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诗歌的表现手法:画面重叠与画面并列 ] [打印本页]

作者: 重庆黄勇    时间: 2011-5-1 14:32     标题: 诗歌的表现手法:画面重叠与画面并列 ]

[i=s] 本帖最后由 重庆黄勇 于 2011-5-1 20:05 编辑 [/i]

诗歌的表现手法:画面重叠与画面并列
                        读诗人韩东的《夏日窗口》与顾城的《远和近》后
                              文/重庆黄勇
      画面重叠:顾名思义就是作者在其文本里先呈现一个画面,随后再呈现一个画面,然后通过感、观、闻、触等方式将二者叠加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画面,并最终由这新画面来承担主要表达重任的一种写作手法。翻开《诗刊》2011年2月号上半月刊,其中的“大阅读”栏目刊发了著名诗人韩东的组诗《平静中发生的。。。。》,其中的一首小诗《夏日窗口》吸引了我,全诗仅13行,没一个艳丽的词和一句惊人的句子,叙述的事儿也很简单:7点以后\天色依然很亮\一群老太太\在院子里做操\转动腰身\挥舞胳膊\乐感因人而异。这是作者呈现的第一个画面,可以说平淡无奇。窗口的绿叶间\我看见她们在下面。这是作者呈现的第二个画面,只有两句,也就是作者站在自家窗口的绿叶前往下看这么简单。树叶随风轻颤\她们动了又动\像一些果子\东一个西一个。这是作者通过一个“看见”也就是“观”将前面的两个画面叠加在一起从而在读者面前展现的一个全新的画面。一群已是暮年的在早上做操的老太太,经过作者“画面重叠”表现手法的运用,自然的把她们喻为树叶间的果子,让读者的舌尖被“成熟”“甜蜜”等味道弥漫,此外作者不多着一字!
    画面并列:顾名思义就是作者在其文本里先呈现一个画面,随后再呈现一个画面,这与“画面重叠”完全一样,不同的是作者通过感、观、闻、触等方式将已呈现的两个画面变异为两个新的画面。这些画面并列于文本中,互不交叉和感染。以顾城的《远和近》为例:“你一会看我”这是一个画面。“一会看云”,这是第二个画面。“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这是作者通过“感”变异后的画面。“你看云时很近”这是作者通过“感”变异的另一画面,四个画面共列于一首诗中,此外作者也不多着一字!这点与“画面重叠”很相似。
    一首诗歌可以用一种也可以两种手法并用,画面来源可以虚拟,也可以直接截取生活中的原汁原味的场景。不过总体来说,生活中原汁原味的画面比作者用意象或物象虚拟的画面要动人得多,因为前者我们更熟悉更体验!在诗歌创作实践中,我们也可以将两个以上的画面重叠为一个画面,也可以将一个画面变异为多个画面。可以化实为虚,也可以化虚为实。路漫漫其修远兮,广大诗友不妨大胆实践,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画面文本!
    附二首原作如下:                                                2011年5月1日
     夏日窗口                                       远和近
                                                          文/顾城
            诗\韩东                                 你      
七点以后                                          一会看我
天色依然很亮                                    一会看云
一群老太太                                       我觉得
在院子里做操                                     你看我时很远
转动腰身                                           你看云时很近
挥舞胳膊
乐感因人而异
窗口的绿叶间
我看见她们在下面
树叶随风轻舞
她们动了又动
像一些果子
东一个西一个
作者: 山林退士    时间: 2011-5-1 14:39

拜读学习了,谢谢诗评!五一节快乐!
作者: 重庆黄勇    时间: 2011-5-1 14:57

[i=s] 本帖最后由 重庆黄勇 于 2011-5-1 15:02 编辑 [/i]

谢谢退士!我也是在阅读文本后的一点感想,在浩瀚的诗学理论中,有人提到了画面,但阐述不具体,更没人把它们明确定为诗歌的表现手法。我冒昧而为而已。写了3小时我吃午饭去。问好!同时也想为碧姐绿色诗歌理论体系尽一份力,让其更加完善和新颖!只是水平有限
作者: 逝水微澜    时间: 2011-5-1 16:21

好得很!至少是诗创作实战要略的一个方面,也是诗歌走向广大受众的坦途之一,可是文章未能展开,但已不失为有益的佳作。
作者: 阿洋    时间: 2011-5-1 16:49

一首诗歌可以用一种也可以两种手法并用,画面来源可以虚拟,也可以直接截取生活中的原滋原味的场景。

经典!赏读了!颇有受益!
作者: 该亚    时间: 2011-5-1 17:41

行家一伸手,就知道有没有,大手笔呀
作者: 纪开芹    时间: 2011-5-1 19:52

[quote]谢谢退士!我也是在阅读文本后的一点感想,在浩瀚的诗学理论中,有人提到了画面,但阐述不具体,更没人把它们明确定为诗歌的表现手法。我冒昧而为而已。写了3小时我吃午饭去。问好!同时也想为碧姐绿色诗歌理论体系尽 ...
[size=2][color=#999999]重庆黄勇 发表于 2011-5-1 14:57[/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6588&ptid=3411]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已经很好了,我看后受益匪浅。
作者: 重庆黄勇    时间: 2011-5-1 19:57

