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魏国英的千军万马(转自红硕叹息的QQ空间) [打印本页]

作者: 刘光荣    时间: 2012-6-22 09:36     标题: 魏国英的千军万马(转自红硕叹息的QQ空间)

[i=s] 本帖最后由 刘光荣 于 2012-6-22 09:39 编辑 [/i]

魏国英的千军万马

王明凯



  魏国英,何许人也?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也不认识。

  那天“川渝作家看荣昌”,一行人正在路孔古镇的昨天和今天中穿越,突然接到老友张渝扬一个电话,说魏国英的诗写得好,嘱我给其《岸》作序云云。我感到突兀和惊愕,魏国英是谁?干什么的?怎么从未听说过潼南还有这样一位诗人?该称她小魏、大魏还是老魏?一连串的问号不知从何问起,恰是四川作协掌门人与我说事,便把电话那头的张渝扬敷衍过去了。

  回到重庆,正值一堆事务忙得不亦乐乎,又接到张渝扬电话,说《岸》的文稿已进了我的邮箱,嘱我一读。虽然不以为然,我仍用中午吃饭的闲暇打开了邮箱,口里嚼着饭,眼睛看着《岸》,精神立马为之一振,感慨呼之欲出:好诗,好诗!一时忘了刨饭,一口气读了N首。

月沉下来
月色被截流
比痛更痛的痛
比爱更爱的爱
同时沉入湖底波澜不惊

下一个路口
谁在等
谁在用艳艳的红唇种下蛊毒
已不再重要
在只有你的湖泊
被自己的岸囚禁
多么幸福

  就是魏国英的《岸》的开篇之作。

  禁不住主动给张渝扬拨了电话,认真询问了魏国英的有关情况。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山城文坛连姓名都不知晓的魏国英,年纪轻轻,居然在《中国诗歌年编》、《中国诗歌精选100家》、《深圳诗林》、《西部诗风暴》、《中国新诗》、《清花河文艺》、《大別山诗刊》、《零度》、《淮风》、《诗人与诗》、以及《美国风笛诗社》、《美国诗天空》、《香港大文豪》等刊物上发了上百首诗作,一种工作失职感和自责感由然而生,我决定认真读读《岸》,认真给名不见经传的魏国英和她的《岸》写篇小文。接着当然又是忙,赶稿子召开了一个研讨会,赶材料应对了一个调研讨会,赶时髦参加一次踏青活动,拖了一段才下决心静下心来,一口气读完了魏国英的《岸》。

  读着读着就想起了徐坤的小说,她说,文学是一个人的千军万马。我想,这当然包括诗歌,当然包括重庆诗坛不经意间冒出来的新秀魏国英和她新颖別致的《岸》。在那里,我不仅看见山,看见树,看见花,看见草,看见水流,看见鱼跃,看见风吹,看见鸟叫;我还看见人和物,看见他她它,看见人与物的对视和倾诉,看见心与人、心与物、心与世界、心与社会、乃至心与心的对视和倾诉;我还看见一种自由、纯粹、爱恋、优雅,当然还有期许、向往、眺望,寻找;我甚至看见伤心、无奈、忧郁、纠结,抑或疼痛、愤懑、悔恨、发泄……这都是魏国英用诗的意象和内蕴统率起来的千军万马。

  在“纸上春秋”的方阵里,我们检阅魏国英酿制一坛香酒。“十年或者百年/酿成你要的香/从失神的老巷出发/溢满每一个古老的春天”,太阳落山的时候有暗流涌动,“黄昏的码头/不宜守望/不宜暗香盈袖/缺少的/仍是一场刻骨的寒流”;在一轮新月正在长圆的时候,看见“旧爱的气息长满狗尾/摇摇晃晃地行走在大街上”,走到“就要到来的清晨/有一扇开向你的窗棂/思念和寂寞将一同/被你热烈的眸子喊醒”;清晨来临的时候,望着炊烟,一个呼唤从心头升起,“怪只怪当初/回眸时/多看了你一眼”,因为“你的歌喧嚣了/我的孤独/在旷阔的天宇下/我是你屋前一棵/冒着炊烟的树”,这时候,有一种美,像一朵红莲,如果“被爱一吹/就燎原成火焰”;可是后来,你离开了守望三个季节的槐花、活在你明艳心里的菊花、望着秋风老去的空葵、倾听自己哭泣的新蝉、把警言守成石头的蝼蚁,于是,在每天的期盼里,“只坐在第一百零一个十字路口/安静地等你在季节的尽头出现”,因为那扬花的青春,“每天/在你走过的地方/再走一次/跟着你的心跳和呼吸/触摸太阳/或者地狱”;于是,鸟鸣如一缕周末的时光,“准确无误地开成玫瑰红” ,缥缈成残荷立在茎杆上的颤栗,任痛爱“把廉价的泪/吹干”,望着那失信的“十一个数字/熟透了/散落在地/不敢捡拾”,像“一只鸟站在枝头/叫声旁若无人”,渴望邂逅的思念,穿过丛林,穿过荒原,带上错过的日子,“打马来看我”;春风扑面的时候,花就开了,“爱战胜柳暗花明/却败于一粒沙尘/在眼角/将和着泪翻滚。恬月之下/世间最美的鸟儿/收起翎羽/喑哑失声”,那个时候,莫道征途倒春寒,莫道萤火凰求凤,拨亮昨夜的灯火,点燃发酵的思念,泪就会洗去斑痕,爱就会丰满羽翼。

