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清塘电影的历史
[打印本页]
作者:
郭应国
时间:
2012-5-7 23:12
标题:
清塘电影的历史
在前面提到,在我很小的时候是不通电的,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电脑了。
记得我七岁那年,有一些天,父亲常常被叫到村长家开会,每次都是很晚才回来。我很好奇并追问父亲,他说我们村要通电了,正在商量资金、人力、物力的问题。那个时候,村子里的公路也没有通,全是山路小路,电线杆、电线和其他的通电设施,都得人工运输,而父亲那时候正年青,他是必须去参加运输的,说到运,父亲有些不知所措,一方面为了将要通电而兴奋,另一方面他去做运输去了,家里的好多庄稼就要荒废了,最后他还是摇摇头去了。
过了些日子就开始大干起来了。数月之后,电终于通了,家家户户都挂上了葫芦型的白炽灯,我们这些孩子自然就陶醉在“灯火辉煌”的乡村啦。电通了,为了庆祝,村长鲁三舅不知从那里弄来了一台电影机,在全村都通完电这天放影。
这一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聚来,为的就是观看这“稀世珍宝”,我自然也前往探奇了记忆中,这是我的第一次看电影。
通过村长和有关技术人员的整理调节下,大银屏就出现一些人物,这些人物与真实的人无异,我还以为是谁跑进去那里呢,细细看才知道不是。人们都聚精会神的看着,忘记了白天做活的疲劳,忘记了休息,甚至连蚊子叮咬在脸上,也无暇顾及,每到精彩之处,便会跟着嘟囔起来,吆喝起来,直至天光放晓,人们才会揉揉眼睛,长长的打一声哈欠,才慢慢散去。
那晚以后,鲁三舅家把电影影放在他家牛圈旁边的空地基上,四周围上围墙,墙左侧设一道小门,一个简单的电影院便问世了。每天放影之前,三舅就在小门外收票,一开始票价只是两角三角,小孩也收一角,许多人为了满足这精神的需求,是不惜这几毛钱的,那块空地基那个小影院还是爆满的。可是后来就加到四角五角了,我们因为不敢和父母要钱,常常对不能看电影而苦恼,便会想些方法进去,有一次,皮蛋和我打算从围墙上翻过去,却被姨妈逮到,呵斥了很久,我们也就不敢再试了。还好因为鲁三舅收票太高,大家觉得那些片子看腻了,就去得少了,三舅决定小孩免费,并且换些新片,电影场才又回到了往昔的景象,我们也因此有机会再看电影了。
从此,大家便迷恋上了电影,不管在哪里,电影都是大家的谈资,或田间地头休息聚拢时,或放牧担柴的场合,或串门款白的时候,某个电影的情节,某个影员的相貌气质,都是他们评论的话题,谈兴所致,就会模仿起来。我们也是如此,喜欢模仿影中人物的对白,甚至模仿武侠斗殴,把人分成派系,大斗起来,有时候若一点的孩子会被打哭,那时,我双柱和皮蛋是出了名的小霸王,父母在我们后面没少受气。
电影一度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主调,不管是红白事,还是搬迁喜庆,或是孩子满月的庆贺,主人家都会请播放人员来影放一夜的电影,一来彰显此举的热闹,防止冷冷清清,二来也显示主人家的阔气,那时候电影是富贵的象征,那家嫁姑娘都喜欢影放的。直至21世纪初,电视、电话等各种电子电器产品的相继下乡,电影的地位才受到排挤,往日拥挤的电影场才清淡了。虽然电影院仍在,偶尔也播放些大片,但只有少数的人看了,往日嫁姑娘看电影也改为给姑娘送电视电脑了。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带动着人们富裕起来,却也打乱了往昔温馨的生活。
想起曾为了张电影票被父亲打的情形,我哭的死去活来,那样沮丧,那样苦恼,现觉得可笑啊。如今有了电脑,却变得冷淡,早看不到那些黑黝黝的脸庞,听不到那些谈笑风生,“宅”了,都变宅了,可有谁还记得电影场上温馨的场面?我想:不记得了,都不记得了。
作者:
刘光荣
时间:
2012-5-8 12:11
看了文友此文,勾起了我幼小时看电影的情况,尤其记得看完电影,长长的火把排成队,如一条蜿蜒的火龙在摇摆。感受作者的回忆的心情。那过去的声像音貌,如流光飞逝,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永远的美好——
作者:
郭应国
时间:
2012-5-8 23:20
[quote]看了文友此文,勾起了我幼小时看电影的情况,尤其记得看完电影,长长的火把排成队,如一条蜿蜒的火龙在摇摆。感受作者的回忆的心情。那过去的声像音貌,如流光飞逝,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永远的美好——
[size=2][color=#999999]刘光荣 发表于 2012-5-8 12:11[/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45862&ptid=23050]
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
[/url][/size][/quote]
谢谢版主与我一起分享那些记忆
欢迎光临 大别山诗刊论坛(旧址) (http://dbssk.xlwx.cn/old70/)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