说写得有多么成功,但对于自己而言,是一种创作意识形态的瓶颈突破。随后,对于乡村、对于社会生活、对于思想意识层面的提炼,我又创作了近五十首作品。如禅诗:《黄昏茶话》组诗九首;后乡村:《村庄的六种表达》组诗六首、《中国粮仓》组诗五首、《一群羊的祖国》组诗五首;社会生活:《漂浮物》十首,还有一系列以时光为大背景的精短作品。此外,我还尝试性地创作了九篇以“忆同学少年”为主题的散文以及几篇诗歌随笔。回首一望,这些文字抒写的完成,是我进行文学创作以来最“狠”的一年。
    屈指算算,我在文学路上已走过十六载有余;这些年对文字的坚守,当然得益于内心的一种“自觉”。这种自觉,又归结于自身对诗歌的信仰。陈启文老师在2013年长安文学夏季论坛作品述评之三《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不知道终点的旅行》中谈到我时,说我的诗歌信仰准确地讲,应该是某种诗性精神。我觉得这种解读是到位的。在回答孙文涛老师“大地访诗人”中现代诗歌写作的意义时,我提到,“我为什么写诗?我曾经说过,诗歌其实就是一种信仰,和信上帝、信佛具有同样的意义。诗人的存在是因诗歌而存在,因此当你写诗的时候,你自然就成了缪斯的子民;就像你跪在耶酥面前成为上帝的信徒一样。诗歌既是一种信仰,自然有信仰的道理。我的理解是,诗歌能净化人的内心,能陶冶人的情操,而且在表达形式上简约;往往用其它文体表达不了的情感,而诗歌就可以简单、精练地表现出来。”当现在重新审视诗歌的意义时,我想再补充一些看法。诗歌的写作不仅仅停留在内心和情操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充实和唤醒灵魂;如果说人出生时灵魂是一个相对单纯、安静的东西,而当人经历少年、成年之后,诗歌则可以让灵魂重新回归到这种单纯和安静的境界。
    那充实和唤醒灵魂的诗歌应该从何而来?我在《浅谈后乡村时代的诗歌写作》中谈到,“无论是书写打工诗歌还是后乡村时代诗歌,都是记载我们或者说这个时代的成长和沉淀的历程。但最重要的,诗的“核”必须紧接地气,扎根土壤;只有创作出与时代同步的作品,才能拥有更多的读者,才能与这个时代共鸣,彰显作品的价值和生命力!”其中提到的地气和土壤,其实就是生活中的五味。诗歌应该(我这里用“应该”,是一种自我的判断,或许和其他诗歌写作者不同)是诗人从生活中提取“五味”的养分,再通过诗人这“掌厨”的双手,以及诗人本身对生活沉淀的反省和觉悟所历练出来的高度、宽度和厚度(或者说是格局)来进行文字加工,而“分娩”出灵魂所需要的美食(这里用“分娩”一词,我想表达得更加贴切一些,正如婴儿生产时一样,是诗人经过生活长期的沉淀孕育之后,在某一个分娩的时刻即让文字落在纸上这个书写过程是疼痛和快乐的
    谈到“五味”,我想提提最近写的一首短诗《房》,这是在前往南昌出差的路途中,在车上与一个同事沟通交流所悟到的。我谈到,人的心脏住着左心房和右心房两所房子;而且房子里还住着两种东西。一个就是活在人世所追求的物质欲望,这也是让这个世界极易膨胀和浮躁的根源。一种就是潜伏在人体内的灵魂,那是隐秘的,在某些时候不易察觉的;但千万不要忽略了灵魂的存在。因为房子的空间有限,如果物质欲望占有太多,那灵魂自然无处藏身;反之,如果灵魂的精神足够庞大的话,物质欲望就会减弱,人相对就会活得更加宁静,也会更加幸福。因此,这些就依托于每个人去进行自身体内的平衡。于是,我就写下了这么一首短诗,一扇门开启,左右通透/左边居住着女神/右边居住着灵魂//当女神堆放的东西,漫过右房——/灵魂便挪出窝了。有博友读后说是近乎哲理一样的语言;我在博客里一直留着这么一句话,“用心爱人,用心写诗!我的诗融入了我的哲学”。诗歌的写作本身就是诗人内心哲学的一种释放。
    最后,我想对诗歌进行一种世俗看法上的正名。诗歌并非是一种与工作无关的东西;历史上的诸多政治家本身就是一个诗歌写作者。我想,如果一个人始终坚持着某种诗性精神,对于提升自身的格局是大有帮助的;就我本人而言,必须感恩这些年诗歌对于精神上的提携,在很多时候,那是一种精神支柱。
    今年在赣州党校听过一堂北大企业总裁EMBA班的课。课堂上,主讲周培玉教授讲的是《中华谋略与现代商战》,开篇讲得最多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诗词歌赋是传统文化八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余七类:文字、琴棋书画、中医武术、戏曲、烹饪、民俗、经典即六经和诸子百家著作)。传统文化的讲义放到了企业家的课堂里,这无疑是令人兴奋的。在日益浮躁的社会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实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觉醒,开始有意识地向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处寻根、吸氧。说完这些,不知道对于诗歌写作者或者说文学写作者而言,是否有些安慰?                     
                                                                                                                         20131215日于赣州


原文博址:http://y2008hd.blog.163.com/blog/static/3883442013111591349926/

1629458640278219517.jpg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267

主题

6290

回帖

18

精华

贵宾

Rank: 8Rank: 8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4-1-5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到了一定积累有必要总结一下。向你学习!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7971879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3

回帖

0

精华

正式诗友

Rank: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芹 发表于 2014-1-5 21:06
写诗到了一定积累有必要总结一下。向你学习!

问好小芹。远握!多批。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别山诗刊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6-8 07:41 , Processed in 0.104756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