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朱零编诗》:《人民文学》的发稿标准和要求 [打印本页]

作者: 松山居士    时间: 2012-9-3 23:26     标题: 《朱零编诗》:《人民文学》的发稿标准和要求

[attach]1789[/attach]

  作为《人民文学》杂志的诗歌编辑,近十年来,朱零编发了一大批优秀的诗歌作品,挖掘了许多颇具潜力的诗坛新人,他的敬业以及对诗歌的敬畏,让他面对每一篇来稿、每一位作者,都诚恳而负责。

  《朱零编诗》是朱零在每一期编完诗歌稿件后写下的编辑手记,诚如作者在书的后记上写的:“在《人民文学》做了十多年的诗歌编辑,当然会有自己的一套选稿标准。发什么样的稿子,不发什么样的稿子,不仅要给领导一个说法,就是对读者、订户,也得有个交代。所以每期发完稿后,就写几句话,也算是对得起自己每个月领到的工资。虽然钱并不多,所谓拿钱干活,体现的是职业道德。”

  了解《人民文学》的人都知道,作为一本以刊发中短篇小说为主的综合性文学刊物,每期留给诗歌的版面并不多,如何在有限的版面里体现出中国当下诗歌的面貌,考验的是一个编辑的眼力和水准、能力和态度。纵观当今诗坛,《人民文学》上刊发的诗歌,无疑代表了整个中国诗歌的高度。

  《朱零编诗》不仅是朱零个人对诗歌的理解和他对所刊发的作品的诠释,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本书就是《人民文学》诗歌栏目的发稿标准和要求。

  《朱零编诗》由长江文艺出版社诗歌出版中心荣誉出品,每册定价32元,全国各地新华书店有售。邮购请与人民文学杂志社发行部联系(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人民文学》杂志社发行部,邮编:100125电话:65030264)。网购请直接登录[url]http://www.rmwxzz.com/shop/[/url]购买。

  



