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五周年珍藏版《视角》:入选作家(安徽·张子雨)
[打印本页]
作者:
碧宇
时间:
2012-6-4 10:59
标题:
五周年珍藏版《视角》:入选作家(安徽·张子雨)
张子雨,一个喜欢写小说的律师。中作协会员,有小说集《打死我也不信爱情》(作家出版社)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并获“安徽省社科类文艺奖(文学类)”;出版有长篇小说《黑白布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旧城》(安徽文艺出版社)。多部小说被选载或连载,有六部短篇、一部中篇和一部长篇与影视有约,其中《警花燕子》、《不敢说爱你》、《雨花朵朵》等五部电影在央视六频道播出。获“安徽省首届小说对抗赛”金奖。
《大别山诗刊》自2007年5月创刊到2012年,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为此我们筹划出版《大别山诗刊》五周年纪念专号“珍藏版”。五年的风雨,大家同舟共济,五年的坎坷,《大别山诗刊》得到社会各界朋友的支持和关怀,得到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支援和赞助,五年的时光我们一起见证了《大别山诗刊》的成长和发展。在《大别山诗刊》创刊五周年之际我们准备用三百六十个页码的大型豪华纪念专号“珍藏版”来回顾《大别山诗刊》走过的这五年。纪念专号“珍藏版”将采用国际大16K,内文轻型纸70克,封面全彩精装,设计精美,打造一期非常具有纪念意义,值得珍藏的刊物。
欢迎加盟《大别山诗刊》论坛
欢迎加入《大别山诗刊》诗刊微博:
欢迎加入《大别山诗刊》诗刊博客圈:
欢迎投稿《大别山诗刊》五周年珍藏版;
《槐花如雪,诗意如雪》
—— 一个小说家对一首诗的解读
文、张子雨
我写小说,却特别喜欢读诗。喜欢很多诗人,也有很多诗人朋友。从潜意识来说,我认为诗比小说难写,从明意识来说,诗是阳春白雪,小说是下里巴人;诗是茶道,小说是白开水,是瓜片,是可口可乐。所以读诗,对写小说来说,是大有裨益的。比如,我们完全可以用茶道的方式来喝白开水。那杯白开水只是一个载体,而不是内容了。
如果用小说的叙述方式去写一首诗,会是如何?小说讲究细节,故事,人物,诗难道就不需要了吗?也需要。除非你写密码,写数学公式。我记得二十多年前有一首朦胧诗,我至今不解其中的意思:“面包里伸出一只手,打了太阳一个耳光。”这么多年不敢问,怕人家说我不懂诗。于是,纠结于心,羞于启齿。
诗,不应该是让我们“自卑”的文本。所以如果你读了诗人李艳的《槐花如雪》,你完全可以长出一口气:哦,原来诗也可以这样写。因为它完全可以触动你内心那个柔弱,那个不大却尖锐的痛,和伤感后的安然。
如果 可以
我是多么希望
我能够忘记家乡的小路
忘记两旁如雪的槐花
和槐花般飘香的
短暂的爱情
我是多么的愿意啊
可是
那诱人的气息
总在某个相似的清晨
抓紧了我的记忆
让黄昏的风再一次
溢满了期盼
五月,是槐花的季节。我对槐花情有独钟,小时候母亲常用它做菜,我在竹竿上绑一把镰刀,挎一只竹篮,去打槐花。蒸鸡蛋,炒菜,多余的用开水汆了后晒干,冬天吃。所以,飘雪的时候,我们同样有五月的气息。槐花的甜香,充满了我的童年。
诗人在第一段中给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些客观信息:槐花,小路,爱情,清晨,黄昏,风……这些信息足以告诉我们,诗人在回忆我们相似的过去。那些过去曾经融合在槐花般颜色里,融化在五月。或者槐花是你记忆的载体。
是的,很多记忆我们希望忘记,但越想忘记的,却越被强化、放大。那段槐花般的爱情肯定是无疾而终,因为短暂的爱情,如风掠过池水,有鱼儿在跳,或者间杂着蛙声。但它不能成为风景,只是细节。
而就是这样的细节,可以构成我们内心长久的痛。
很多的时候,我们都在期盼,但很多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在期盼什么,在迷惑或者懵懂后,我们才能幡然悔悟:我们在期盼曾经类似记忆中的场景,那场景让我们伤感,让我们温暖和安然,如回笼觉,短暂,却过瘾。没有人会和记忆较劲,很多内心的感受,没有相似的经历或情商,是无法解读和共鸣的。
