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94
- 威望
- 12
- 金钱
- 198
- 贡献
- 12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15-12-12
- 最后登录
- 2016-2-3
- 在线时间
- 52 小时
中级诗友
|
本帖最后由 凡心 于 2015-12-25 21:46 编辑
在广州【组诗】
【记忆一段过去的日子】
【1】在广州
在广州
一切都被打回原形
善良与残忍
施舍与掠夺
天使与堕落
我走在大街上
【2014年5月完成】
附!!
从构思到语言,无不体现了一份动感中的酸楚……人生的吉凶悔吝,也都是在动中产生的,诗亦然。【炎子评】
我觉得这些诗很棒——读了,可以从一系列剖面,深深切入那个叫“人生”的东西【杨炼评】
有想了解广州的诗友们,现在读这些写实主义的诗歌就基本上能够知道了很多。
其中很多也描写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不管是打工者和家乡的亲人,还是黑人和欧美壮汉。这也是我们所需要的。让我们看到了用文字呈现的各色人物鲜活的轨迹和位移。【天方夜谭评论】
以上是对本组诗【在广州】的一些评论
-----------------------------------------------------------------------------------------------
其它的一些评论
凡心的文字,干净一如从前。我喜欢阅读凡心的诗歌,以安放疲惫的心灵。【北京文艺网谷子评】
凡心诗很精粹,不喜拉杂,归于文本写作。不似某些被叫好的诗作。丝毫无做作之感。【北京文艺网炎子评】
相见恨晚【凡心】
爱,碎成一片两片
路,连成一条两条
风,若有若无
雨,滴滴点点
仿佛不再仿佛
欲说还休难休
生命飞驰
光阴荏苒
我们不说再见
也不说相见恨晚
如若哪日或哪年
我们有缘
2015,12,13
握手言欢老师的评论
你有一张好陌生的脸/到今天才看见/有点心酸在我们之间/如此短暂的情缘/看着天空不让泪流下/不说一句埋怨/只是心中的感概万千/当作前世来生相欠/你说是我们相见恨晚/我说为爱你不够勇敢/我不奢求永远/永远太遥远/却陷在爱的深渊/你说是我们相见恨晚/我说为爱你不够勇敢/在爱与不爱间/来回千万遍/哪怕已伤痕累累/我也不管……”彭佳慧唱的《相见恨晚》动人心扉,让许多人思绪万千!也许,相见恨晚,注定是有花无果。
寂寞是相思给的苦,你的背影早已模糊,离愁的泪还那么顽固,想你的时候看一看天,你说天边有你美丽的笑脸。当“爱,啐成一片两片”时,诗人的心一定啐了满地,难以拾起,就算忍泪收拾那满地的疼痛,又有谁能够抚平光阴匆匆,沿路跌打滚爬中,情无所依,心里空空,相见恨晚是自我欺骗,又有谁看得见深夜的泪眼,午夜的感叹,辗转难眠中,倩影在眼前,百感交集,拥抱成空!感慨红尘滚滚,叹息岁月悠悠,不经意地一次错过,造成了终生的牵挂。“路,连成一条两条”,思念难耐时,融于感悟,可能是命运的注定,或许是前生的缘分,今生不能相互拥有,就像这各奔东西的两条路,从此各奔天涯,虽然依依不舍,却难敌现实。生着累,活着累,生活的名字就叫累。失去了曾经拥有的情感,只留下郁郁寡欢,海誓山盟是他人的故事,地老天荒是别人的誓言。
