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佛,在理解的路上相遇 ——读老彦娟《受难》组诗
与佛,在理解的路上相遇——读老彦娟《受难》组诗
福建/郑朝阳
在一些诗歌杂志和网络论坛,我时不时地读到河南诗人老彦娟的诗。给我的印象是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的具体状态,具有难以言传的特点。诗“不好懂”,但不晦涩。一面故布疑阵把一些真实的现象变得含糊,另一面又显得不是那样不可捉摸,有意识让人去突破“不懂”的茧壳。诗中多带有强烈梦幻色彩的原型意象,艺术构思凝聚、深沉,景物事象畸联跳跃大,却又情绪相连。如最近读到《苦难》一组中的“神”、“上帝”、“佛”、“菩萨”、“经卷”等,在真实与虚幻中错综交融着魔幻与现实,有神性色彩,有神意,更具宗教情怀;既高蹈于现实之上,又跃动在隐秘之处。诗的灵动、惊异、神秘,陌生化的体验与人邂逅有很好很妙的感觉。
组诗中有这么一行“我们也许会在理解的路上相遇(《你已是佛,那火只是为我而生》)”,虚无与存在相连,有形与无形合一,让人冥冥之中感受到人生难以名状的邂逅。“你能递过来的,风替你/也不过一枚能做书签的黄叶/秋天这本书,你是无法读完的读者”,“你(佛)”——“黄叶”——“读者”,诗的想象追随思路的运行轨迹把超乎常人而虚无缥缈的“佛”,有色有型地给实体化了,也让人在连续变换中获得感性生动的具象意味。“我们也许会在理解的路上相遇”,抽象的哲学思维隐于鲜活的形象和生动的画面上,在时间的某个节点上考验我们的心灵,给人以“发见”和彻悟。即如这首诗结尾写的“那火,应该是我最后的晚餐以外的所得/你说,你会将我没有读完的书卷/交给定慧寺门前的扫地僧”,难以言说的寄托和寓意,在一种宗教的情境氛围中,增强了宿命的参与、认领和体悟。
诗中的这种感觉,让我不禁想到诗是什么?中外名家有过很多论述和概括,很多作者都有自己的诗观。有人说“诗是不可解读的,任何试图对诗作精准到位的解析,都是蹩脚的(诗歌理论家吕进)”,很多时候诗予以我们的面孔是“目击而道存”,口又不能道。在读诗过程,我很有同感。因此在读诗时,我更倾心于像老彦娟这种诗的一种呈现,让人有一种领略不尽的感觉和意味。在品味中自然倾向别林斯基“诗歌的本质就在这一点,给予无实体的概念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或化虚为实,或以实写虚,诗的情与志的抒写,必须是具象化的。如《受难》一诗由“雨”渐入虚境,又在虚境把感觉凝形了“火”、“兽”、“味道”、“撕扯”和“神”等具有声色、型模、味觉、行为的形象和图景来。“几滴温润的雨,有利于掐灭昏厥的太阳之火/只是它们错看了人间的欲望,将身体里的/柔术与仁爱安放于兽唇,接下来的舔舐/是血腥的味道。”一是利用人的心理特点和生命体征化物为人,流露细腻的心思,展示细节的影象;二是在实象与幻象获得有“讲究修辞的故事(但丁)”,从而达到了灵魂深处的共识体验。“黑暗的通道里,传来几声断筋裂帛的撕扯/大智若愚的雨知道,我们的神,面临二次受难”,凭借“雨”、“我们”、“神”情感共同性而流畅无阻,使得内心充满着浓郁的宗教情怀,以一种神性的感知加深对某种现象的深刻理解。再如《归根结底,我得到了安置》写的“山路是崎岖的,但有很充实的蹄花/敲击着那里的青苔,我看见/一群逃离人间的黑山羊,走在我的前面/森林尽管早已瘦了一圈,怀里的秉持/还是原来的样子,松鼠还在存放既得利益的/地方,拥抱着松果;白鹿吻着上帝支配过来的/绿毛草。而我终于找到了小茅庐”,“每个夜晚都有神灯的聪慧,供我读取/不肯沦落人世的经卷”,由实景作为引发诗思的触媒,在想象中幻化出契合生命认知的“讲究修辞的故事”和内心感受的图景,让相应的动作行为将潜藏在视觉、味觉里的思情抽丝般显影出来。童话的期许和神性的氛围,让“我们在理解的路上相遇”, 在造成美的意蕴同时,还引人去联想,去反观与深思。
诗中宗教的氛围,其实并非一种虚无。是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生活与现实中无处不在“神性”的挖掘。在宗教的神秘氛围中有机溶入历史、现实的思考和生活的识见。如《一灯如豆与菩萨的相遇》一诗的抒写故意制造“所言非所指”的谬误,歪曲有形与无形质感合一的“菩萨”形象。“菩萨”从象征性的神界偶尔来到暗喻性世间的态度,以及典型化“阿婆”虔诚表现与遭遇。“阿婆”再是礼佛膜拜,也未必有机会得到“菩萨”的待见。反讽的语境不正是现实社会中那些少作为或不作为公职人员和生活底层之人无助命运的写照。作者的宗教悲悯情怀何尝不是一种关怀。如《北方小镇》:“两个人的北方小镇,看麻雀捉取时间上的花/严肃的冰早已逃走,带着神的偏执,退到天山以外/勉强留下一盏灯,灯火只是相信佛事还在/瘦弱的阿婆,发髻上没有多少痛苦,慈祥的笑/点燃了虔诚的檀香,祈祷之后,随手将这些年积攒下来的米粒/撒向窗外,像月光的碎屑点亮了黑夜,我和麻雀/在她的轻声呼唤中靠近欢愉”,短短七行,宗教情境活脱脱把人与物的生存境况呈现出来。既有外在自然现象的真实,又有浓缩现实生活原型人物和高度概括社会环境的真实。神性的认知在诗的内涵与外延,表象与底蕴都获得了统一。
