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诗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6|回复: 1
收起左侧

张予读诗:第7、8、9、10首

[复制链接]

27

主题

21

回帖

1

精华

中级诗友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14-10-21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张予读诗:第7首
公园里

一千年一万年
也难以诉说尽
这瞬间的永恒
你吻了我
我吻了你
在冬日,朦胧的清晨
清晨在蒙苏利公园
公园在巴黎
巴黎是地上一座城
地球是天上一颗星

张予:这是一首爱情小诗。它的成功在于抓住了爱情的瞬间,并把这个瞬间无限地放大,相当于找了个背景。一首普通的爱情诗,放在一个普通的背景里,把一个瞬间转变成空间,张力十足。而如果换一种读法,这就是一首时空交错的诗,在诺大的时空中找寻一点点存在感,渺小而幸福,短暂却可以永恒,爱情只是其中的一种调味剂。爱情止于文字。美好的爱情最易被文字捕捉,所以爱情这个话题是久盛不衰津津乐道的,但写成经典很难。阅读本诗,已经不单单是爱情的享受了,相信所有读者读罢,脑海中都会有一个永恒的宇宙,而后感慨人的渺小。(张予读诗,读出爱情,让永恒捕捉瞬间。)
张予读诗:第8首
幸福

幸福太巨大了,我背不动
我愿意像叶子,幸福
是一片叶子在春夜轻轻飘动
我愿意像飞鸟,幸福
是一只飞鸟在暮色中
飞向绿树的乡村

给我一群如花的儿女
那么多儿女深深爱我
哎,这样的福气我哪配拥有
我的幸福是一个妻子
为我生一个儿子的幸福
若有第二个女人爱我
幸福就太巨大了,我背不动
给我漫天阳光,那也奢侈了
一起给我云朵、闪电和风雪
幸福不是空荡荡的天空
幸福是车把,握着它
才不会在路上摔下

是啊,我对幸福的理解多么狭窄
生活中我固然贫穷
但一个贫穷的诗人
没有一颗贫穷的心
我的心就像大地上长出来的
一枝小小花朵
幸福的露水和阳光
不要太多
张予:幸福是什么?幸福是虚的,而本诗是实的,是具象的,甚至触手可摸的。而我要说的却不是这些。我要说的是本诗创作者:江一郎。很早以前读其《老了》等作品,我在想诗人该是多么“悠闲”。前些天有机会读到其个人介绍,很吃惊,因为其本人的生活并不像其诗歌那么“悠然自得”,甚至有些窘迫。我在想,这该有多么宽广的胸襟才能容纳生活啊!这才是“创作”,而不是感情倾泻,是饱含能量的诗歌。诗人总是能从卑微的事物中发现诗意,从低处开出花朵来,不娇媚,不柔弱,有顽强的生命,也有着自足自乐。心中有阳光,世界才灿烂。如果让我用一个字来概括江诗,那就是“轻”,轻灵、轻盈,如泛着晨光的蝉翼,口语,能给读者一个轻松愉悦的阅读过程,也是一种伟大。(张予读诗,读出诗歌中的正能量,传递诗意生活。)

张予读诗:第9首
麦秀歌

麦秀渐渐兮
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
不与我好兮

张予:据考本诗是我国存世最早的诗,写成于西周初年,可以说它是最早的政治诗,也可以说它是最早的乡愁诗。无论你说它是什么,它都是最早的。但早不足以成诗。其诗中的悲情、感慨、幽怨、无奈、物非人非的人生嗟叹以及渐去渐远的足迹,都在本诗寥寥四行中呈现,是本诗传承的骨。时代久远,读本诗需知其成诗历史才能得其精髓。本诗作者是一个流浪他乡的人。在这一点上,他身上和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身上有着相同的精神历程。所以,提读本诗也算是精神式的呼应和回归。乡土文学早已划成一个纯粹的文学版块,诗歌创作用一个编辑的话就是:乡愁诗歌占据了很大的版面。这么多的诗是奢侈,也是浪费。写一首能让人记住的诗,一首也就够了。(张予读诗,古诗新解,追寻逝去的美好。)

张予读诗:第10首
归去来兮辞
    
“东方不可留,冷风萧瑟
南方不可留,遍地霜迹
西方不可留,天降大雪
北方不可留,雷霆赶着暴雨
尹红龄兮归来,我在昆明等你!”
尹红龄是韩旭老友
传说遁入了空门
那夜,在故园餐吧
韩旭大醉,长发飘飞
为尹红龄招魂
我、朱雷华、倪涛为之垂泪

张予:读完我依然不确定这是个真事儿。如果有这样的事儿,伊红龄之幸也。如果有,即使真诚,也很矫情。当然这并不影响诗歌创作,既然是创作就会有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度。这也不影响本诗成为一首好诗,好诗必有其立诗之本。这首诗从名字到内容的字以及词组都不是当下的东西,叙述方式也刻意遵循古语,内容也是传统的东西。这样的诗很容易就废了。然而这首却组合得恰到好处,现场感强烈,文人气息浓重,点到即止,没有多余,尤其是最后一句。传统文化需要发掘,怎么发掘,发掘什么,本诗算是一种探索。在一个恰当的感情爆发点,揉入民族性的东西,总会让人有亲切和归属感。文人相交,其中故事,千年以来,多有佳话,让来者神往。本诗又添其一。(张予读诗,还诗歌一个根。)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267

主题

6290

回帖

18

精华

贵宾

Rank: 8Rank: 8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1-11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深度阅读和解读对提高自己诗艺大有裨益,同时引导读者欣赏好诗!赞一个!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7971879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别山诗刊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6-8 02:59 , Processed in 0.094146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