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诗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2|回复: 2
收起左侧

微型诗的构思

[复制链接]

77

主题

46

回帖

3

精华

高级诗友

Rank: 4

发表于 2015-3-4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微型诗的构思

创作一首微型诗,与创作其他文艺作品一样需要精巧的构思,有精巧的构思才有精巧的作品。
我们看到或者想到某一事物或现象,打算围绕它写一首微型诗,于是产生了创作冲动。这时候切莫莽撞下笔,照葫芦画瓢,企图一踹而就。而应该仔细琢磨写作原型的各方面的特征,选定自己从哪方面哪个角度入手。再想想怎样挖掘其中的深意和内涵,撞响它最机敏、能量最大的共鸣效应以扩展作品的内张力。这就要求作者不仅考虑原型本身,更要联想到原型与其以外各种事物、现象、伦理、逻辑等千丝万缕的联系。还要求作者从文字表达的角度出发,思考语言表述的准确,精当,巧妙,幽默,更富于感染力和共鸣力。一首诗要成为好诗,除了选择比较深刻、耐人寻味的主题外,还要抛弃已有的表达,在你所选中的旧意象中去寻找和发现新的东西,要发现眼前庸常事物中隐藏在生命深处的新的秘密。在构思一首诗时,不要急于拿笔就写,习惯于直白地以叙述性语言直接表达。一般应首先找到一个新鲜的诗核和让人亮眼的句子。诗歌作为一种语言凝练、表达丰富的艺术形式,比其他文体更强调诗意的惟一性和独创性。同时,还要注意用独特的语言,将你的新发现表达出来,这是诗的另一个基本要素,也是一首诗好与坏的重要标准。让人眼前一亮的诗意和独特的语言是最有个性的东西。世间万物大家可能都熟视无睹,而诗人就是要善于对世间万物重新命名,重新定义。诗人也是因为这种重新命名世间万物的权力和能力而君临天下。
比如当下反腐已经成为广泛的社会话题,毋庸讳言,党组织和政府内部的贪腐现象近年来愈演愈烈,不少达官贵人无视党纪国法,对中央的三令五申于不顾,结帮派,拉山头,利用手中的权力大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他们忘记了党员的誓言与职责,肆无忌惮的挥霍侵吞国家财产,盘剥百姓的血汗,不顾人民的死活,以满足自身的贪欲和奢侈糜烂的生活。然而却恬不知耻,大言不惭地自喻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信誓旦旦地标榜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这群败类早就被大家深恶痛绝,欲除之而后快。基于反腐这样一个社会话题,确立这样一个主旨,就诗歌创作的冲动来说无疑是正确的,鲜明的,前沿的,一定会有强烈的社会效应和共鸣。
怎么写?我们原原本本的把社会现象描绘出来?如《反腐》以权谋私/祸国殃民/全党全民共诛之。
首先表述现象,必要;然后指出恶果,正确;最后亮明态度和举措,应该。实话实说,大家都认为没错,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但并不解渴,显得没有趣味性,尤其缺少形象化,没有诗歌的意境和情韵。微型诗依然是诗,不可以格言似的的说教,口号似的呐喊代替诗意的蕴涵。话到唇边留半句,全说白了,就少了余味。改一改行不行?
《革命》马牛挣扎着/虻蝇拍拍肚皮/看我,满腔热血。
将直白的叙述变为生动的描述,由作者的幕前单口相声变为有幕后背景的寓言式戏剧表演,让诗歌内容典型化。这里就需要提到文学真实性的问题。文学的真实并不等同于社会存在的真实,它源于社会真实,是社会真实的集中体现和概括,高于社会真实。就是说,我们创作文学作品时,可以把原本的社会真实进行整理加工,予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意象的优质组合描绘,创造出典型的文学形象,植入典型的意境氛围,酿成典型的情韵基调,用以感染和震撼读者。这首改写后的微型诗,就在寥寥数语中刻画出几个典型形象。“马牛挣扎着”,不难理解首句中的“马牛”是借辛勤的耕耘者指代勤苦的劳动者,他们日日夜夜为社会做着贡献,创造财富。为生计竭尽全力,还要拼命挣扎,以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革命誓言。他们习惯了默默无闻,他们习惯了担当责任,他们习惯了付出,他们不需要标榜贴金。但是那些靠吸食吗牛血汗生存的“虻蝇”却大谬不然,他们不以干尽吸血勾当,致使“马牛”瘦骨嶙嶙,拼命挣扎为罪恶,反而洋洋自得,“拍拍肚皮”炫耀吹嘘“看我,满腔热血”!言外之意便是:看你们有气无力的样子,哪里有一点革命的朝气?完全不像血气方刚的革命者。我嘛!热血奔涌,才算得上革命的模样!真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副无赖嘴脸!“满腔热血”一语双关,既实指贪官们吸食的百姓膏血,又虚指革命精神。标题“革命”就将这首寓言诗的主旨点亮。
对比,借代,用以泛指社会现象,将社会现象具体化,典型化。各种表情心态尽在想象之中。或者是贪官,或者是百姓,凡此种种,作者调动辛辣的讽刺笔触,读者能够体味其中酸辣苦痛。动作和语言寥寥两笔勾画出害人虫的丑恶嘴脸,留下一定的品味余地。这样把原文涉及的内涵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增强感染力和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创设了意境,提高了韵味,才算加入了诗的行列。没有意境情韵和音乐美感的文字就不是诗。
还有一个朦胧美的问题。诗歌的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一首诗别人能够准确无误的诠释出来,那么作品一般应是不成功的。对于作品的感悟因人而异,作品本身又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发散思维的多重解释,才是好作品。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这里仅举一例,其他也大致如此,不过视素材灵活变通就是了。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104

主题

1990

回帖

1

精华

功勋诗友

Rank: 7Rank: 7Rank: 7

QQ
发表于 2015-3-7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透彻,有理。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lz66(背着黄河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主题

6576

回帖

1

精华

贵宾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3-16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致,的确具有指导性。学习!
汤圆
地址:四川遂宁船山区明月路龙湾一号4栋1单元601
邮编:629000
QQ:9166413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别山诗刊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11-11 05:38 , Processed in 0.190631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