  幽幽的情,淡淡的伤,五彩缤纷,眼花缭乱,都是播撒在诗里的情感,都是盛开在纸上的花朵,都是魏国英千军万马的纸上春秋。

  在“仰望缪斯”的方阵里,我们倾听魏国英唱诵一路情歌。风痕来了,白桦来了,冬天的老爷车来了,天空的青铜镜来了,连易老的清明也来了,有的“匍匐成一滴水/去吞灭一片沙漠”,有的“在涪江河畔/你站得笔直/像一名握枪的士兵”,有的“满载着枯枝和霜花/一路颠簸/风划着落叶的弧线/雨写着潮湿的诗歌”,有的“不偏不倚挂在天上……辨不清这是/地狱还是天堂”,还有的“倒映过至亲与至友的镜面/涟漪不起波色无光/我摇橹荡开的往事/碎成一地花黄”。从里面,看得见对家乡的眷恋,“无数次经过/无数次梦回/任清亮的目光/攀上细竹登上云梯/在棱角分明的山脊上寻找故乡……无数次驻足/无数次仰望/当眺望伴着老酒/当思念结满怅惘/我知道有一个城市毗邻故乡”(《是壁城,似故乡》);看得见对母爱的盛赞,“月升月落/花谢花开/母亲的衣服渐渐干瘪/额头眼角也沟壑纵横/种了一辈子的麦子,终于披上饱满的金黄/母亲却不急于收割/她要这浓郁的麦香在阳光下尽情欢笑/它们笑/母亲也笑/笑着笑着/母亲和麦子的脸上便有了泪光/那些麦子/今天也成为母亲/成为母亲的远方”(《母亲的麦子》);看得见纠结的情怀,“必须让花儿开出疼痛/蜜才能酿得出甘甜/必须让黑夜习惯于睡眠/梦才能安顿漫长的时间……三月的杏花雨/让皮肤和灵魂一起着凉/重重叠叠的思念一开始/就把泪水燃烧成火焰”(《把泪水燃烧成火焰》);还看得见《昼》《夜》《路》《门》的短小精悍和《雪》《烛》《盛开》的多姿多彩,篇篇浓浓郁郁的情,字字清清盈盈的风。

  一路跋涉,一路歌吟,跃马扬鞭,抑扬顿挫,爱在风物里沉浸,诗在辽阔中延伸,都是魏国英仰望缪斯的千军万马。

  在“匆匆步履”的方阵里,我们审视魏国英抒写满目风情。魏国英说,她觉得自己就是山城的阿甘,一直在行走,一直在奔跑,只不过比阿甘多了思想,多了诗歌。跑到风姿绰约的雅安,就有了《引渡》的“将一片四月的雪融化/将一艘无系的船打湿”,就有了《旅程》的“窗外飞逝的/是错过的风景/像一次擦肩/只余背影和回眸”,就有了《已是人间四月天》的“执一叶过期的婚约/桃花开得依旧美丽”;跑到雄奇壮美的神女峰,就有了《寄给凤凰的红色信笺》的“火凤凰和红枫叶/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浴火重生”,就有了《神女,请到人间来作客》,“来吧/把金菊花和女贞子戴在你的发梢/来吧/用朝阳和云彩染红你苍老的容颜”;魏国英还跑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凝视《沉默者》,“我知道/你在彭泽县令的黄花间/早笼罩了整整一生的暗香”,赞叹《农民诗人》,“放下锄头/你擎起的是一段针线/要把村口与城市边缘的裂缝/仔细缝合”,《仰望》红线女:“其实我一直被围困/在你的火焰你的青莲中/醉酒……诗的楚河汉界上/开满这样那样的仰望”,歌颂一个民族的《雷锋》:“一个人倒下后/泥土里鲜艳的/仍会是一个民族的精髓与脊梁”;魏国英甚或跑进《被缚的爱情》和《弯曲的伤》中,几多歌吟、几多慨叹、几多隐痛、几多忧伤,用一串串哀惋沉重的句子,安放和抚慰一路漂泊一路张望的诗歌情人。

  人在旅途,诗在旅途,那份执着,那份坚韧,始终怀揣殷殷的期待和朗朗的梦想,在现在的驿站擦车加油,奔向今天的远方和远方的远方……

  这就是魏国英,这就是魏国英的《岸》,她统率物象、事象、心象的千军万马,排列成“纸上春秋”、“仰望缪斯”、“匆匆步履”三路纵队,高擎诗歌的旗帜向我们走来,让我们阅读那花枝招展和风光旖旎的诗作,让我们检阅那崭露头角和款款而来的青年诗人魏国英。

  (作者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重庆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重庆文学杂志社社长)






欢迎光临 大别山诗刊论坛(旧址) (http://dbssk.xlwx.cn/old70/)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