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2011我的诗歌观念(二) [打印本页]

作者: 苏堤春晓    时间: 2011-3-20 08:13     标题: 2011我的诗歌观念(二)

[color=#323e32][size=10.5pt][color=#000000][b]2011我的诗歌观念(二)[/b][/color][/size][/color]

[color=#323e32][size=10.5pt] [/size][/color]
[color=#323e32][size=10.5pt] [/size][/color]
[color=#323e32][size=10.5pt]  [b][font=宋体]张作梗诗歌的人性之美[/font][/b]
  [/size][/color][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文/山西[/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苏堤春晓[/size][/font]

[color=#323e32][size=10.5pt]  关于诗歌创作的理论浩如烟海,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也为诗人们掌握。我可以套用一句熟语来简捷地表达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诗歌是美的哲学,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在这里,我想谈的是诗歌的美学元素之一——人性美。
  近来研读张作梗的诗歌,在吸引我的众多诗歌元素中,我认为最具特点的是张作梗诗歌中贯穿始终的人性美。
  《[/size][/color][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纤夫[/size][/font][color=#323e32][size=10.5pt]》中,诗人写下了如下的诗句。“[/size][/color][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与一条江拔河[/size][/font][color=#323e32][size=10.5pt]——”[/size][/color][color=#323e32][size=10.5pt]这是何等伟大和壮阔的生命气度;“[/size][/color][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为防止打滑——血液贴近壁垒,/他们把脚窝嵌进石头,/将沉重的命运勒进肩胛骨。”[/size][/font][color=#323e32][size=10.5pt]这又是多么震撼人心的生命力量[/size][/color][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一根血水和着汗水搓就的/绳索,成为他们抽打浅滩和涡流的铁鞭[/size][/font][color=#323e32][size=10.5pt]。”这是多么悲壮的生命气概;“[/size][/color][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与一条流动的江拔河,/毫无疑问,他们是最后的输者。然而,/当他们的肉身像落叶被卷进江底/那些嵌进石头的脚窝还活着,一枚枚,新鲜、/古老、沧桑,像是生命的纽扣,/缀缝在被江水溅湿的、悬崖的衣襟上……”[/size][/font][color=#323e32][size=10.5pt]在这里诗人将苍凉与悲壮的人性之美升华,成为了一个民族和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动力,“[/size][/color][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嵌进石头的脚窝还活着[/size][/font][color=#323e32][size=10.5pt]”[/size][/color][color=#323e32][size=10.5pt]。
  《[/size][/color][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方言[/size][/font][color=#323e32][size=10.5pt]》中,诗人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生命不可磨灭的胎记,这是根的坚韧和传承,任何外力都无法改变的印记。“[/size][/color][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一个肉体的瓮,装满出生地和童年[/size][/font][color=#323e32][size=10.5pt]。”
  《[/size][/color][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水上来信[/size][/font][color=#323e32][size=10.5pt]》中,“[/size][/color][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一切都是谜面。/惟有沉落到水底、那些从不腐烂的,/才是谜底[/size][/font][color=#323e32][size=10.5pt]。”诗人通过水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水底的、不腐烂的才是最具价值和意义的。那么什么不会在时间之水中腐烂呢?人性,高尚的美的人性。
  诗人张作梗的所有诗歌作品中,处处闪烁着丰富的人性之美。而人性的美,正是一切文学作品中最动人最耀眼的光辉。在此基础上的写作技巧才是文学作品的锦上添花,否则便是华而不实和哗众取宠。这也是唐代大诗人杜牧所倡导的“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的至理名言。
  11.02.12[/size][/color]
[color=#323e32][size=10.5pt] [/size][/color]
[color=#323e32][size=10.5pt] [/size][/color]
[color=#323e32][size=10.5pt]  [b][font=宋体]优秀诗人的精神追求[/font][/b]
  ——赏析大卫诗《与昆仑山对望》
  [/size][/color][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文/山西苏堤春晓[/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  [b][font=楷体_GB2312]与昆仑山对望[/font][/b]
  [/size][/font][color=#323e32][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    [/size][/font][/color][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大卫[/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  肯定有什么正在进入我的肺腑
  夕阳和夕阳下的一切,皆高拔,孤傲,冷峻
  万物进入我,又离开我
  仿佛我在产生万物的同时,也产生了荒芜[/size][/font]

