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诗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4|回复: 2
收起左侧

[b]《近月近诗的近思录》[/b]2-1张洁与2宗小白两人诗作的浅思,并致敬.

[复制链接]

19

主题

91

回帖

0

精华

中级诗友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15-1-13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后可查看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月近诗的近思录》2-1张洁与2宗小白两人诗作的浅思,并致敬.2015-1-13
标注日期以便于查阅;符号代表如次:
        作诗人
        浅思者

2015-1-13
        《蔷薇》(外四首) [复制链接]   宗小白
        《蔷薇》1,杜鹃是花名、鸟名、亦人名,若描写杜鹃会轻松地有许多文化的联想可当腹地;而述说玫瑰,则有《小王子》一本书作胜筹。蔷薇与猛虎如何连接?读者已被说服吗?若不然,则作诗人的经营就虚掷了。
《镜子》2,写得好!鼓掌,鼓掌。首句-好心的,紧接着次句-骗子,到结句似乎远大于骗子近是狱丁了。比起《六祖坛经》的明镜,镜与己身相合无殊,故在境 界与用字的精简与深刻上,仍以坛经的两偈(音:记)为上。而此诗已从镜面反躬照镜人的形/魂、内里/外在,是启人发现与思考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3,题目与[什么时候]是相联的,并可持续展开与发挥。然而很美的题目[只如初见]在第三段似乎就先行告退了。建议:要不然改题目,要不然割舍掉第三段,抑或把[初见]的意思通灵至这一段,以保持诗思的绵长气息。
《花开的声音》4,是很有诗意的开题,是拟人化的流水向松树的单向交谈。由于急躁的读者容易固驻在就水与树尔,故,盍兴乎于起笔时就拟树为自家的百岁老 爷爷、是寒夜的路倒乞丐、是即将饮弹自杀的政客、甚至是一件侠客的石雕......。把二者揉合来写,就可多些人性,去些物性。那么,读者愿意回头流连。
《你不回来》5,第一段最好,我只贪这一段的丰富,够富了。
所以,我摩写成一个不知他同床的人(丈夫/妻子/好友/子女/战袍...)这几年或不再回来的一种落寞与无助,不是写[人],而在写[心绪]:(……略)

        《你不回来》   宗小白自改版
午夜,售票窗在我身后
砰地关了。最后一班火车
送走了你——

这屋子,便是我
一个人的了
书桌,是我一个人的
床,也是我一个人的

窗外,圆圆的月亮以及
延展的远方,也是我
一个人的了

        谢谢长信老师精彩点评,不成熟的旧作,谢谢老师鼓励!改写尤其精彩!高明!学习了!问候早安!

        (林长信的仿写)午夜后,你跟着最后一班的火车走了
售票处的窗在我身后砰地关了
==--我是[借景],暗喻男人离去的绝情与绝望,人先走、门后碰。不温柔、不粘。我最早的假想:两人是就住在站里的火车工人。
        (宗小白的再润饰)
午夜,售票窗在我身后
砰地关了。最后一班火车
送走了你——
        ==--你是[造境],窗关了、人“也”走光了。尤其“送”字,哀而不怨,直到从火车站一路走回家,直到看到床,仍是缠绵。送字有母性。
也请克制造境,稍不留意,读者会嗅出文字被工具化了。
        ……略
        你写的是[回来]—女性的/感性的,我写的则是[不]—男性的/理性的。所以我的题目其实是更斩绝的[我不回来],而掩饰在[你不回来]的面具下。写作-你,可以为读者保持情绪的距离。写作-我,怕读者的情绪会受伤。
如果你曾为这般的感情痛哭数日,到写诗时还在滴泪,那就拥有了[诗思]。便被这[诗思]拱出畅通的气势而濡墨起手。
说到[诗思],顺便说到:圣经的《诗篇/第139》是我学诗的北极星,其诗思坚定,气势迭宕,首尾衔环。而圣经的《约伯记》38~41四章更叫我惊心动魄。

2015-1-13
        小王子經過了玫瑰花園,說:「你們不是對我咳嗽又有四根刺的那一朵。」何况,玫瑰花曾花時間看我在看夕陽。
近一個月在這裡了,我是個過客,不是歸人,馬蹄已達達的響起。既然,我已在岩山里领回一堆自己的回声,或許在一個爭鳴而不寂靜的春天,若我再次經過這裡,應會探頭問候園內的玫瑰竞放“香气”了嗎?花,不止“美丽”而已。
沙漠裡不計程的野雁和金蛇會知道我的落腳之處。再會了!

