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纷乱的思维》
文/冬箫
月光很亮很亮照着白雪
我很深很深地坐在黑色的老藤椅上
想纷乱的情节
我想着:一盏被熄灭的灯,在我的左边
一摞凌乱的书刊,在我的右边
头顶
空空如也
脚下的黑暗中,褪了色的地毯方方正正
还有背后
一架落地钟咔咔作响
那声音是在一笔一划镂刻着时间
和我的脑纹
这时,我很想来点红葡萄酒
兑着月光
慢慢融化自己
然后,安放在面前的书桌上
保持一生的静谧
解读一首诗歌是危险的,但是我认为每一首好诗歌都是可以解读,应该是读者潜心后能够解读。即使现代诗歌不再热衷于直接抒情,而更倾向于冷抒情,但是诗歌的抒情言志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比如冬箫老师这首意象诗歌——《那时,我纷乱的思维》。
从诗歌的题目看,作者写的是抽象的思维和心理,而内容是通过描绘生活场景来审视“自我“和寄托情思,是物象和事象、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的融合。作者潜伏在意象串的背后,将不同的意象点网罗在同一个蜘蛛网里,通过意象间的反射对立、折射深入和彼此观照来扩张诗意空间。
诗歌中的“我”是“纷乱”的,因为此时此刻的我是被分割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我”。
从诗歌的横向反射对立看:
1,我是左手和右手的矛盾统一:
“我想着:一盏被熄灭的灯,在我的左边
一摞凌乱的书刊,在我的右边”
左边为上,代表心灵的灯已经被迫熄灭了(不是自愿熄灭);右为下,代表外在的社会或物质。其实“书”应该代表心灵,代表内在,但是,当它为下,在心灵的右边的时候,那么这个“书刊”就值得深思了。比如,已经不是书或诗歌的本身,而只是载体,已经沾染了社会习气的欲望。这个比如不是盲目的妄加猜测,因为文本说话:
“月光很亮很亮照着白雪
我很深很深地坐在黑色的老藤椅上
想纷乱的情节”
白雪——黑色的老藤椅:“白雪”是纯净的,不仅因为本质是白,同时因为没有被外在玷污。“老藤椅”的黑色不是来源于本质,而是经历了长时间的社会浸染。
2,我是上和下的矛盾统一:
“头顶
空空如也
脚下的黑暗中,褪了色的地毯方方正正”
头顶——空,脚下——黑
空是方位上的空间,也是内心的空虚
黑是夜色的黑,也是社会现实的黑暗
从左右到上下,作者的观察打开了角度空间。这种空间不是强加给读者的,而是通过“虚中实,实中虚,虚实相交”的手法营造出“场感”而引导读者入场。
也许诗歌到此可以结束,因为作者已经表达出一种矛盾的痛苦,表达出纷乱的情感。但是,若真如此结束了,那么,这首诗歌只能说是写完了,瘫软的,没有深入,没有强大的张力,也就不符合题目中的“思维”。
假如说诗歌的反射是情感的横向扩充,那么,折射就是一场深入的战争。
诗歌构架从横轴转入纵轴,是打开了抒写的全能视角。作者没有随意的解决矛盾,而是用“褪了色的地毯方方正正”,有意识的“忽视”我的内心矛盾,又将我合拢作为个体作为一个点放入时间的河流,接受时间的刻画。这种视点的转移,是“内在“与”外在”的内涵在不断冲击中扩张,是立意厚度和高度的提升,是让理性的光辉穿越情感、照亮诗意空间。
这首诗歌最成功之处在:多层次的冲击波不断的堆积叠加,始终没有爆发,如箭在弦上,由读者不断的去引发。
背对时间的冲洗,我是渺小的,会褪色的,但是,我可以温暖方正如地毯,可以沉酿如红酒,借助月光重新融化,洁白如雪,平静如一首诗歌流淌,安放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