[color=#323e32][size=10.5pt]  这是一首精短诗,表现的却是大容量。对于一般写作者来说,在四行诗中要写出与昆仑山的对望,难度可想而知。因此,介入的角度、表达的内容都需要优秀的诗人胸有成竹。我们看惯了许多平庸的诗作忽略了经典,想想看,那些写景的文字,有多少能够进入内心。
  诗人大卫在与昆仑山对望时,并没有写昆仑山如何如何。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昆仑山作为自然界的存在,它的形象和精神已经凝固在所有人的思想之中。它高耸于世界屋脊而俯视苍穹,它的高度永远是人类的高度。人类物质的、文化的、宗教的、精神的追求,昆仑山即是标尺。如果不能这样理解昆仑山,也这不能解读这首短诗。我想诗人大卫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而写下了这首诗歌。数不胜数的大山,诗人独与昆仑山对望,这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里还应当关注的是对望而不是仰望遥望,这就是诗人精神的高贵,人性的海拔。
  诗人选择的时间是傍晚,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一个对望的最佳时段,也是思想最好的时段。昆仑山是没有黄昏的,而人间万物在昆仑山面前,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皆有东升西落、落定黄昏的时刻。因此,诗人在夕阳中望着昆仑山,第一感觉就是肯定有什么正在进入我的肺腑。有什么进入,诗人没有说出。其实一千个人对望昆仑,就有一千个进入。这正是人类精神的丰富与复杂性。夕阳和夕阳下的一切,这是宇宙间的时空,另一个空间就是诗人所感受到的:皆高拔,孤傲,冷峻,这是诗人的三维,精神世界。诗人在短短的两句诗中,娴熟地构建起了物质与精神的、时间的三维空间,有极高的概括力。万物进入我,又离开我,这是诗人望之后的想,是诗人精神的、心灵的历程。既不沉溺,也不抛弃,冷峻的热情的。诗人将进入身体内部的世间万物吸收过滤之后,产生了新的万物。最后一句是诗人在望、想之后的感:荒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来过的也不过是荒芜而昆仑永恒。
  短诗结构宏大,非鸟巢、水立方可比拟;时空深邃,境界高远。人类的物质与精神在昆仑山面前,都显得渺小而短促。生命个体的闪电般呈现更是微乎其微,这就是诗人最终的感叹:荒芜。
  小品演员潘长江说过,浓缩的都是精华。这句话用在这里最恰当不过了。诗人大卫在短短的四句诗中,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局限与荒诞。难能可贵的是诗人的精神追求,天人合一的诗学表现。这种精神上的渗透正是优秀诗人必备的,也是昆仑山之所以成为昆仑山的不断丰富的、高拔的理由。
  11.02.07
  [/size][/color][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大卫的新浪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daweid][color=#ce3535]http://blog.sina.com.cn/[/color][/url][url=http://blog.sina.com.cn/daweid][color=#ce3535]daweid[/color][/url][/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 [/size][/font]
[color=#323e32][size=10.5pt] [/size][/color]
[color=#323e32][size=10.5pt]  [b][font=宋体]评析短诗《镜头:蚂蚁》[/font][/b]  [/size][/color]
[color=#323e32][size=10.5pt]   [/size][/color] [font=楷体_GB2312][size=10.5pt]文/山西苏堤春晓[/size][/font]

