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无情 发表于 2017-6-28 08:00

花山迷窟印象



         那是一个绿色的世界,与皖南徽州的许多乡野一样,山是绿的,盖满了草与树;水是透明的,看得见它底下碧绿的丝丝缕缕的水草和卵石。水叫浙江,也是新安江的上游。山叫花山,当地人说,如果在四五月份来,满山遍野都是杜鹃花,各种各样的颜色都有,所以有了这个名字。如果你只是听说有个地方叫“花山谜窟”的话,你不妨找机会去那里看一看;果真有一天你有幸身临其境的话,你定会真正懂得什么叫作令人震撼、叹为观止、瞠目结舌、大惑不解......难怪前国家领导人到此一游后,感慨万分,连连称绝!并欣然提笔,留下“花山谜窟”几个隽永大字。自此,原来的“古徽州石窟群”就成为现在的“花山谜窟”了。
          在地球的北纬30度线上,分别排列着百慕大、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死海、撒哈拉大沙漠、诺亚方舟、神农架野人等等世界奇观,花山谜窟也恰巧也在这条线上,被誉为北纬30度神秘线上的第九大奇观,不知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必然的结果。6月24日,六安烽火狼烟户外俱乐部组织游览黄山,我们来到了花山迷窟。走过花山迷窟桥,我们走进了花山,去探访那些石窟。这是在花山之下埋葬了一千多年,直到上个世纪末才被偶然发现的古人杰作。谁也搞不清这些石窟的来历和与用途,于是名之曰“花山迷窟”。大大小小的石窟几乎把花山的腹内掏空,有几处已被开发出来供人游览,我们进入的就是其中的两处。编号为2号窟和35号窟。与国内许多著名的天然溶洞相比,花山谜窟并非天然生成的溶洞,而是古人巧夺天工而成。
走进35号石窟,宛如走进了一个地下宫殿,石窟里洞内套洞,洞下有洞,结构怪异。奇怪的是,在这深176米,总体面积12000平方米的人工石洞里既无壁画又无佛像,石窟岩壁上当年的凿痕印迹至今依然清晰如初整齐美观。洞内还时能看见清澈见底的潭水,常年不枯。继续前行,一个45度左右的坡面,宽15米,长30米的大斜面让人叹为观止。更巧的是,这个大斜面的坡度正好是石窟外面山坡的坡度,在古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开凿工人是凭借什么仪器准确判断出斜面开凿的起始点及其坡度的恰到好处呢?
            据考证,35号石窟开掘出的石料不下几十万立方米,这些石料足以铺就一条从黄山到杭州200公里的石路,其他35个石窟开掘出的石料堆在一起岂不铺天盖地?奇怪的是,这些石料现在根本不知被运往了何处。如此之大的工程作何用途呢?有人说采石,既然是采石,露天开采岂不是更加省时省力?有人说屯兵,还有人说是陵墓,各说纷纭。还有洞内的潭水从何而来?如果是新安江的水,为何洞内水位要低于新安江水位2米?如果此水并不来自新安江,那又来自何处呢?如果你有兴致,不妨前去探访一番,千年之谜,期待有心人去破解。还有许多许多迷,这些石窟,就算放在今天,用现代化的方法开凿(掘进机、开凿机、TNT),也是一项浩大的艰巨工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1700多年前,社会生产力那么低,不难想象,我们的祖先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来开凿它们呢?在这里,年复一年、艰苦卓绝、不可思议是形容这些具有愚公移山精神的先人们的最佳词汇。
         人类具有思想,做事总有目的,谁也不会作无用功。今人是,古人也是。今人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引经据典,已经统计出花山谜窟的大小谜团至少已经有50余个,也许,开凿石窟的古人们和组织开凿石窟的领导们正在另一个世界里偷着乐“让你们没完没了地去猜吧!”也许,这也是神秘莫测的花山谜窟留给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游客们以及他们的子子孙孙的最大乐趣吧!
                                  孙明亮
                     裕安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7年6月27日

水草 发表于 2017-8-23 20:21

欣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花山迷窟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