2015-1-12
        《名字》(外二首) [复制链接]   宗小白
        《名》篇,读者参与时会寻求一个对应以解开你既用的隐喻--/历史/赌注/答案/嘴说/死亡……的答案。[诗思]是用文字符号来阐明意义。如果[1意义][2符号][3表现(诗歌文学/美术造型/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等]未能三位一体,则[4阅听人]就要被撕裂的3块给迷惑或给弄糊涂了。名字是响亮悦耳的闻名知事,名鸭子就呀呀叫,名鸡子就叽叽叫。不好把[名字]化身成莫明。
《眼》篇,俗说:爱护小少女如同爱护瞳仁,可见眼睛有多娇嫩。本篇的[诗思]首先采违逆的,而,死神或送镜子或送石头的理由又太私人了,理会不得,以致读者被迫成为路人甲而匆匆经过。
《同》篇,“绕过”是在走路,之后就放弃终点而分道扬镳互成陌路了吗?作诗人该领导读者们同往大家共有的[意义],但,我们似乎一同花时间去踏入迷路了?
从我读你的第一首诗开始,我就必须追踪/追随你的[诗思]。[诗思]是立场,虽然隐藏,却是无比的坚定。与文字华美寒酸无涉,跟意象出奇平淡无关,更和诗之短长无有所谓。因为生命胜于世界,身体胜于衣服。

2015-1-11
        《以红叶的名义》(外三首) [复制链接]   宗小白
        《以》篇,似可以考虑以红色的蝴蝶兰暗喻女性的[我]后,直接切入第三段,成诗为在与低矮的灌木的[你]做保有自身风骨的交谈。这样或可使诗思聚焦,走在一条明朗的理路上。
《为》篇,鞠躬的理由还不够说服读者。若把食米拟女人,则对个体的描绘次序宜考虑读者眼求的流线:头发-耳朵-舌头-腰;并对周遭的描绘宜拉出远近景深:周身-土壤-这里-稻草人-乌鸦-远方;最后则是倒序的:太阳-月亮-宿命-季节-体内-感官-口中。用这样写过来,或许就叫读着因产生动感而被感动。
《错》篇,很精彩!唯在第四段恕我眼拙读了几遍未领会,突然有点气喘了。一/二/三/四/五的诗思在渐进中有层次关系吗?读者在黑暗中踏着台阶时需要有微光(诗思/理路)引路入座。
《秋》篇,精彩!建议:好男人/婚纱/钻石退场换角,让不俗的新角上场来为秋景配戏。
若要爱神压轴,则要小心希腊神话里的春神、秋神等一众多神还在后台幕口虎视眈眈。就小天使吧!侭够了。

2015-1-1
        《微凉》(外五首) [复制链接]   宗小白
        我喜欢《午后》这一篇,能够松得起来而自在自然。
《阿》篇,很好,[所以她,]的标点有劲道。为了帮助读者轻松进入诗思,[阿妮姆斯]添个小注是有需要与效用的。省得被读者误作猜谜。
《围》篇,很人性,景(物/围巾)情相连。你侬我侬,八辈子的姻缘与命定。这样的诗篇你顶擅长,可以多写,只是避免写到油滑去了。
《我》篇,十分杰出。写至连结(关系)断裂,[我]被浮现,好吔!意外地表明了诗与读者的关系,可让人溯源思考,真好!
诗是精炼的语言,例如“画蛇添足”四个字,让人人都好背颂并日后引用。长长的史诗的每一段,也都是精炼的。《我》篇是精炼的。
《运》篇,抱歉!我还读不出来。
《微》篇,略谈写诗笔法的事。1-实境的她>2-实境的他>3-境外的写诗人的境模拟/复写(本雅明语)〉4-读者的我。
在制作小说、绘画、漫画、电影......时都有相同的动手前的考量:艺人是要采用“我观”或“他观”的方法入手。用"我"直接入戏,则可轻易地把读者/观众变成观赏的旁观的第二者,甚至化入为我本人的当事者。
用他观则读者/观众与实境实人永远保持距离。如同观看记录片、探索报道,观众是置身事外的,是理智的,可以随时中止观看,起身去泡杯茶,换个音乐,睡个觉,以后有空再续下观看,或放弃,或忘了。
《微》篇因为是他观了远程的她加上[她的他],在笔法上先天就拉开了读者,读者的情感自然被隔温了。对待这样情爱纠缠的诗,如此下笔? 好吗?