    附一:目 录

  手记1:关于高梁、邹静之、沈浩波、金铃子、梁积林………………………………………3

  附:高 梁《下洼地》…………………………………………………………………7

  沈浩波《蝴蝶》……………………………………………………………………10

  梁积林《焉支山下》………………………………………………………………14

  手记2:关于灰娃、江一郎、林莽……………………………………………………………17

  附:江一郎《他能找到那个遗弃他的人么》…………………………………………19

  手记3:关于王小妮、宇向、桑克、徐俊国…………………………………………22

  附:王小妮《害怕》……………………………………………………………………24

  宇 向《雪的消息》………………………………………………………………27

  徐俊国《零点月亮》………………………………………………………………30

  手记4:关于臧棣、哨兵、汤养宗………………………………………………………32

  附:哨 兵《众星浮江》………………………………………………………………33

  汤养宗《一个人大摆宴席》…………………………………………………………37

  手记5:关于李瑛、哑石、老刀、庞培、郑小琼………………………………………………41

  附:哑 石《个人道》……………………………………………………………………43

  庞 培《起 风》……………………………………………………………………47

  郑小琼《玫瑰庄园》………………………………………………………………49

  手记6:关于田禾、敕勒川、古马……………………………………………………53

  附:敕勒川《草叶上的海》………………………………………………………………55

  古 马《落日谣》……………………………………………………………………58

  手记7:关于牛汉、车前子、傅天琳、娜夜、荣荣、黄礼孩、梁晓明等……………………62

  附:安琪《极地之境》等……………………………………………………………………63

  手记8:关于史铁生、池莉、轩辕轼轲、李琦、侯马…………………………………………67

  附:轩辕轼轲《捉放曹》…………………………………………………………………68

  手记9:关于玉上烟、倪志娟、杨森君……………………………………………………73

  附:玉上烟《一条和浪漫主义无关的河》………………………………………………74

  倪志娟《面孔》………………………………………………………………………78

  杨森君《荒芜之述》…………………………………………………………………81

  手记10:关于雷平阳、刘立云……………………………………………………………85

  附:雷平阳《大江东去帖》………………………………………………………………86

  刘立云《生如夏花》…………………………………………………………………93

  手记11:关于聂权、李唐……………………………………………………………………98

  附:聂 权《老脸》………………………………………………………………………99

  手记12:关于王燕生、姚辉、蓝野、格式等………………………………………………103

  附:王燕生《呼吸》………………………………………………………………………104

  手记13:关于唐力、大解、周琦、夏放………………………………………………………108

  附:唐 力《房间里的旅行者》…………………………………………………………110

  大 解《自致及太行山记》…………………………………………………………114

  手记14:关于于坚、李轻松、指纹………………………………………………………… 119

  附:于 坚《彼何人斯》…………………………………………………………………120

  李轻松《大地芬芳》…………………………………………………………………122

  手记15:关于周云蓬、李王强、张执浩………………………………………………………125

  附:周云蓬《不会说话的爱情》…………………………………………………………128

  张执浩《当此时》……………………………………………………………………132

  手记16:关于韩作荣、蓝蓝、老乃、哑地……………………………………………………135

  附:韩作荣《词语的感应》………………………………………………………………137

  手记17:关于扶桑、叶丽隽……………………………………………………………………141

  附:扶 桑《冰雪词》……………………………………………………………………142

  叶丽隽《雄黄》………………………………………………………………………145

  手记18:再论汤养宗及其他………………………………………………………………… 148

  手记19:关于诗歌与口号………………………………………………………………………151

  手记20:关于歌词与摇滚………………………………………………………………………152

  手记21:自查与自纠:关于歌词与摇滚………………………………………………………155

  手记22:关于马新朝……………………………………………………………………………157

  附:马新朝《低处的光》…………………………………………………………………159

  手记23:关于路也、余笑忠、邰筐………………………………………………………… 163

  附:路 也《心脏内科》…………………………………………………………………164

  手记24:关于起子、杨方………………………………………………………………………171

  附:起 子《在U2酒吧》………………………………………………………………172

  杨 方《秋风近》……………………………………………………………………175

  手记25:关于郑皖豫、拾柴、唐果、王妃等…………………………………………………179

  后记………………………………………………………………………………………………271





  附二:后 记

  在《人民文学》做了十多年的诗歌编辑,当然会有自己的一套选稿标准。发什么样的稿子,不发什么样的稿子,不仅要给领导一个说法,就是对读者、订户,也得有个交代。所以每期发完稿后,就写几句话,也算是对得起自己每个月领到的工资。虽然钱并不多,所谓拿钱干活,体现的是职业道德。

  先说一说什么样的人的稿子是我不愿看见的,或者说是坚决不发的。有两类人,一是有抄袭前科的,这样的人不管是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把稿子送到我手上,我都是立马就扔到垃圾桶里,看见这几个人的名字我就皱眉头。因为我懒得判断这些稿子是不是又是抄袭的,或者还得费神去回想这些稿子是不是在哪里见过。对于一个写作者,没有比抄袭更恶劣的行径了,不抄袭是一个写作者的底线,至于写得如何,那是另一回事儿。有几个人在我手上发过稿子,后来被证实那些稿子是抄袭来的,我那些天别提有多恶心了。另一类是人品特别阴暗的,当你面笑眯眯的,恨不得“扑通”一声给你跪下,叫你大爷,但是你一转身就朝你捅刀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搬弄是非,颠倒黑白,恩将仇报,这些人我敬而远之,不管是人,还是作品。

  大体来说,在一本刊物中,栏目反映的是编辑的审美、素养和价值判断,而整本刊物的面貌,则体现了主编的意志。在我主持的栏目里,我又有什么样的审美和价值判断呢?我想对于诗歌来说,我首先考察的,是诗人在语言上,是否保持了对母语的忠诚。这也是我为什么对于所谓的“十四行诗”和“翻译体”不感冒的原因所在。“十四行诗”和“翻译体”的本质都在于虚荣和盲目媚外,都是与我们的母语背道而驰的,唯外国诗歌和诗人的马首是瞻。想想他们端着架子,在书桌前苦吟十四行,当写到十二三行时,琢磨着再来一两行就结束的窘态、或者得意之色,我心想,你还不如直接去填词,或者七律七绝什么的算了。中国的平仄你可能还能懂个大概,这老外的平仄,你能懂多少?凑行数而已。至于那些“翻译体”,味同嚼蜡,就像是在奸尸,尺寸合不合适咱都不说了,人家老外连个哼唧声都没有,你自己就觉得到了高潮,也真是难为这些人了。可这些年这样的作品我也发了不少,因为我代表的是一本刊物,编辑最基本的素养是包容,一本刊物上,什么样的写法都得有。“杂志”,首先体现的是“杂”,“志”是什么?记录、出版而已。把一堆杂七杂八的稿子凑在一起出版,是“杂志”的本意,所以说,我编的稿子,并不全是我个人喜欢的,一本杂志最后从印刷厂出来,体现的已经是主编的意志,这时候,已经没有编辑,只有主编了。

  除了上面我说的这些,其他的稿子,应该说我都能接受,都认真看,一边看一边学习。如果非要说我编稿子有什么标准的话,我简单地梳理了一下我的思路,无非是两点,拿到一组诗,我先看它与传统之间的关系,我更在意的是它与传统不同的地方,而不是对传统亦步亦趋,循规蹈矩的诗人也许能写出不错的诗,但也仅仅是可读而已。第二点我要看的是诗人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什么看法,也就是他内心的体验和对存在的理解到了什么程度。相比于技术和表现形式来说,我更注重一个诗人是否对这个世界说了真话,这是一个诗人区别于其他诗人的关键。概括而言,我喜欢的诗歌应该具有以下品质:鲜活、真实、锐利、自由、人性,我不喜欢平庸、虚伪、做作、堆砌、花哨、无趣……
作者: 松山居士    时间: 2012-9-3 23:27

文章地址:[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5525250102e2b5.html[/url]
作者: 刘光荣    时间: 2012-9-7 11:45

拜读,这个标准可以参考,不必拘泥




欢迎光临 大别山诗刊论坛(旧址) (http://dbssk.xlwx.cn/old70/)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