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外6首)
[打印本页]
作者:
余燕双
时间:
2011-9-23 11:05
标题: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外6首)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外6首)
作者/余燕双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莫斯科郊外的
晚上
杂草丛生。几只蝙蝠把天空掀翻在地
压垮了上世纪的木板房
其中一间斜在那里
看一群戴墨镜、穿香云纱的上海滩黑帮
从空旷的马路上
走过
不久消失于一部老片的
镜头里
◎顶峰
一个人爬到
顶峰
看看浮云,又看看沧海
风从裤脚底下往上吹,一直吹到毛发
把沉寂的黑暗吹掉
芦花一片白
你踱来踱去一会儿折下叶片
放在嘴里当笛吹
一会儿有折下
一条狗尾草在眼前
晃了晃
◎金门
每次去金门
在坑道边
都会看到一位瘸腿的老人
他一手支在1958年8月23日的焦土上
一手向陆客兜售
用炮弹壳仿制的金利和
菜刀
◎一位家长的来电
一位家长来电说
要见我
好吧,欢迎
明天课间给你十分钟
他生气了:你比县长还忙呢
我在他办公室可以喝喝铁观音、抽抽烟、吹吹牛皮
也没有时间限制
我想,如果是农民工
那条门槛
能迈得过去吗
◎第一步
刚满周岁的外甥
今天站起来
迈出了人生第1步。为了这一步
他跌倒了爬起
无数次
大人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为了这一步
60年光阴,我也一直走不出
祖国母亲的怀抱
◎收割
手拿镰刀
就把机关大院当做承包田
每天来收割阳光,风
收割小鸟依依
收割张张艳若桃花的笑靥和男人的尊严
夕阳把他的办公室
镀成金黄
他收割着内心的
荒凉
◎十字架
喝几天洋墨水
邻居那个
龟儿子送他老妈走的那一天
擅自请来牧师啊、神父啊、修女啊等等
念圣经,弹奏安魂曲
把拜了半辈子佛
吃了半辈子素的有缘人
往耶稣怀里送
同时在她的骨灰盒上
钉入一个永远的
十字架
作者:
把酒临风
时间:
2011-9-23 11:42
莫斯科郊外的
晚上
杂草丛生。几只蝙蝠把天空掀翻在地
压垮了上世纪的木板房
其中一间斜在那里
看一群戴墨镜、穿香云纱的上海滩黑帮
从空旷的马路上
走过
不久消失于一部老片的
镜头里
很强的场景感背后隐喻的是诗人对现实以及过去的矛盾的考量。起笔精彩!
作者:
把酒临风
时间:
2011-9-23 11:45
一个人爬到
顶峰
看看浮云,又看看沧海
风从裤脚底下往上吹,一直吹到毛发
把沉寂的黑暗吹掉
芦花一片白
你踱来踱去一会儿折下叶片
放在嘴里当笛吹
一会儿有折下
一条狗尾草在眼前
晃了晃
这个体验是真实的,好像没写什么,其实诗歌除了非要去写什么之外,你可以从阅读中细细品味。
欣赏,问好。
作者:
把酒临风
时间:
2011-9-23 11:46
每次去金门
在坑道边
都会看到一位瘸腿的老人
他一手支在1958年8月23日的焦土上
一手向陆客兜售
用炮弹壳仿制的金利和
菜刀
战争与和平,仿佛是自然界永恒的话题,永远存在着、依附着、矛盾着~~~
酒的一点读感。
作者:
把酒临风
时间:
2011-9-23 11:49
我想,如果是农民工
那条门槛
能迈得过去吗
这首结尾本以为诗人会如何巧妙应对,结果笔锋一转转得有些意外~~~~~
作者:
把酒临风
时间:
2011-9-23 11:49
60年光阴,我也一直走不出
祖国母亲的怀抱
精彩的结句!
作者:
把酒临风
时间:
2011-9-23 11:51
把拜了半辈子佛
吃了半辈子素的有缘人
往耶稣怀里送
同时在她的骨灰盒上
钉入一个永远的
十字架
是解放思想?还是数典忘祖?
作者:
把酒临风
时间:
2011-9-23 11:52
漂亮的一组。
欣赏并学习。
先加亮,问好诗友!
作者:
逝水微澜
时间:
2011-9-23 13:40
附和酒版评议,很有意味的诗,欣读!
作者:
余燕双
时间:
2011-9-23 14:47
谢谢把酒临风版主点评!辛苦了,敬茶!
作者:
余燕双
时间:
2011-9-23 14:48
[b]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9768&ptid=9455]9#[/url] [i]逝水微澜[/i] [/b]
版主好!谢谢来读,秋安!
作者:
张义和
时间:
2011-9-23 15:07
不错的诗歌!学习,赞赏!
作者:
余燕双
时间:
2011-9-24 23:35
[b]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9789&ptid=9455]12#[/url] [i]张义和[/i] [/b]
张义和好!谢谢来读。
作者:
阡陌
时间:
2011-9-25 13:53
◎十字架
喝几天洋墨水
邻居那个
龟儿子送他老妈走的那一天
擅自请来牧师啊、神父啊、修女啊等等
念圣经,弹奏安魂曲
把拜了半辈子佛
吃了半辈子素的有缘人
往耶稣怀里送
同时在她的骨灰盒上
钉入一个永远的
十字架
作者:
阡陌
时间:
2011-9-25 13:55
[i=s] 本帖最后由 阡陌 于 2011-9-25 13:57 编辑 [/i]
很喜欢的一组。叙述娴熟,文本颇具张力,最主要的是诗歌里注入了自己对生活和命运的独特思考,深入而丰赡。
作者:
阡陌
时间:
2011-9-25 13:59
最后一首,生活的悖论如此触目惊心,作者叙述的目的显然不仅仅在于嘲讽,在于调侃,而是对生活的荒诞性充满批判和担忧,此处彰显出作者深刻的人文关怀,读之令人深思。
作者:
茅农
时间:
2011-9-25 20:06
我想,如果是农民工
那条门槛
能迈得过去吗
学习。
作者:
酒泉安文海
时间:
2011-9-25 21:03
◎一位家长的来电
一位家长来电说
要见我
好吧,欢迎
明天课间给你十分钟
他生气了:你比县长还忙呢
我在他办公室可以喝喝铁观音、抽抽烟、吹吹牛皮
也没有时间限制
我想,如果是农民工
那条门槛
能迈得过去吗
好诗!
作者:
酒泉安文海
时间:
2011-9-25 21:04
诗人对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独到的思考!顶上
欢迎光临 大别山诗刊论坛(旧址) (http://dbssk.xlwx.cn/old70/)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