        谢谢长信老师的精彩点评! 敬茶!
读完之后,受益良多!
《微》这首,运用他观的手法,本是想达到一个去个人化的目的,这种写法,也是近来刚刚受到的一些启示后所采取的一种尝试。我觉得这样,打开度更大一些。今后写作的素材和空间可能也更为广泛一点。

        “他观”是创作上比较多用的笔法,比“我观”多。
但是现代人喜欢临场感,喜欢当3D GAME里的射手/杀手;可以比鉴乎[丁丁历险记]的动漫就比无“气泡云/对白”的传统[连环画]的孙悟空来得动人。这是时潮,也正是我观的缺点,激情多而深思寡。
《微》篇则是他观+再他观,远程的她加上[她的他],隔了数层,会降温。
“我观”的现代诗例另行以电邮发给你参考--因为诗刊里有些作家与读者或许未满18岁。
[床前明月光]是我观的,[上山采荼糜]是我观的;[孤舟蓑笠翁]是他观的。诗写得好,就莫管什么观。只是诗人下笔前会稍做思量/选择而已。

2014-12-31
        《练习》(五个) [复制链接]   宗小白
        [公共工程开发]是件对大家的好事,破坏与建设虽同时并举,健康的话,终局是后者胜出,百姓蒙福。所以,不宜惨写之。
有个地方要改:工期拖延如“圆周率”,应是“圆周”;
结尾可以狠狠刹车,以纵放[意象]杀出:梧桐树,颤抖着,在家属栏签完姓名/倒地。(完)
把缺憾留给诗人自己,将叹息交付读者。
可以吗?
        呀,才看到长信老师的点评,回复来迟,见谅!谢谢长信老师的宝贵意见!这些习作,很不成熟,长信老师多批,小白敬茶!

        《假》篇--可惜了诗思,气势进行不下去,平掉了。
《盐》篇--是篇讨巧的文字,写得很好,很有游乐气息,可惜不刻骨铭心。把它写严些,苛些,才是盐的性格。
《站》篇--起段、二段都精彩,建议把三四段缩成一段,善用起点、分段点、终点、原点来收束。别粘上生活什么的,那很容易会变成嫩豆腐似的老气。
《天》《黑》暂弗论矣。哲思是另一个境界,还是写本尊的年龄的身边事,可实实在在地得心应手。年龄到那非说愁不可的时辰,诗人所肤触的每个秋都会有心。
        中肯、到位,谢谢长信老师!  

2014-12-30
        《未写完的情书》(外一首)   宗小白
        《未》篇--写的甜而软,无意中透露的写诗人的生活不穷窘,诗歌只是写诗歌人的一种游艺。
你注意日本漫画的男女主角的眼珠大到脸面的三分之二,而欧洲画家不如此。日本漫画的女主角爱扎两马尾辮,显得俏而可爱,而东欧画家不如此行--因为甜俗必失真。
别拿文笔去向读者媚俗;尤其向诗,更要狠狠地杀她个净尽,叫举城见之而尽降。
《刀》篇--欠写的是“横”。庖丁解牛,积数年而刀锋恍若新研。写写着,就别把刀给弄丢了,诗思也就断柄了。
        哇,长信老师,您说得真对!钦佩!小白敬茶!

2014-12-29
        《几个》   宗小白
        《避》《诗》《幸》篇--都写得不错,就是不经读。好诗同好的流行歌可以近之千遍也不厌倦的--因为一直泛生新的熟悉与共鸣。
《周》篇--写的顶流畅自在,因为心情宽而从容。试试看,把这首诗唸给几个小学生听,他们会喜欢再听一次,那就真是好的了,他们已碰上了诗中的从容了。
[从容]来自涵养与真功夫。
你的诗很好,也有多种面貌,值得品赏并交换感受。我很享受。谢谢!
        谢谢长信老师鼓励、赐教!衷心感谢!再敬茶!

