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节(两行诗)
[打印本页]
作者:
松山居士
时间:
2011-11-15 17:42
标题:
节(两行诗)
1
无人约束的时候
不妨自己安装一道紧箍咒
2
感觉负担沉重
不妨拿起一把剪刀
3
有时候须要勇气才能获得
有时候须要勇气才能放弃
4
学会舍弃
烦恼或会绕道走
5
如果鲜花有毒
罩上透明的玻璃罩不会隔离观赏
6
最好的不一定是合适的
合适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7
别无选择
最容易选择
8
学会分享
幸福就会插上翅膀
9
放得下
才能走得远
2011年11月15日
作者:
车永昌
时间:
2011-11-15 18:38
感觉更像是随笔,不过道理很深刻
作者:
逝水微澜
时间:
2011-11-15 18:46
[i=s] 本帖最后由 逝水微澜 于 2011-11-15 18:48 编辑 [/i]
哪一条都是生活磨砺出的道理,官场,商场,情场,股场,考场,诗场都能用。
——问好松站!
作者:
张宏雷
时间:
2011-11-15 19:43
很富有生活的哲理。
问好!
作者:
子青
时间:
2011-11-15 20:19
小哲思,欣赏:)
作者:
松山居士
时间:
2011-11-15 20:22
[quote]感觉更像是随笔,不过道理很深刻
[size=2][color=#999999]车永昌 发表于 2011-11-15 18:38[/color] [url=http://dbssk.5d6d.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4230&ptid=11696]
http://dbssk.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
[/url][/size][/quote]
首先感谢车版主留评。的确,这组很像随笔。
两行诗很难写。难处在于,它太短了,尤其是既要用意象做铺垫,又要用意象做承合。
最著名的当代两行诗,我觉得,莫过于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两句,一句用“黑色的眼睛”做铺垫,一句用“寻找光明”做承合,可谓巧夺天工,匠心独运。如果再结合顾城那一代人的生活和成长背景去理解这首《一代人》,就更觉得她的妙处了。
这组《节》属于尝试之作。所选材料,均来自于生活感悟。全诗除了个别节段外(如5,较为明晰一些),其他的几乎没有多少具体的物的意象,即使有,也是抽象的。因此,感觉很像随笔就很正常了。
实际上,诗歌并无一定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要求,哲理诗、玄疑诗、神话诗等等,都是现代诗题材的组成部分,关键在于如何把握。
泰戈尔的散文诗,就很自由奔放。在形式上,你几乎可以看到所有具体、抽象的,一句的,两句的,还有长篇大论的。在内容上,更是包罗万象。如果单就形式来看泰戈尔的散文诗,我甚至觉得还没有我们论坛上的夜鱼等人写的优美。当然,这又牵涉到审美问题了,暂不作讨论了。
由于《节》是尝试之作,难免错漏百出。
作者:
松山居士
时间:
2011-11-15 20:25
谢逝水、宏雷版主阅评。谢子青留评。问好!
作者:
土元
时间:
2011-11-15 20:25
不错!富哲趣!后面的直白些!学习!问好!
作者:
春之木
时间:
2011-11-15 20:29
有哲思,引人思考,从中受益。
作者:
山林退士
时间:
2011-11-15 20:39
最好的不一定是合适的
合适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诗组内含深刻的多项道理
作者:
荆无涯
时间:
2011-11-16 16:10
说得比较透,反而消弱了诗意。个见,问候。
作者:
土元
时间:
2011-11-16 19:05
再提,赏读!问好!
作者:
阡陌
时间:
2011-11-16 20:29
别无选择
最容易选择
作者:
阡陌
时间:
2011-11-16 20:30
此组以哲理取胜。个别句子还可以斟酌一番,远握兄弟!
作者:
李朝晖
时间:
2011-11-16 20:32
欣赏学习,问好。
作者:
陕西姜华
时间:
2011-11-17 10:48
有生活的哲理。
问好!
作者:
茅农
时间:
2011-11-17 18:06
放得下
才能走得远
充满哲思。学习。问好居士。
作者:
十五岚
时间:
2011-11-18 12:41
这组好象也是尝试。像读文摘里的小警句。哲理意味很重。欣赏并问好松山站。
欢迎光临 大别山诗刊论坛(旧址) (http://dbssk.xlwx.cn/old70/)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