独身孤影伴残月,浮花浪蕊附星沉。一阵秋雨一阵凉, 一瓣落花一处伤。独望江水载落日,只怨寂寞断柔肠。“风,若有若无”这一句是作者疼痛之后的反思,既然难有结果,何苦苦苦求索,不如努力放下,还生活艳阳高照。虽然万般不舍,但佯装豪爽大气,将相见恨晚看成了一阵偶遇,故意将得失间描绘成风淡云轻,“雨,滴滴点点”在下,有如一场凄然落下的泪,点滴处,是真情,时间越久越醉了,思念成疾。如果说相见是偶然,那么相见恨晚是戳破的气球,自己把自己欺骗,不能忘,也忘不了。“仿佛不再仿佛”,想忘忘不了,欲哭无泪,“欲说还休难休”,千丝万缕,纠结万分,凄美在心中燃烧,渴望日渐剧增,那不同的两条路啊,看得见的只有独木桥。
“生命飞驰,光阴荏苒”,诗人在思念中度过了一个个春秋,往事难忘,无可奈何,只有自我安慰“我们不说再见,也不说相见恨晚”,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看待一切是被生活所迫,过于追究相见亦无意义,如果“我们有缘”的话,“如若哪日或哪年……”此处的悬念是作者心情最真实的写照,不言而喻,将空间留给了时间,将推理留给了读者,将生命中值得呵护的情感留给了自己。
这首诗歌凄美无比,意境感人,千丝万缕情,富有感染力,似庭院深深几许,又像身边的真人真事,朗朗上口,触动心扉,精湛精短,精益求精,融入了千言万语,抒发了万般惆怅。诗句缠绵,诗意依依,情节饱满,余音缭绕,使得读者在思考的过程里读懂相见恨晚,在冥冥之中产生和共鸣,深入人心。这首诗渗透出浓烈的感伤情怀,道尽了人间无奈,触动了全景,在每一个情绪波动的角落,总是不知不觉地占满心头。那种由真而发的伤,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无法躲藏的。【2015,12,15】
宫树是解析
对作者凡心诗歌《一只水蜘蛛》的解读和探讨
一只水蜘蛛
一只水蜘蛛,
从水面踏来,
看不到它的可爱,
也不知它结网的辛苦。
它日夜苦渡无虚,
不管天气的好坏。
交织着过去与现在-------
一只水蜘蛛,
没有人会同情,
它卑微的生命,
它的孤单个体。
这反复不断的来回,
一生失落的沉醉。
一只水蜘蛛网结的自己。
——应该承认,对水蜘蛛的“踏来、可爱、辛苦”这些自然存在的状态,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认真的看过!即使曾经接触过也没有引起人们深度的关注和思考,这就是忽略吧!
诗人凡心——具有对自然之物情有独钟的捕捉力,敏锐地挖掘出“水蜘蛛”这一意象,通过对水蜘蛛匠心独到艺的术加工,使蜘蛛的诗意更丰融盛美,更加懿懿芬芬,也是对诗素材难得的一次填撑!
水蜘蛛,顾名思义应是与水为生,与水为伴,这一特殊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她独特的生活方式。虽然诗中没有出现第一人称,但这算不算是人的生命状态的一种义喻呢?诗人笔下的“水蜘蛛”显然已不是自然界中普通的一个昆虫,而是立足于天地间,顽强、坚毅、勇敢、执着、奋进的英雄儿女——人类的化身,是自我升华的客观对应物!
“日夜、苦度、无虚、好坏、过去、现在”,水蜘蛛的辛劳、勤奋与诗人的命运和现状是不是相互融通和相符呢?这些朴素而又平缓的意象,所要表达的意蕴其实是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的,必然会引起生活劳动中,每一位情感丰富的读者共鸣,并不断地冲击着读者的精神思想。出现这种情态难道不正是芸芸众生中的那默默一族吗?无闻并不是不存在,只是被忽视、被冷待。诗人的感悟,能否唤起多数人的关注呢?逆来顺受,不畏艰险、不求显达、安于躬耕顶天立地的豪迈,不正是诗人追求的审美价值或者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宣示吗?