2014-12-28
        《秋分》(外一首)   宗小白
        〈秋〉篇--有错字:沉默--沉没、倦殆--倦怠。
失眠〉白昼〉黑夜〉月光>天空。。。时序荡动无凭。诗思断了,文字就沦陷了。这就把读诗人带入了一个无路径的黑森林,在迷障里的诗人与读诗人一齐极目仰望上空,也见不着冰轮似水的好个秋。
南美诗人曾说:勿在诗歌中使用形容词,形容词会先煽动了读者的真实感情。
而我以为过度的文采与描绘一样会把读者的情感吊首或灭顶。

〈海〉篇,暂搁置不论。
题外话,你的写诗速度很快,一年可逾一百首。在此分享个事例,蔡琴唱〈(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她说直到在台上唱过一千次以后,她才有自信把这首歌唱得“好”了。
业师王静芝老师在教授我们填词时,曾说:在你填完一千首之前,都谈不上不下什么填得好或坏,仅仅是[练习]而已嘛!
        是的,长信老师,这两首写得我自己至今都不忍再看

2014-12-27
        《一切》(外五首)   宗小白
        写得好!轻灵不费劲。值得数读几回。
只因意义偏向短暂与细小,所以尚经不起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一切》《你的微笑》《信》《黑人》都很好,先不谈。
《整个世界充满隐喻》我的建议是似可改写成:我从一条隐喻邂逅[了一条]小路/遇到隐喻春天的你,
然后:(那个彼此交汇,删)又稍纵即逝的瞬间/就被匆匆一瞥隐喻了。就此结束,让诗篇荡开,留下余韵给读者参与。
好诗是有空隙的,诗人写掉七成,三成是让读者的想象力所填满的。多留余地明月照,莫筑高墙放远山。
《夜晚》非常精彩有诗意,这是一件成品了。我愿意穿上红衣跟着上车--最好是一部不拉气笛的山道蒸汽火车。
        谢谢长信老师,受益良多! 致敬!
===============--------------
我很喜欢你的诗,只是觉得([觉得]是我主观的,不等于你的[事实]),你的好诗有时被[意象的营造]的蔓藤给勾绊了。好可惜!
你的诗思是清纯干净的,幸勿被一些“歌德”堡里窜出来遛马观花的口水给污染而淹死了。
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立比书》2:3

1091

主题

1万

回帖

54

精华

贵宾

Rank: 8Rank: 8

优秀版主荣誉管理

发表于 2015-1-13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你好。可能是编辑时出现失误吧?文中有不必要的字符代码,请老师重新规范编辑一下,好吗?谢谢合作。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91

回帖

0

精华

中级诗友

Rank: 3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月近诗的近思录》2-1张洁与2宗小白两人诗作的浅思,并致敬.2015-1-13
标注日期以便于查阅;符号代表如次:
@=作诗人
&=浅思者

2015-1-13
@=《蔷薇》(外四首) [复制链接]   宗小白
&=《蔷薇》1,杜鹃是花名、鸟名、亦人名,若描写杜鹃会轻松地有许多文化的联想可当腹地;而述说玫瑰,则有《小王子》一本书作胜筹。蔷薇与猛虎如何连接?读者已被说服吗?若不然,则作诗人的经营就虚掷了。
《镜子》2,写得好!鼓掌,鼓掌。首句-好心的,紧接着次句-骗子,到结句似乎远大于骗子近是狱丁了。比起《六祖坛经》的明镜,镜与己身相合无殊,故在境 界与用字的精简与深刻上,仍以坛经的两偈(音:记)为上。而此诗已从镜面反躬照镜人的形/魂、内里/外在,是启人发现与思考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3,题目与[什么时候]是相联的,并可持续展开与发挥。然而很美的题目[只如初见]在第三段似乎就先行告退了。建议:要不然改题目,要不然割舍掉第三段,抑或把[初见]的意思通灵至这一段,以保持诗思的绵长气息。
《花开的声音》4,是很有诗意的开题,是拟人化的流水向松树的单向交谈。由于急躁的读者容易固驻在就水与树尔,故,盍兴乎于起笔时就拟树为自家的百岁老 爷爷、是寒夜的路倒乞丐、是即将饮弹自杀的政客、甚至是一件侠客的石雕......。把二者揉合来写,就可多些人性,去些物性。那么,读者愿意回头流连。
《你不回来》5,第一段最好,我只贪这一段的丰富,够富了。
所以,我摩写成一个不知他同床的人(丈夫/妻子/好友/子女/战袍...)这几年或不再回来的一种落寞与无助,不是写[人],而在写[心绪]:(……略)

@=《你不回来》   宗小白自改版
午夜,售票窗在我身后
砰地关了。最后一班火车
送走了你——

这屋子,便是我
一个人的了
书桌,是我一个人的
床,也是我一个人的

窗外,圆圆的月亮以及
延展的远方,也是我
一个人的了

@=谢谢长信老师精彩点评,不成熟的旧作,谢谢老师鼓励!改写尤其精彩!高明!学习了!问候早安!