  [b][font=楷体_GB2312]镜头:蚂蚁[/font][/b]
  ■付显武

  更多的时候是一粒米饭在搬动光阴
  在熟悉的黄昏
  一粒米饭顶着暮色慢慢回家

  蚂蚁只是安装在米饭上的轮子
  蚂蚁只是推了幸福一把

  对精短的诗歌我情有独钟,就像我喜欢的女人。越小越显得灵动,越灵动就越让我心动。
  《镜头:蚂蚁》这首短诗,诗意还是十分浓厚的。作者在蚂蚁觅食的童趣中发现诗情,用拟人与拟物的手法将蚂蚁辛劳的一生抒写的寓意深远。
     一粒米饭被蚂蚁搬动,这是小动物蚂蚁为了生存的劳作。一切生物都围绕着生存展现其本能的色彩,人类也不例外。“更多的时候”显然是作者要强调的。一切生物体的生命要义首先应该是生存。黄昏前面的修饰语“熟悉的”,有二层含义。一是引起读者联想的过渡,二是对“更多的时候”的承接。在暮色中慢慢回家,蚂蚁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坚韧、平静和任劳任怨。
[color=#323e32][size=10.5pt]   [/size][/color] [color=#323e32][size=10.5pt]这首短诗在内容上不难理解,弱小生命平平淡淡的生活如一滴平静的水。然而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恐怕是,作者观察角度的巧妙,构思上的新颖别致,语言表达上的简炼吧。这也是这首短诗的可取之处。[/size][/color]
[color=#323e32][size=10.5pt]   [/size][/color] [color=#323e32][size=10.5pt]然而,我不得不指出的是,作者在用词炼字上、立意的完整上和标题与正文的联络上还需要进一步精益求精。短诗以短见长的重要原因是精炼,而精炼是需要反复推敲和锤炼的。比如:标题中的“镜头”两字,似有画蛇添足之嫌。是要提醒读者呢,还是要揭示内容呢,这叫以辞害意。一首短诗本来描写的就是蚂蚁搬米回家这一细节,这跟“镜头”这类摄影的专业名词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再比如:一粒米饭。这一词组在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这个词组担负着微小、生活、生存、核心等意义元素,并由此启发读者的想像和思索。米是原始的,而米饭是加工过的成品,这本是两种形式。根据诗歌的表达,我觉得把“一粒米饭”改成“一粒米”更符合本意和诗学上的简约。“一粒米饭”能够让人联想到残羹冷炙和嗟来之食,而“一粒米”就规避了这样的联想和想像,更切合短诗的特点。还有下节中“幸福”一词,经不起琢磨。因为在上节中读到的是辛苦和忍耐,并没有释放出幸福的信息。仅就前后照应来讲,幸福一词也显得突兀和另类,与整体的气息不相吻合。[/size][/color]
[color=#323e32][size=10.5pt]  [/size][/color] [color=#323e32][size=10.5pt]在网络诗歌泛滥的今天,我是提倡写短诗的,便于读者阅读也节省时间。这并不是否定长篇巨制。实在是没有好的长篇,因为我看不到太多的精短诗歌。可想而知,一个尚且不能写好短诗的却动不动洋洋洒洒,不是很可笑很荒唐的吗?我始终认为:短才见功夫,唐诗宋词也就那么几句。诗歌的要义是精炼,不管前卫成什么样子,这一点估计不会改变。[/size][/color]
[color=#323e32][size=10.5pt]11.02.10[/size][/color]
作者: 溪边芳草    时间: 2011-3-20 22:32

见解独特,评析深刻,问好
作者: 苏堤春晓    时间: 2011-3-23 16:26

[b]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5121&ptid=2089]2#[/url] [i]溪边芳草[/i] [/b]
作者: 逝水微澜    时间: 2011-4-20 17:24

苏君何不多参加论坛诗歌评论?
作者: 山林退士    时间: 2011-4-27 16:48

精辟的诗评,入木三分!




欢迎光临 大别山诗刊论坛(旧址) (http://dbssk.xlwx.cn/old70/)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