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诗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6|回复: 0
收起左侧

独特而奇妙的指喻现象:前世为诗,后世成喻

[复制链接]

4

主题

1

回帖

0

精华

新锐诗友

Rank: 1

发表于 2021-4-14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按语:喻修辞是零散地分布在喻诗学四部曲中的,我们将它们一一地摘出来,也就能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喻修辞学的架构。喻诗学九道33维(约数),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全新的诗学理论。

上面我们讲一象多喻境或者是作者本有,或者是后人解读,但还有一种指喻的一象多喻境,是被后人转而用之。
诗句本身没有喻义,但由于其所取之象可为多种喻体,于是到了后世,就被人引以为喻,典型的如唐许浑“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其“山雨欲来风满楼”就被广泛地引用,用来比喻或指喻形势的突变、局势的混乱、危机的来临、压力的增大、不确定性的增多等。
而欧阳修的《画眉鸟》一诗中,“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林间自在啼”,本身的喻义在似有似无之间,而其本身的山林自性的喻义,也在后世被引用到了其他方面,有被运用为独立自主不受他制的,有被运用为打破认识局限得到思想自由的,有被运用为摆脱控制得到自由的……
这些喻诗在后世被广泛引用,就因为它们本身是一个很好的指喻。
又如有用“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菊花残,满地伤”来明喻或指喻大势已去、美梦难圆的,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也被用来指喻或明喻大势难挡、某件事情必定会成功、某个梦想必定会实现等,这样的情况下它事实上就成为一指多喻、一象多喻,而“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本身也指喻着今不如昔,所以它也经常被运用来嘲笑某些国家、组织、个人今不如昔的处境,它事实上也被很多人运用成了一指多喻,只不过它们不像是喻诗中在同一个象、同一首诗中出现,而是在不同的文章中出现,它的多喻是被分散运用的,它虽然具有一指多喻的可能性,但在单篇的实际运用中则是被一指一喻地运用的。而“菊花残,满地伤”也可被用来指喻或明喻局势很差、一地鸡毛、难以收拾等。近人的诗里像陈寅恪的“一朝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也被很多人任意指喻,用来形容国家形势、个人际遇等方面。同样的,“乱花渐欲迷人眼”也被用来在不同的语境下形容对局势、感情、人生的把握不清。
事实上,我们最熟悉的后世成喻可能是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及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都显示了指喻一指多喻的特点。
凡是只有象的诗句,都是有可能成为一指多喻的,所以一象三喻境乃至一象九喻境等喻诗学的境界,都是可以出现的。

古人的后世成指喻,是分散的,每个人有不同的用法,如果这些被我们单一运用的隐喻(指月喻),可以合一并用呢?
那就是一象多喻境,也即诗歌具有一维乃至更多维度,从而进入了喻诗的境界。
王子居的喻诗学四部曲是怎样发展指喻的呢?那就是一象多喻境,他用一个指喻,喻出多重诗境,从而令指喻从修辞升华到了喻诗的指喻之维……

我们上面三节讲喻诗中指喻的贯通,一象多喻境都是一联、一句中实现的,至于运用整首诗进行一象多喻境,或者在单句中具有更高维度的,可参阅《喻诗浅论》《龙山》。
事实上,王子居以上粗举的一指多喻、后世成喻,可能每个读者心里面会想起更多不同的句子,比如王子居没想到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指向自己时,隐喻着希望和重生,指向敌人时,意味着恶的难以根除;在自己,隐喻着坚强,在敌人,隐喻着顽固……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别山诗刊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11-25 15:37 , Processed in 0.23618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