&=(林长信的仿写)午夜后,你跟着最后一班的火车走了
售票处的窗在我身后砰地关了
==--我是[借景],暗喻男人离去的绝情与绝望,人先走、门后碰。不温柔、不粘。我最早的假想:两人是就住在站里的火车工人。
@=(宗小白的再润饰)
午夜,售票窗在我身后
砰地关了。最后一班火车
送走了你——
&=你是[造境],窗关了、人“也”走光了。尤其“送”字,哀而不怨,直到从火车站一路走回家,直到看到床,仍是缠绵。送字有母性。
也请克制造境,稍不留意,读者会嗅出文字被工具化了。
@=……略
&=你写的是[回来]—女性的/感性的,我写的则是[不]—男性的/理性的。所以我的题目其实是更斩绝的[我不回来],而掩饰在[你不回来]的面具下。写作-你,可以为读者保持情绪的距离。写作-我,怕读者的情绪会受伤。
如果你曾为这般的感情痛哭数日,到写诗时还在滴泪,那就拥有了[诗思]。便被这[诗思]拱出畅通的气势而濡墨起手。
说到[诗思],顺便说到:圣经的《诗篇/第139》是我学诗的北极星,其诗思坚定,气势迭宕,首尾衔环。而圣经的《约伯记》38~41四章更叫我惊心动魄。

2015-1-13
&=小王子經過了玫瑰花園,說:「你們不是對我咳嗽又有四根刺的那一朵。」何况,玫瑰花曾花時間看我在看夕陽。
近一個月在這裡了,我是個過客,不是歸人,馬蹄已達達的響起。既然,我已在岩山里领回一堆自己的回声,或許在一個爭鳴而不寂靜的春天,若我再次經過這裡,應會探頭問候園內的玫瑰竞放“香气”了嗎?花,不止“美丽”而已。
沙漠裡不計程的野雁和金蛇會知道我的落腳之處。再會了!

2015-1-12
@=《名字》(外二首) [复制链接]   宗小白
&=《名》篇,读者参与时会寻求一个对应以解开你既用的隐喻--/历史/赌注/答案/嘴说/死亡……的答案。[诗思]是用文字符号来阐明意义。如果[1意义][2符号][3表现(诗歌文学/美术造型/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等]未能三位一体,则[4阅听人]就要被撕裂的3块给迷惑或给弄糊涂了。名字是响亮悦耳的闻名知事,名鸭子就呀呀叫,名鸡子就叽叽叫。不好把[名字]化身成莫明。
《眼》篇,俗说:爱护小少女如同爱护瞳仁,可见眼睛有多娇嫩。本篇的[诗思]首先采违逆的,而,死神或送镜子或送石头的理由又太私人了,理会不得,以致读者被迫成为路人甲而匆匆经过。
《同》篇,“绕过”是在走路,之后就放弃终点而分道扬镳互成陌路了吗?作诗人该领导读者们同往大家共有的[意义],但,我们似乎一同花时间去踏入迷路了?
从我读你的第一首诗开始,我就必须追踪/追随你的[诗思]。[诗思]是立场,虽然隐藏,却是无比的坚定。与文字华美寒酸无涉,跟意象出奇平淡无关,更和诗之短长无有所谓。因为生命胜于世界,身体胜于衣服。

2015-1-11
@=《以红叶的名义》(外三首) [复制链接]   宗小白
&=《以》篇,似可以考虑以红色的蝴蝶兰暗喻女性的[我]后,直接切入第三段,成诗为在与低矮的灌木的[你]做保有自身风骨的交谈。这样或可使诗思聚焦,走在一条明朗的理路上。
《为》篇,鞠躬的理由还不够说服读者。若把食米拟女人,则对个体的描绘次序宜考虑读者眼求的流线:头发-耳朵-舌头-腰;并对周遭的描绘宜拉出远近景深:周身-土壤-这里-稻草人-乌鸦-远方;最后则是倒序的:太阳-月亮-宿命-季节-体内-感官-口中。用这样写过来,或许就叫读着因产生动感而被感动。
《错》篇,很精彩!唯在第四段恕我眼拙读了几遍未领会,突然有点气喘了。一/二/三/四/五的诗思在渐进中有层次关系吗?读者在黑暗中踏着台阶时需要有微光(诗思/理路)引路入座。
《秋》篇,精彩!建议:好男人/婚纱/钻石退场换角,让不俗的新角上场来为秋景配戏。
若要爱神压轴,则要小心希腊神话里的春神、秋神等一众多神还在后台幕口虎视眈眈。就小天使吧!侭够了。