所以,诗人们应该感谢诗这种文本,它可以让你们内心溢满的东西释放和流淌,如水库,既保证了库容,又灌溉了田野。
而读诗的我们,就是田野里的植物。享受滋润,又无需去感激。
我一直认为,这首诗的第一段就可以完全独立成章,但诗人显然不甘心。如写小说的不甘心只写短篇,她需要述说,倾诉。这个倾诉完全不违背自己的意志,所以也不会违背读诗者的意愿。
没有缤纷的色彩
却已将我蛊惑
在那浓郁的芳香里
因此 五月的每个日子
都长出飞翔的翅膀
在幸福里翱翔
其实 我明白
我终将踏回原处
我知道你的悠香
点不亮我的梦
只璀璨昨夜星辰
却仍固执的伸手
在五月的枝头
揽一怀景色
频 频 回 望
诗人是有些贪心,贪心在于想踏回原处。我们可以回去吗?答案是显然的。回不去了,所以在五月里就长出了翅膀,飞在如雪般的槐花里。五月的色彩是缤纷的,但诗人眼里只有单一的槐花,所以五月是单纯的。真是色彩蛊惑了你吗?不是。蛊惑你的也不是槐花,和槐花的芬芳,蛊惑我们的是我们内心的欲望,渴望,爱情,亲情,友情……或者更多。
我喜欢读诗还有一个嫉妒般的羡慕:诗,总能用最精简的字表达最丰富的镜像。这些是小说家不好模仿的。“固执地伸手,在五月的枝头,揽景色回望”,而且频频。勾画出结构后给我们的留下一大片白,让我们用想象去渲染,去填充。“你的悠香”或许是那段短暂的爱情,我开始以为应该是“幽香”,后来我理解了,在五月,香味是可以到处游走的,五月的天是悠长的。
我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小说靠生活,散文靠境界,诗歌则靠天才。当然,我这里没有贬低其他文本的意思,只是从一个侧面来评判。如果从另一个侧面来评判:诗能卖改编权吗?诗能拍电影吗?诗集容易出版吗?
但是,网络的泛滥让诗歌这种文本也走下神坛,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九是被一些所谓的诗人硬拽下来的。很多诗只是回车键的结果,短句垃圾,身体写作,面包里又有手伸出来了……我不反对诗歌口语化,也不反对诗歌可以直白,写实,但我坚决反对诗歌没有美感,没有文学性。如果诗歌可以和录像一样,那我们需要费尽心思去读什么诗吗?直接看录像得了。
这样说可能会得罪一些人,但我再一次说:我这不是诗评,只是一个写小说的对一首诗的读后感,类似于作文之类。比如我说这菜好吃,你说咸了淡了苦了酸了,都只是我们个人的感觉。不抬杠,抬杠只能对回车键不公平。
在经历了回忆,伤感之后,诗人进入安然的境界。
一朵朵拾起
如雪的槐花
在曾经阴郁的心头
开出一串串的芬芳
那个偶然的邂逅
是上苍给予的厚重馈赠
在五月如雪的槐花里
充盈枯燥的生命
在第三段里,槐花不再是记忆,也不再是载体了,而是上苍的回馈,是大自然的产物。槐花给生命带来了滋润,如一阵风,吹散了我们内心的阴霾。她在感谢槐花,也在感谢生命。
我认为一切文学载体离不开人,人性,人的命运和自然。我们宁愿相信灰姑娘嫁给了王子后就幸福的生活,我们宁愿相信坏蛋被惩罚后世界就宁静了……为什么是宁愿?因为我们都有向善之心。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第一段置景,类似于小说中的铺垫,设置氛围;文字把我们带到五月槐花芬芳的季节。第二段,回忆,伤感;期盼着回归单纯,回归原地。第三段,泰然,感恩。笔尖流淌出来的馨香,是生命的精彩。
诗意,我的曲解就是文字勾勒的意境,不是散文的,也不是小说的,这样的意境只属于诗。诗的灵巧,诗的精炼,诗的张扬,这些在其他文本里显然是弱项。
我相信,即使你没有读过诗,或者没有读过《槐花如雪》,但是你肯定知道槐花,那种长在田野里、道路旁,生命力极强的槐树的花。那花,让诗人完成了自我的叙述,那花成了此刻她情感的载体;而且我相信,那花在诗人记忆里比任何花都美。
是的,我确信!
欢迎访问张子雨的新浪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u/1178293220[/url]
作者:
张宏雷
时间:
2012-6-4 19:57
欢迎并支持!
作者:
小芹
时间:
2012-12-10 12:19
看小说家写的诗评是那样丰满!诗好,评好!拜读学习!
欢迎光临 大别山诗刊论坛(旧址) (http://dbssk.xlwx.cn/old70/)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