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诗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1|回复: 42
收起左侧

随笔:《汉武帝与乐府诗》

[复制链接]

48

主题

77

回帖

0

精华

高级诗友

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

Rank: 4

发表于 2021-1-27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关中刀客 于 2021-1-27 15:00 编辑

                           随笔:《汉武帝与乐府诗》
                                                   · 湖北麻城  关中刀客

       众所周知,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中的代表作,被誉为“乐府双璧”。乐府诗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所代表的现实主义精神,上承《诗经》,下至明清,绵延两千余年;它“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记载了两千年来发自人民最质朴的声音,体现了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
       然而,大家可曾注意到,乐府诗的兴起、发展和繁荣,汉武帝功不可没。
       汉武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君主。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西汉皇朝出现了繁荣鼎盛的局面。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还号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起了地方教育系统,使封建教育如火如荼。文学在此时也随之繁荣起来。汉武帝实行的“采诗制”对乐府诗的发展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乐府,原是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在秦朝时期已经开始设立。到了魏晋六朝时期也已演变成为一种诗歌名称。汉朝的文帝、景帝时期就设有乐府机构,称为“太学”。但是,把“采诗制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则是从汉武帝设立乐府机构开始的。汉武帝对音乐情有独钟,便增更乐府。当时社会广泛流传着“雅乐”(即宗庙祭祀之乐)和“俗乐”,武帝尤爱“俗乐”(即相当于今天的流行音乐)。于是,武帝实行了“采诗制”,以著名音乐家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大规模采集民间歌谣。《汉书·礼乐志>中说:”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至乐府,采诗夜诵.”所谓采诗,即采集民间歌谣.这样,大量”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歌被收集到乐府.然而,在武帝之前,乐府习常律乐,仅为祭祀祖宗之用,而民歌则多出自劳动人民之手.其形式新鲜活泼,语言清新自然,感情真挚,富于写实性,因而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广阔的社会风貌和劳动人民的爱憎疾苦.后人把这些来自民间的作品统称为”汉乐府”.
       汉武帝作为一位封建统治者.他设置音乐机构”乐府”,并实行”采诗制”,最终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乐府机构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制作宗庙乐章,以歌功颂德,点缀升平,满足统治者娱乐的需要,更是为了用音乐进行封建说教;另一方面又通过收集民间歌谣,观风俗,体民情,知厚薄,从而为统治政策服务.茅盾在《夜读偶记》中说:”采诗之官实际上就是一个到处搜索情报的人,情报即诗歌.皇帝看到这些情报知道人民的思想情况,就可以考虑在政治上采取措施”.汉武帝就是通过这些民歌来关注民生,体察民情,从而制定政策.然而,在客观上,汉武帝的采诗制起到了收集和保存民歌的作用,使当时流散于民间仅靠口头流传的许多作品得以集中记录下来.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汉武帝实行的采诗制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使汉乐府在我国诗歌史上大放异彩,为后来乐府诗的发展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原载“麻城信息港”网2010年9月21日“散文随笔”栏目)
麻城精神.jpg
九龙山光伏奇观.jpg
移民公园冬景.jpg
腹有诗书气自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别山诗刊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4-27 05:57 , Processed in 0.129649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