2015-1-1
@=《微凉》(外五首) [复制链接]   宗小白
&=我喜欢《午后》这一篇,能够松得起来而自在自然。
《阿》篇,很好,[所以她,]的标点有劲道。为了帮助读者轻松进入诗思,[阿妮姆斯]添个小注是有需要与效用的。省得被读者误作猜谜。
《围》篇,很人性,景(物/围巾)情相连。你侬我侬,八辈子的姻缘与命定。这样的诗篇你顶擅长,可以多写,只是避免写到油滑去了。
《我》篇,十分杰出。写至连结(关系)断裂,[我]被浮现,好吔!意外地表明了诗与读者的关系,可让人溯源思考,真好!
诗是精炼的语言,例如“画蛇添足”四个字,让人人都好背颂并日后引用。长长的史诗的每一段,也都是精炼的。《我》篇是精炼的。
《运》篇,抱歉!我还读不出来。
《微》篇,略谈写诗笔法的事。1-实境的她>2-实境的他>3-境外的写诗人的境模拟/复写(本雅明语)〉4-读者的我。
在制作小说、绘画、漫画、电影......时都有相同的动手前的考量:艺人是要采用“我观”或“他观”的方法入手。用"我"直接入戏,则可轻易地把读者/观众变成观赏的旁观的第二者,甚至化入为我本人的当事者。
用他观则读者/观众与实境实人永远保持距离。如同观看记录片、探索报道,观众是置身事外的,是理智的,可以随时中止观看,起身去泡杯茶,换个音乐,睡个觉,以后有空再续下观看,或放弃,或忘了。
《微》篇因为是他观了远程的她加上[她的他],在笔法上先天就拉开了读者,读者的情感自然被隔温了。对待这样情爱纠缠的诗,如此下笔? 好吗?

@=谢谢长信老师的精彩点评! 敬茶!
@=读完之后,受益良多!
《微》这首,运用他观的手法,本是想达到一个去个人化的目的,这种写法,也是近来刚刚受到的一些启示后所采取的一种尝试。我觉得这样,打开度更大一些。今后写作的素材和空间可能也更为广泛一点。

&=“他观”是创作上比较多用的笔法,比“我观”多。
但是现代人喜欢临场感,喜欢当3D GAME里的射手/杀手;可以比鉴乎[丁丁历险记]的动漫就比无“气泡云/对白”的传统[连环画]的孙悟空来得动人。这是时潮,也正是我观的缺点,激情多而深思寡。
《微》篇则是他观+再他观,远程的她加上[她的他],隔了数层,会降温。
“我观”的现代诗例另行以电邮发给你参考--因为诗刊里有些作家与读者或许未满18岁。
[床前明月光]是我观的,[上山采荼糜]是我观的;[孤舟蓑笠翁]是他观的。诗写得好,就莫管什么观。只是诗人下笔前会稍做思量/选择而已。

2014-12-31
@=《练习》(五个) [复制链接]   宗小白
&=[公共工程开发]是件对大家的好事,破坏与建设虽同时并举,健康的话,终局是后者胜出,百姓蒙福。所以,不宜惨写之。
有个地方要改:工期拖延如“圆周率”,应是“圆周”;
结尾可以狠狠刹车,以纵放[意象]杀出:梧桐树,颤抖着,在家属栏签完姓名/倒地。(完)
把缺憾留给诗人自己,将叹息交付读者。
可以吗?
@=呀,才看到长信老师的点评,回复来迟,见谅!谢谢长信老师的宝贵意见!这些习作,很不成熟,长信老师多批,小白敬茶!