[quote]好得很!至少是诗创作实战要略的一个方面,也是诗歌走向广大受众的坦途之一,可是文章未能展开,但已不失为有益的佳作。
[size=2][color=#999999]逝水微澜 发表于 2011-5-1 16:21[/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6606&ptid=3411]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诗友关注!此文重在谈论“画面重叠”与“画面并列”这2种表现手法的特点与在实战中的运用。至于作品表达了什么?我不想解剖,读者可以读到诗歌的好来的!问候您!
作者: 重庆黄勇    时间: 2011-5-1 19:58

[quote]一首诗歌可以用一种也可以两种手法并用,画面来源可以虚拟,也可以直接截取生活中的原滋原味的场景。

经典!赏读了!颇有受益!
[size=2][color=#999999]阿洋 发表于 2011-5-1 16:49[/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6617&ptid=3411]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阿洋关注!远握!
作者: 重庆黄勇    时间: 2011-5-1 20:01

[quote]行家一伸手,就知道有没有,大手笔呀
[size=2][color=#999999]该亚 发表于 2011-5-1 17:41[/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6633&ptid=3411]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该亚过奖了哈 黄勇流汗了。夏安!
作者: 重庆黄勇    时间: 2011-5-1 20:03

[quote] 已经很好了,我看后受益匪浅。
[size=2][color=#999999]秋色寒烟 发表于 2011-5-1 19:52[/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6688&ptid=3411]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秋色寒烟斑竹关注!多指教!
作者: 逝水微澜    时间: 2011-5-2 10:14

[quote]
谢谢诗友关注!此文重在谈论“画面重叠”与“画面并列”这2种表现手法的特点与在实战中的运用。至于作品表达了什么?我不想解剖,读者可以读到诗歌的好来的!问候您!
[size=2][color=#999999]重庆黄勇 发表于 2011-5-1 19:57[/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6697&ptid=3411]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我是希望这论题可以做得更大些,引例自是说明即可。问诗友好!
作者: 小芹    时间: 2011-5-2 18:56

认真读了,有启发!继续在这方面尝试,我们就受益了!
作者: 胡德清    时间: 2011-5-2 20:02

呵呵 都是夸奖的言词 作者所提到的画面重叠与画面并别应同属于跳跃吧。只是一个弧度而已!
作者: 重庆黄勇    时间: 2011-5-2 22:07

[quote]我是希望这论题可以做得更大些,引例自是说明即可。问诗友好!
[size=2][color=#999999]逝水微澜 发表于 2011-5-2 10:14[/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6808&ptid=3411]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逝水微澜诗友!我有此意深入,但考虑到耗时巨大,生意又忙,所以犹豫中。问好!
作者: 重庆黄勇    时间: 2011-5-2 22:08

[quote]认真读了,有启发!继续在这方面尝试,我们就受益了!
[size=2][color=#999999]小芹 发表于 2011-5-2 18:56[/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6951&ptid=3411]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小芹关注!问候你!
作者: 重庆黄勇    时间: 2011-5-2 22:13

[quote]呵呵 都是夸奖的言词 作者所提到的画面重叠与画面并别应同属于跳跃吧。只是一个弧度而已!
[size=2][color=#999999]胡德清 发表于 2011-5-2 20:02[/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6980&ptid=3411]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德清诗友关注!画面重叠与画面并列不是跳跃,跳跃是指诗歌语言的特点,起源于词。画面是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建构的场景。个见问候你!
作者: 凡墨    时间: 2011-5-3 12:04

非常好,学习并受益。问候黄勇诗友!
作者: 酒鬼    时间: 2011-5-4 18:59

[quote]非常好,学习并受益。问候黄勇诗友!
[size=2][color=#999999]凡墨 发表于 2011-5-3 12:04[/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7099&ptid=3411]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黄勇问候凡墨!我那号不能阅读和发帖了,所以换个马甲来。请多批评!
作者: 章洪波    时间: 2011-5-4 19:46

欣赏,学习!
作者: 重庆黄勇    时间: 2011-5-5 16:29

[quote]欣赏,学习!
[size=2][color=#999999]章洪波 发表于 2011-5-4 19:46[/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7508&ptid=3411]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谢谢洪波欣赏!向你学习!
作者: 逝水微澜    时间: 2011-5-5 16:36

我转达了你的问题,还没弄好吗?
作者: 重庆黄勇    时间: 2011-5-5 18:08

[quote]我转达了你的问题,还没弄好吗?
[size=2][color=#999999]逝水微澜 发表于 2011-5-5 16:36[/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7718&ptid=3411]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刚发现能进论坛了,非常感谢你的帮助!问候你!




欢迎光临 大别山诗刊论坛(旧址) (http://dbssk.xlwx.cn/old70/)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