“没有、卑微、孤单、同情”,大凡成功者都愿意做失败者不能做、不想做、不愿做、不愿待的事情,他们能屈能伸,并且从未忘记自己的目的,所以他们成功。偏安一隅不是怯弱,争强好胜也不是勇敢。世间最难为之事为何?唯一“适”字而已。懂得适应,方能成事。真正的安分守己是指一个人有力量达到目的而锲而不舍的干下去,其实是一种认识自我的能力。我们要学会真正的逆来顺受其实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是非常难的事,没有足够的勇敢,毅力和智慧是不能圆满的,而水蜘蛛做到了,这种精神就是当下现实社会所缺失的,应给心身浮躁的人们一个很好的启示。世上并不是全部适合“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有些伟大是一些平凡普通造就的,而伟大者之间的竞争往往会给社会带来动荡和革命。所以我们应该学习那些脚踏实地,勤劳本分,顺天应时的孤单一族。在和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的时候,应学会适应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良好景状。只要不奢求别人去同情自己,生命就是高贵的;只要在艰难中见到自己的坚强,那么生命就不是卑微的。
一只水蜘蛛网结着自己
反复不断的
失落 沉醉来回
一生
——这就是水蜘蛛的宿命,也就是人的处境,诗人以蜘蛛为喻体使诗的立意卓然高超,出类拔萃,爽敞高明!整篇意象与思想的融合,构建了文采朴实无华,共鸣强烈的诗行。不矫揉、不做作、不晦涩、不玄奥、不矫情,达到明白易懂,浅入深出的诗的意境。全诗结构匀称,精巧,前后呼应,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
——之所说是探讨,可以有更好的见解和评断,望海涵!发表于 2013-11-2 02:04 |
龙卷风,解析【皿成千】
发表于 2013-11-2 02:04
龙卷风【作者凡心】
龙卷风不停地
飞来从美国。
电视里真实的画面告诉我,
太平洋彼岸
也不是一个安宁的世界。
恼怒无常的飓流,
迅速地掠走,
那里所有的尊严与盲目。
我看到一个母亲来不及缩回的手,
向虚无抓去--
先从第一象看:龙卷风就是大风。一件事,在电视里看到的情景,人在面对天灾时的无助。我们知道的,美国是全球超级大国,在这天灾面前它同样是弱者,人与自然的冲突在不经意间,对自然认输了。
第二象:龙是中华图腾,所以龙卷风可以是意象,指中华之世风。因为美国的强大,有很多先机,美国的好也就成了一个标准,国人拼命迎来强大的西风在国内席卷各个领域。但从电视上看(电视一般是颂太平的),美国也不是完美的,各种危机潜在。这点,诗中虽没有详证,但我们都知道,国际形势看,美国已开始不容乐观了。思考这个问题,反观国内现状,几乎复制的文明,难道就不会走同样的下坡路吗?一个人学习别人而发现别人也是错误的,这种关系到的不是尊严和盲目两个词,我想没有更适当的了。接下来对国家的未来开始担忧了。母亲,也是祖国,走到今天这一步是艰难的,伸手去要的东西怎可说扔就扔呢,这场景象只能是一种虚无。
两种诗意合情合理,有特定环境的反思,反观自我之象;有大方向思考。
诗歌岁月,解析【皿成千】
岁月【作者凡心】
一棵时光交叉的老树
支撑不起虚空的命运
大片缺氧倒伏的草籽
几乎模糊在黄昏的山脊
唉,一群秋天终将离弃的声音
飞鸟般朝向极北的水域
而所有有关岁月的梦想
也将一触即断
我看到摄影师手中
一部寒冷的相机,正加速黄昏
这首诗很好地将岁月立体化。老树、种籽、山脊、水域意境开阔,气象万千。最后一句:“我看到摄影师手中,一部寒冷的相机,正加速黄昏”加入现代元素与科技手段加速黄昏(衰败)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摄影师(把持权属的人们)。
倾红尘,周之寒对凡心诗歌《一粒种子》的浅析
《一粒种子》
原诗作者 凡心
一粒种子
被母亲小心收藏
挂在窗外的凉台上
整整一个冬天
没有动静
也没有思想
等到第二年春天
惊蛰过后
母亲才把它取下
种在墙角的花盆里
当我出行的那天
我还看了看
花盆里几乎照常如旧
只有一些板结的泥土开始了松动
我相信等不了多久
这粒种子就会突破围困
破土而出
因为母亲曾经说过
一粒种子的顽强
一蔸花草的奇迹
往往让人难以置信
倾红尘浅析:
读一首诗就是面对一个陌生的自己去找熟悉的感觉,我说的是,诗对于我们的距离感恰恰是一种亲近,当你走近或者进入,每一次阅读都是新知。
《一粒种子》这首诗,语言质朴不着雕饰,情感深重不着言辞,读下来给人感觉平淡却不平庸,自然的语调,从容的叙说,大巧若拙,莫过如此,所以诗凭借什么获得读者,其一维必然是真诚,这就是一首真诚的诗。