&=《假》篇--可惜了诗思,气势进行不下去,平掉了。
《盐》篇--是篇讨巧的文字,写得很好,很有游乐气息,可惜不刻骨铭心。把它写严些,苛些,才是盐的性格。
《站》篇--起段、二段都精彩,建议把三四段缩成一段,善用起点、分段点、终点、原点来收束。别粘上生活什么的,那很容易会变成嫩豆腐似的老气。
《天》《黑》暂弗论矣。哲思是另一个境界,还是写本尊的年龄的身边事,可实实在在地得心应手。年龄到那非说愁不可的时辰,诗人所肤触的每个秋都会有心。
@=中肯、到位,谢谢长信老师!  

2014-12-30
@=《未写完的情书》(外一首)   宗小白
&=《未》篇--写的甜而软,无意中透露的写诗人的生活不穷窘,诗歌只是写诗歌人的一种游艺。
你注意日本漫画的男女主角的眼珠大到脸面的三分之二,而欧洲画家不如此。日本漫画的女主角爱扎两马尾辮,显得俏而可爱,而东欧画家不如此行--因为甜俗必失真。
别拿文笔去向读者媚俗;尤其向诗,更要狠狠地杀她个净尽,叫举城见之而尽降。
《刀》篇--欠写的是“横”。庖丁解牛,积数年而刀锋恍若新研。写写着,就别把刀给弄丢了,诗思也就断柄了。
@=哇,长信老师,您说得真对!钦佩!小白敬茶!

2014-12-29
@=《几个》   宗小白
&=《避》《诗》《幸》篇--都写得不错,就是不经读。好诗同好的流行歌可以近之千遍也不厌倦的--因为一直泛生新的熟悉与共鸣。
《周》篇--写的顶流畅自在,因为心情宽而从容。试试看,把这首诗唸给几个小学生听,他们会喜欢再听一次,那就真是好的了,他们已碰上了诗中的从容了。
[从容]来自涵养与真功夫。
你的诗很好,也有多种面貌,值得品赏并交换感受。我很享受。谢谢!
@=谢谢长信老师鼓励、赐教!衷心感谢!再敬茶!

2014-12-28
@=《秋分》(外一首)   宗小白
&=《秋》篇--有错字:沉默--沉没、倦殆--倦怠。
失眠〉白昼〉黑夜〉月光>天空。。。时序荡动无凭。诗思断了,文字就沦陷了。这就把读诗人带入了一个无路径的黑森林,在迷障里的诗人与读诗人一齐极目仰望上空,也见不着冰轮似水的好个秋。
南美诗人曾说:勿在诗歌中使用形容词,形容词会先煽动了读者的真实感情。
而我以为过度的文采与描绘一样会把读者的情感吊首或灭顶。
《海》篇,暂搁置不论。
题外话,你的写诗速度很快,一年可逾一百首。在此分享个事例,蔡琴唱〈(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她说直到在台上唱过一千次以后,她才有自信把这首歌唱得“好”了。
业师王静芝老师在教授我们填词时,曾说:在你填完一千首之前,都谈不上不下什么填得好或坏,仅仅是[练习]而已嘛!
@=是的,长信老师,这两首写得我自己至今都不忍再看

2014-12-27
@=《一切》(外五首)   宗小白
&=写得好!轻灵不费劲。值得数读几回。
只因意义偏向短暂与细小,所以尚经不起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一切》《你的微笑》《信》《黑人》都很好,先不谈。
《整个世界充满隐喻》我的建议是似可改写成:我从一条隐喻邂逅[了一条]小路/遇到隐喻春天的你,
然后:(那个彼此交汇,删)又稍纵即逝的瞬间/就被匆匆一瞥隐喻了。就此结束,让诗篇荡开,留下余韵给读者参与。
好诗是有空隙的,诗人写掉七成,三成是让读者的想象力所填满的。多留余地明月照,莫筑高墙放远山。
《夜晚》非常精彩有诗意,这是一件成品了。我愿意穿上红衣跟着上车--最好是一部不拉气笛的山道蒸汽火车。
@=谢谢长信老师,受益良多! 致敬!

邮箱===============--------------
&=我住在上海13年多,此刻人在台湾。有过QQ,几乎不使用。请用 <nilnhc@gmail.com> 联络。抱歉了!
我很喜欢你的诗,只是觉得([觉得]是我主观的,不等于你的[事实]),你的好诗有时被[意象的营造]的蔓藤给勾绊了。好可惜!
你的诗思是清纯干净的,幸勿被一些“歌德”堡里窜出来遛马观花的口水给污染而淹死了。
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立比书》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别山诗刊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6-8 06:12 , Processed in 0.079727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