一组诗从“概念”到“形象”,“讲究修辞的故事(但丁)”的过程。语言偏于冷色调,抒情基调较为沉郁。在诗中多出现的“神”、“佛”“上帝”、“菩萨”、“经卷”等,具有强烈宗教元素和象征意味的意象。用这些意象架构意境,赋情以象,缘情造景,无处不体现“佛”,“我们在理解的路上相遇”。
受 难(外四首)
文/老彦娟
受 难
这算不算一种磨难呢
几滴温润的雨,有利于掐灭昏厥的太阳之火
只是它们错看了人间的欲望,将身体里的
柔术与仁爱安放于兽唇,接下来的舔舐
是血腥的味道。手指木瓢的阳信人
跌坐成上朝的木乃伊。值得额手相庆的篝火
已经燃起,魔兽放过干尸,走向冲动已久的荣耀之神
黑暗的通道里,传来几声断筋裂帛的撕扯
大智若愚的雨知道,我们的神,面临二次受难
归根结底,我得到了安置
山路是崎岖的,但有很充实的蹄花
敲击着那里的青苔,我看见
一群逃离人间的黑山羊,走在我的前面
森林尽管早已瘦了一圈,怀里的秉持
还是原来的样子,松鼠还在存放既得利益的
地方,拥抱着松果;白鹿吻着上帝支配过来的
绿毛草。而我终于找到了小茅庐
小茅庐的旁边,三丛青竹,一兜兰花
每个夜晚都有神灯的聪慧,供我读取
不肯沦落人世的经卷,深山的入口
站立着为我守候的耻骨
一灯如豆与菩萨的相遇
对于昏暗中的灯光,不用多说几句阿弥陀佛
偶尔路过的菩萨自会低下头来
她想看清人们常说的一灯如豆
和终身念佛的老阿婆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我们习惯性的站在这场遭遇的后面
谈及早年那些倒霉的事情
放风筝断了线,骑马去接为阿婆看病的郎中
偏偏一头栽进恶狠狠的水塘
那个时候的菩萨还没打算看望乡下人
北方小镇
两个人的北方小镇,看麻雀捉取时间上的花
严肃的冰早已逃走,带着神的偏执,退到天山以外
勉强留下一盏灯,灯火只是相信佛事还在
瘦弱的阿婆,发髻上没有多少痛苦,慈祥的笑
点燃了虔诚的檀香,祈祷之后,随手将这些年积攒下来的米粒
撒向窗外,像月光的碎屑点亮了黑夜,我和麻雀
在她的轻声呼唤中靠近欢愉
你已是佛,那火只是为我而生
你能递过来的,风替你
也不过一枚能做书签的黄叶
秋天这本书,你是无法读完的读者
你知道我也会是
我们也许会在理解的路上相遇
也许相遇之后,死神就会款待我们
用一场薄薄的轻霜,几截可以生火的枯树枝
我只能想,你是佛,已经不
用涅槃
那火,应该是我最后的晚餐以外的所得
你说,你会将我没有读完的书卷
交给定慧寺门前的扫地僧
简介:老彦娟:原名张中文,2014年开始诗歌创作,作品散见《诗刊》《星星》《绿风》《中国诗歌》《山东文学》《中国诗人》《奔流》《大观.诗歌》《长白诗世界》《岷州文学》《山东诗人》《天津诗人》《世界日报》等近百家报刊。入选2014年、2015年中国诗歌年选等20多个选本。出版诗集《老彦娟诗选》(阳光岛资助)《诗的底部》(团结出版社)
品读!诗作在读者的深入剖析中凸显! 好诗 墨志川 发表于 2017-12-15 22:35
品读!诗作在读者的深入剖析中凸显!
谢谢墨版主点评!诗和评被扬子江诗刊微信选用,评论也发表在一杂志。:handshake 水草 发表于 2017-12-28 15:00
好诗
谢谢水草版主!诗和评被扬子江诗刊微信选用,评论也发表在一杂志。:handshake 福建郑朝阳 发表于 2017-12-28 19:19
谢谢墨版主点评!诗和评被扬子江诗刊微信选用,评论也发表在一杂志。
祝贺! 墨志川 发表于 2017-12-29 23:33
祝贺!
谢谢鼓励!也没值得什么祝贺,对于写作的人,每年发表一些文章是常事。关键在于交流,能使写作有所提升才是关键。再说作品好与不好有人阅读,最应该感谢的是读者。因此,更应该谢谢你!新年快乐!! 福建郑朝阳 发表于 2018-1-2 22:03
谢谢鼓励!也没值得什么祝贺,对于写作的人,每年发表一些文章是常事。关键在于交流,能使写作有所提升才 ...
握手问好! 老彦娟的诗我也偶尔读,但真的不好懂。你的诗评,但愿能帮我走出雾区。谢谢。问候。 如果的果 发表于 2018-4-24 20:48
老彦娟的诗我也偶尔读,但真的不好懂。你的诗评,但愿能帮我走出雾区。谢谢。问候。
谢谢你的交流!:handshake:handshak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