关于取籽,我生活在农村十几年,从南瓜里掘出南瓜籽或者从西红柿里挤出西红柿籽来,首先就是晾晒,保证籽种的干即保证籽种的高存活率,这不稀奇,诚然如这首诗歌第一节,母亲将一粒种子晾在窗台上,自然而然,这只是一个生活场景中的一个细微部分,它不构成诗,因为它是诗的,不需要构成,那么这样一个行为能够预示什么呢?对于种子,其内在变化是人所不能察觉的,对于作者,其无变化显然就是那么的“一动不动”,但是介入它“不思想”,则是一种“不知觉”的表现,种子的“不动”和我的“无动”契合出一种潜在的可动,诗在这里并不需要解释,也没必要揭示,所以“不思想”对应出的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行为,一种对母体情感的“不知觉”。
诗的第二节是一个顺势行为的后续,在行为之前,“种子,我,母亲”都自在于自己的规律中,只是当母亲把种子取下来时,晾晒这个行为之后的空白才得以补充,母亲将它种在墙角的花盆里,同样是一个惯常行为,然而,这一次的行为对于第一次的行为所体现的已不是“沉默”,而是一种“给予”,母亲对种子生命的“给予”,与此同时,对“我”而言,此行为亦有一种突出的不自然色彩,母亲的行为把一个毫无预兆的问题摊开,诗逐步走向诗要表现的终极。
诗的第三节通过“我”的“出行”布置了一个可动情景,即在第一节的“不觉动”和“不以为然”到第二节的“漫不经心”开始发生“变动”,这个“变动”在于两个细节:
一,我不经意地望了望花盆。这个细节是敏感的,我为什么不经意地望了望花盆?
二,板结的泥土开始松动。“松动”有怎样的感情色彩?
当一首诗揭开谜底的时候,读者会不自觉地替换作者的处境,做出对诗的接受与否的决定就在这个时候,当读者替换于作者,达不到诗的满意度,那么一首诗的失败是必然的,反之亦然。
所以最后一节,“我相信”是一种确认,对于一粒种子,“我”有一种感觉源于它的生命力,一粒种子必将破土而出,依据是什么呢?是母亲的生活箴言:一粒种子一定顽强于它的生命并使得它萌发出非常的风姿。
诗止于此,很圆满地实现了诗写的目的,这是一首人物互喻的诗,诗中的种子和“我”相互置身、互换、认同、分离,统一。其融融情态之后歌颂出一份特别的母爱,这份爱在诗中是含蓄的,没有直接袒露,但根据诗句和诗内容,细心的读者当然能够读出“人情味”来。
我们仅仅从最可能的一面去理解这首诗的话,简单线索如下:
一,种子——我,晾晒过程——生育,乳养【静态之爱尤其深切,无言所以胜于言。】
二,种植——培育,花盆——成长环境【成长环境尽可能富足、优越,爱所以有意。】
三,我望花盆里的种子这个细节是我对自身的成长的一次观照,松动预示我所要分离出呵护之怀,迎接自我;
四,母亲说这一节,即谜底,诗表现了一个不善言辞的母亲通过她的默然之爱对一个孩子作出情感回应,母亲在其生活箴言所说的种子的力是对我的出行所作的一种勉励,这是母爱所以期许,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所以当我出行的时候,母亲并不是依恋于不舍,相反,母亲将这种依恋和不舍悄悄藏在花盆中,她借助种子所必然要萌生和展现自己的生命的精彩来对孩子实行教谛,那就是:相信自己一定会成为自己的风景,纵使磨难,必然克艰,最后一定是收获的。于是,最后一节其实是母亲对我的鼓励,通过种子表达她深远的期待。
最后我要说的是,当诗歌不善于言情的时候,情一定在诗句中深深藏着,读者没有义务去寻出这种深藏之意,因读者自觉知觉于这种隐而不言的存在和感动。
周之寒浅析: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小诗。通过选择“种子”这个容易引起读者联想的具体形象,抒发了内心深深的情怀。
一粒种子从默默无闻到被母亲种在花盆里,在这漫长的严寒冬天翘首盼望,等待着发芽的时机破土而出。
在种子的成长过程中,种子被深埋在黑暗的泥土里,看不到光明,听不到鸟语也闻不到花香,无法开口说话。
因此,灵魂和思想也就停止了活动。春天,一粒结实饱满的种子在泥土里开始蠢蠢欲动了。种子顽强生命力创造的奇迹往往让人难以置信。
诗歌既有通俗易懂的意象又有很含蓄的象征意义,诗歌也显露出诗人对生命所含有的深沉思索与自信的乐观心态,诱发着读者对人生、对生命进行一种积极意义上的寻思。
桃花,解析。倾红尘
桃花 作者:凡心
三月的桃花开了
三月的妹妹红了
三月的妹妹长大了
三月的桃花要出嫁了
满院的金郁花藤
也牵不住她
满堤的翠柳飞丝
也挽不住她
妹妹要乘着船儿
下到河水里去了
妹妹心切的
要嫁到河对岸去了
那里有她心爱的郎君
在等她
那里有她心爱的郎君
在等她!
