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2011年《大别山诗刊创刊五周年》六安诗歌专集 [打印本页]

作者: 碧宇    时间: 2011-12-19 08:49     标题: 2011年《大别山诗刊创刊五周年》六安诗歌专集

马宗祥(陈巨飞推荐)

长相思

见亦难,别亦难,回回折柳小河边。空扫小庭院。
书信传,电信传,夜夜梦醒食难安。无端空惹烦。

静夜思

中秋之夜月如轮,远处似有鸿雁声。
儿女酣然入梦去,吾敲诗韵伴孤灯。

赠段洁老师

当年赐教未能忘,宛忆音容两渺茫。
十载寻师无觅处,一朝通信喜欲狂。
曾得数言明心志,遥寄几语祝安康。
唯盼尊师添欢乐,体魄强健岁月长。

相见欢

无言独倚西楼,怅悠悠。隔山隔水相望两地愁。
情未断,聚又散,热泪流。只恨花期常误叶常秋。

绿竹颂

屋旁栽有数竿竹,家有绿竹吾不俗。
夜间鸟来登梢寐,白日人去捧书读。
晴天黄鹂枝头唱,雪里明蟾荫下出。
幽篁常在琴相续,清风半盏摩诘熟。

一剪梅 惜花

风雨渐侵花半残,红已难觅,绿却阑珊。锦楼玉宇谁凭栏?叶也斜斜,枝也弯弯。
小院寂寞徒思端,晓来云色,一笼寒烟。待到人归暮色里,见也为难,避也为难。

思乡曲

茶乡处处相思鸟,日夜常闻寻伴声。
竹海浪翻无客过,菱湖波静有船行。
灰瓦白墙游子意,高山流水故人情。
麦收时节人疲惫,杜宇偏留长短亭。
作者: 碧宇    时间: 2011-12-19 11:22

《自从遇到你》

胡德清

自从遇到你
新的世界,就充满了我的血液
在这唯一的世界
贫富差距
钩心斗角
统统丢进云雾
在这唯一的世界
有山有水也有你
其实
我想告诉你
在这唯一的世界
没有第二个我
也没有第二个你

通联:安徽省六安市张店镇中心卫生院 胡超
邮箱:[email]491277754@qq.com[/email]
作者: 碧宇    时间: 2011-12-19 11:23

  [b]从松山居士的《七月流雨》窥视诗人心态[/b]
      
  作者:胡德清
  
  我是个诗歌门外汉,但我喜欢诗歌,偶尔也会动笔写写所谓的诗歌。这篇短文,既称不上诗评,也不是读后感,只是一种心灵共鸣的表现,权当一吐为快吧。
  在一个流火的七月,一个心情“失落”的诗人游弋在诗歌的网里往外。记得,我在一篇杂志上看到题为《生活》的一首诗歌,整首诗歌只有一个字:“网”,当然有很多人反对这是一首诗歌,从严格的定义来说,一个字确实算不上是一首诗,然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对其做申辩呢?有争辩就有其存在的道理,暂且管他孰优孰劣。
  且看诗歌的第一节:“我的七月,住在火焰的对面”,初看这句时,我有点诧异,既然是七月,应该是流火七月,天气炎热,诗人既然选择了诗歌的住宅,为何不放在火焰的顶尖处呢?大家都知道,火焰的最外层、最顶端温度才是最高的,这样来形容不更为恰当吗?通读全篇才知诗人是别具匠心的:“潮湿,像一张巨大的网……网外的天空正在流火”,这里又用到了一个“网”字来表达心情,只是这个网字诗人给了它一个定义:不是金网,不是银网,而是一个潮湿的网。在一个炎热的季节,诗人用了一个词“潮湿”来表现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足见诗人内心的矛盾状态。在这样一个流火的季节,或许有许多莫名奇妙的因素会令人短暂性的失控,让自己一时无所适从吧?我猜想:是不是因为这段时间的绵绵雨的天气让诗人心情一时的不快呢?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不妨接着往下读:“一群隐身男女,在火焰中安装一道又一道门,从门里走出来的人,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胖,我缩着身子看那一道道门,以及门里门外的风景。”这群男男女女为什么要在火焰中安装火焰?难道他们是冰人不成?要以火来维持自己的体温?单看这一节,相信有不少读者会像我样,云里雾里,会有各种各样的画面浮现在脑海中。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胖,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农民、工人抑或高官?农民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身子早被土地拉成一张弓,工人也好不到哪儿去。想着想着,不由得会往那些高官厚禄者身上想去。“天空,飘下七月流雨,有工地工人汗水的咸涩,这时我游弋在网外,一片纯净的水域”,整篇诗歌,我想主题都在这最后一节衍射出来了。此时此刻的网,有着天壤之别,诗人由最初的被罩在潮湿的网内,到最后那网外的纯净的水域,心情是何等的纠结!
  读完整首诗歌,我们再来梳理一下诗人意象的攫取。“火焰”,一个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意象,通红的火焰,罩住一批又一批的高大而又肥胖的人,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那些灯红酒绿的生活,诗人可谓煞费苦心。一个“网”字,道出了世俗生活的里里外外、方方面面,一尾游鱼在网中的窘态,呈现了多少无奈,最后又由最普通的工地上汗水的味道,来挽救诗人那悲悯的心灵。诗歌的谋篇布局,可谓点和面都做到了。诗人写自己也许刚从那个火焰安装的门里走出,不然就不会有第一节的画面了。
  读罢全诗,读者也许会诧异:诗歌的第一段究竟是何用意?我想,诗歌的存在,就是一种心声的回应。
  这首诗歌唯一让我感觉不对的地方,还是第一节的描绘,我只能窥得里面一角,觉得画面似乎还没有全部展开,倘若诗人故意这样布篇的话,也只能说我自己是诗歌的门外汉了。
  不过,大家也可倒着来读,或许别有一番滋味。无论如何,读过以后的感觉大概都一样的:纠结。
  以上述说纯属个人意见,不当之处还请诗人批评。
  
  附原作:
  《七月流雨》
  文//松山居士
  
  我的七月,住在火焰的对面
  潮湿,像一张巨大的网,罩在头顶
  我是网中的一尾游鱼
  网外的天空正在流火
  
  一群隐身男女,在火焰中安装一道又一道
  门。从门里走出来的人
  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胖
  我缩着身子看那一道道门,以及门里门外的风景
  
  天空,飘下
  七月流雨,有工地上汗水的咸涩
  这时,我游弋在网外
  一片纯净的水域
  
作者: 阡陌    时间: 2011-12-21 23:51

祝贺上榜作者。关注呀
作者: 阡陌    时间: 2011-12-21 23:51

五周年呀,是该总结总结。给我们自己一个交代~
作者: 松山居士    时间: 2012-1-6 18:38

主编:胡德清的诗评“从《七月流雨》窥视诗人心态”,里面有一些错字和不规范的地方,我做了校正和修改。
作者: 纪开芹    时间: 2012-1-7 13:17

祝贺朋友们!




欢迎光临 大别山诗刊论坛(旧址) (http://dbssk.xlwx.cn/old70/)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