读白:
《桃花》这首诗白描工笔,没有写华丽的桃花,也没有写漂亮的妹妹,但写出了桃花的静美和妹妹的纯真。
诗第一节安排得很有趣,第一句以实写花,焦点在桃花这有时序性隐喻的物,桃花开意味着一种美好的出现和期待,有相当的暗示和指向;
第二句以虚写人,写妹妹的“成熟”,将年龄和花期构成美的互文,从这一句回溯,第一句的桃花所选择的角色,是从物向人的嫁接的一个过渡,此句中一个“红”字,回应了桃花的色彩,也勾勒了妹妹的美貌,一种自然的清水出芙蓉的纯净和容颜上的绽放的纯美,表现出了人花互映的诗意情态;
第三句是一个顺接上的修饰,从第二句延展开,写妹妹长大了,对应第二句的“红”,有视觉上的冲击,而接下来的第四句,用的是一个叠加上的拆解,和第三句构成一种表达顺序上的有意裁切,没有依据一二句的顺延,而是自身构成一个“反差”的彰显,这在阅读上有所隔阂,但是在进入中却有虚——实——实——虚的深层意味,给人一种突然的变化诗感;
诗歌第二节表现的是一种天性的悸动。这一节中,通过两个“也……”句子,妹妹成长的心绪和成长的认同感被充分地发掘出来,两个“也……”句子,对妹妹归属感的迫切心理的刻画,达到了亢奋上的阅读效果,也将妹妹这个少女清纯而悸动的形象体现得淋漓尽致,对爱情的渴望和自身美的自信,委婉地隐藏在诗句中,阅读之下,读者所能获得的是妹妹的情思的荡漾。此节中,以“金郁花藤、翠柳飞丝”的美好意象来突出妹妹情绪的激烈、成长的不可逆和内心急切,很逼真,很有色彩美;
此后的两节分别从妹妹的“将来形态”写到妹妹的“此时心态”,在将来形态上,妹妹要“下水了”,这一句有深邃的指示,一种很可能达成的幸福的婚姻和生活上的变动都将从这里开始,而妹妹的心切缘由,始自她“心爱的情郎”的等待,最后一节,重复的“在等她”三个字,以及辅助的“心爱的情郎”,写出了爱情的美好,内心的甜蜜,在句子上,复沓的用句形成复调的乐感,加深了情感的波及,延绵了急切的心理。
总体来说,这首诗歌写得真切自然,不造作,不拘泥,朴素,随意。诗歌塑造了一个对爱情充满渴望的长大了的妹妹的形象,通过这一形象写出了爱情的美好对于人的一种感应和召唤,让人在这种感应和召唤中品觉到天所赋予人的情思,是多么的真实而诗意。
于是,《桃花》这首诗,体现质朴纯真的美的同时,歌颂了青春、爱情的无以伦比的至高、圣洁。
我眼前是桃花和妹妹,我诗中是爱和美。
悼诗人周梦蝶
作者;凡心
解析。王飞凤
你这转身一走
清瘦的台北,就轮番飘落于
一页页武昌街清瘦的书码中
恐怕就再也也找不到比你更清瘦的你
你这一梦
蝴蝶就飞也飞不回来
空空的台北
只有蝴蝶的翅膀随想空空
也始终逃不脱你这守墓人的孤独
初读这首诗时,感觉很平常,甚至没有其它的悼念诗那么的抒情,或者说是煽情吧,没有华丽的辞藻,篇幅很短,一下就读完,但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感受。一个比较安静的夜晚,我再次看到这首诗,诗中的一个词“清瘦”触痛了,让我不得不动心,动情。
台北一个多么繁华的都市怎么会是清瘦的呐?莫非台北也会“为伊消得人憔悴”?紧接着“武昌街清瘦的书码中,恐怕就再也也找不到比你更清瘦的你”,四句诗,三个“清瘦”,怎么能够不让人触痛,不让人怜悯。同时也会让人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你这转身一走”里的那个“你”到底是什么,是谁。转身一走带来了这么多让人心疼的“清瘦”。
这三个“清瘦”互相应正,那个感情是次第上升的,最后一句“恐怕就再也也找不到比你更清瘦的你”,把“清瘦”写到了极致。“比你更清瘦的你”,好就好在这让人心疼的“清瘦”不比其他人的“清瘦”,其他人的“清瘦”也避比不了你的“清瘦”。
这三个“清瘦”,使得了三个“清瘦”的情感感受互相作用,互相促进。这里就不多赘述了,大家自己去感受。
诗的第二节,看似突兀,但细看却是衔接的很妙。人生如梦,正是这个梦和上边“清瘦”的这个人有着莫大的关系。人的“清瘦”是否和人生如梦的这个有关呐?
写到此,我们来看看作者诗中悼念的这个人,这个诗人。诗人是从战乱年代走过来的,又经历了背井离乡。其中的人生况味,我想大家一定能体会的到。这种人生的况味对于一个敏感的诗人来说,那一定是苦难的,艰辛的,痛苦的,或许还有我们想象不到的人生不能承受的之轻之重。
言归正传,这个梦字,即暗含要悼念的这个人,这个诗人的一生,也暗含了这个诗人的名字。我们作者简直是用心良苦。
你这一梦
蝴蝶就飞也飞不回来
空空的台北
好一个“空空”,人生是空,思念家乡,最终没能回去是空,功名利禄是空。蝴蝶梦,是个美丽的梦,这美丽是经过蜕变而来的,不管怎么美丽的梦最终是空的,归于空空。虽然是空,但给人的感觉是哀婉的,凄凉的。
最后两句,作者可能无意中用了个“经典”,那就是“蝴蝶效应”,把“触痛,怜悯,哀婉,凄凉”的悲伤气氛通过这“蝴蝶效应”跨越海峡,蔓延到了祖国大陆。
作者一开始就进入怜悯的情绪之中,层层递进,然后到悲伤,沉痛。这符合悼念诗的作用。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亡者,悼念死去的诗人。
后记;我只是对作者的作品做了点延伸,这种延伸只是站在我的视角完成的。所以难免和作者的本意有出入。也请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各位读者,对本文的不足之处,或者错误之处多提意见。【2014.6.7】
聆听《水滴的声音..》【汪小泉解析】
水滴的声音 文/凡心
恍惚里我听到房间有水滴在水中的声音
一种清脆而悦耳的波纹随着在我心中漾开
它们就像两条绝顶聪明的鱼
在水面上一起拖着钓鱼线上的浮标
游戏着岸上钓鱼者的姿态
这时阳光下的倒影移了过来
风也随着飘在水里
恍若半刻的时辰
便有预约的电话打进
待我接完电话再次聆听
水滴的声音却已经没有踪影
初夏的午后,暖暖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炕上,也照射在我的身上。这时,我正在对着手机,聆听《水滴的声音》。
这首诗歌,水滴这个意象所传递的能量是相当可观的。
初品这首诗歌,水滴给我的第一感觉,她像极了文学创作中的灵感,灵感的产生就在那么一瞬。诗歌创作需要灵感,也就是说要想在很短时间内作出一首诗,如果没有灵感,反应不敏捷,是写不出诗的。从古到今,许多诗人都是靠着灵感,写出来许多流传千古的诗歌。而灵感的消逝也常常就在被打乱的一瞬之间。但是我并未就此停止对于这首诗歌的联想。于是关于水滴,我还想到过她是一种美妙的感觉,是人对于安静的一种渴望。
这是一粒奇特的水滴。
她产生于水中,却又游刃于水。产生的条件是我的恍惚——很明显这是一种虚幻。然而她却是形象存在的,并富含音乐的美感:她漾出的波纹“清脆而悦耳”。她还富有形态上的特质:“两条绝顶聪明的鱼/在水面上一起拖着钓鱼线上的浮标”。岸上身为钓鱼者的我面对这份绝妙的声音,是神形迷醉的。后来是“阳光下的倒影”游移,打破了我的幻觉。恍惚半刻后,诗人的心因为影子的出现和电话的打进而回归现实,刚刚那份美妙的感觉,却再也寻不回来了。
这首诗歌给人的第二个感觉是静。
这是一种独享的静。也唯有在这种状态下,恍惚中的“水滴的声音”才能传入耳膜传递给大脑并且“在心中漾开”。也才会有下文对“绝顶聪明的鱼”的形态、动作的绝妙想象。只是这种静,到底也抵不住现实的侵扰。阳光下的倒影,预约的电话的出现,不仅打破了现实和内心的宁静,也使得这种绝妙的想象戛然而止。
这也是一种禅意的静。
古人云:“性之于情,犹波之于水,静时是水,动时是波;静时是性,动时是情”。在佛家看来,动与静时互为一体的。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佛王维,便是一位以寂为乐、知悟胜事的文人。他曾经提出“审象于净心,成形于纤手”禅观主张。而在凡心的这首诗歌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这一点。诗人正是将那份生活中片刻的安静,用水的形式呈现在了纸上。水滴的动感,反衬了水之净,心之静。
这种静同时体现在虚与实的巧妙转接之间。
开篇恍惚的感觉是真实的,正是这种真实的恍惚,才会有“水滴落在水中的”虚幻镜像。随之展开的想象是丰富而动感的,形象化了的虚幻镜像,是“两条绝顶聪明的鱼/在水面上一起拖着钓鱼线上的目标/游戏着岸上钓鱼者的姿态”。而阳光下的倒影和风则是这种虚幻镜像的进一步陪衬。忽然打进来的预约电话也是真实的,是这个电话使得这片宁静半刻之间荡然无存。久居于城市喧嚣,忙于红尘俗世,片刻的安静是多么珍贵!虚虚实实之间,极显了空灵的美感。
就此,《水滴的声音》是一首佳作,我的感觉是这样,深入水滴,你或许会比我感知更多。
期待交流。
2015,5,12
几首被翻译成英文的诗歌
投向
文/凡心
改编英译/蒲必达
Long long rivers 漫漫河流
Running towards the sea 汇入海洋
The high mountains 高高山峰
For God's glory plea 祈求上苍
The bright sun 炎炎红日
Shines on you and me 普照沧桑
The flying birds 翩翩小鸟
Spread their wings free 展翅苍茫
My restless heart 悠悠我心
Longing for a long journey 渴望远航
投向
文/凡心
漫长的河流
交汇着投向海洋
绝顶的高峰
冀望着投向上苍
阳光照耀着
投向于大地
鸟儿飞翔着
投向于光明
我把自己
投向于一次远行
Life and Death
文/凡心
改编翻译/蒲必达
If among the thousand deaths 纵有千遍死
Let me choose life 我愿选择生
I will rise from the remains 起身尸骨堆
To face a tougher strife 面对新苦痛
If let me live without light 若生无光明
I would rather die 一死更轻松
I will set myself on fire 与火同燃尽
Without blinking an eye 亦不眨眼睛
生与死
文/凡心
假如在千遍死里
让我选择生
那么我会咬紧牙根
在尸骨堆上爬起
假如生不见光明
我宁愿选择死
那么这次我将毫不留情
放火把自己烧尽
Also on Valentine
文/凡心
译/蒲必达(有少许改编)
反译/蒲必达
On street a little girl in pretty cloth, 街上小女孩漂亮衣着,
Was selling the temptation of rose. 卖着玫瑰的诱惑。
Oh little girl, when you grow up, 小女孩当你长大,
Will your love also buy it for you? 你的爱也会为你买么?
I suppose. 我想是的。
A couple of young lovers passed by, 一对年轻情侣走过
"Look", he said to her: “看啊”,他对她说
"How beautifully the color shows!" “多么漂亮的颜色!”
After tonight will he still care 过了今夜他是否还会关心
Over the telephone the flower's repose? 电话里玫瑰的凋落?
也写情人节
文/凡心
一个女孩在大街上叫卖着
玫瑰的诱惑
小女孩,我问你
你长大后,也有你的爱为你买么?
一对年轻的情侣走过
挑选着,他问她
喜欢的玫瑰颜色!
等今夜一过
他还问么?
电话里,那玫瑰的凋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