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十大修养】
人生十大修养:————|琴 | 棋 | 书 | 画 | 剑 | 诗 | 医 | 茶 | 酒 | 花
(琴):
【唐】刘长卿《弹琴》
月色满轩白,琴声亦夜阑;-
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随自爱,今人多不弹;-
为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美仑美奂的琴音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在人们的精神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世上很难找到一生当中不曾与琴音相伴过的人。当你在喧嚣浮躁的都市中感到疲惫,当你在觥筹交错后感到厌倦,当你在快节奏的生活下感到紧张,当你在人生打拼中遇到各种艰辛坎坷,这时候的琴音会使人们的思想产生沉淀,而沉淀中的反思与重新打量,正是我们再次出发新的动力。抚琴一曲,闻音一段,一度梗阻的灵魂会找到一个新的生命出口,古朴悠扬深邃悠远的琴音可以使人获得一份难得的心灵宁静,让精神在回归中厚积薄发再度闪光。
人生有十大修炼:琴棋书画剑,诗医茶酒花。第一个便是琴,这足以显示出它的重要。古琴具有厚重的人文积淀,它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脱的气度。仰望天空和大地,听着令人心醉的古琴,仿佛走进一个没有喧嚣没有嘈杂的全新世界,这个世界会剔除一切杂质,它的伊甸园里只有清风和雨露。“绕梁三日”也好,“余音环绕”也罢,归根结底,古琴的本质就是一个“清”字。清凉世界,干净人生,领略到这种感受便也听懂了琴音。因此说,琴乃为天人合一的文化,它属于整个世界。
(棋):
【唐】杜荀鹤《观棋》
对面不相见,用心如用兵。
算人常欲杀,愿己自贪生。
得识侵吞远,乘危打劫赢。
有时逢敌首,当局到深更。
棋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非常普遍,不管是围棋还是象棋,它是随处可摆的智力游戏。人们或在清溪湖畔,或在半月桥边,或在篱边松下,或在绿苔石桌,或在花园静处,或在家居客舍,随时随地都可以设局以棋会友,既比拼智力活跃思维,又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人们常说:人生如棋!每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已落入大千世界的棋中,开始了与时间对弈,与命运对弈,与别人对弈,与自己对弈的旅程。如何走赢人生,这与棋理是绝对相通的。人生大棋是奕者智慧的对垒、经验的较量、胆识与心智的考验,意志的比拼,它能完美地体现出人的思想境界、意识深度、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千古不衰的游戏融进了太多的禅意玄机,让世人乐此不疲的游戏其中而沉思于此!
人生如棋,棋如战场,这是一辈子永不停息的搏弈。真正的知己,抑或就是对手;而真正的对手,往往又是我们自己!古语云“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懂得筹谋才能成功。行棋就是要运筹帷幄、未雨绸缪、纵揽全局、坚毅果断,同时也要学会弃子。一盘棋,大道无边,学会下棋,才能了解人生,了解自己,完成博弈的最后胜利。
(书):
【佚名】《记东楚网书家墨场》
今闻东楚人,结网为书圃。
池墨泼飞云,紫毫挥广宇。
风流与我逢,狂草竞龙舞。
一舞醉三回,消愁极千古。
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类型,在中国所有国粹当中,书法艺术被列为国粹首位。这种艺术从中国古时候开始就享有很高地位,它不仅是古时文人们的必修课,还一度成为科举考试的项目。
在一切艺术门类之中以书法为最高。它兼具抽象(文字的抽象,文化含义的抽象)与具象美(点线的具象,结构以及布局的具象)。它无声而具音乐的韵律与节奏;无色彩而具图画的形象与色彩;虽静止却具舞蹈的动感与神韵。书法又是一种表情达意艺术,它以自身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点线、形体、顾盼、揖让、牵连、章法、布白等艺术语言来表达书者的思想与感情。¬学书,必先求平正,平正既得,则求险绝,险绝至极,复归于平正。初学者必先立法度规矩,尚平正,以立笔法结构之基础。书法入门后要善品其意,善拓其形,既可追摩前辈书法之精气灵韵,也要在不断学习中触发个人灵感。书法艺术最讲究炼神,一笔在手要做到通达世界,将自然与思想糅合为一体,情思倏至,下笔方能恣肆豪放,顾盼生辉,荡气于奇崛突兀中,给字以顽强的生命力。当书法艺术达到某种高度时,下笔则气象简淡,平正朴实。不求奇险却笔笔皆奇,不求独特却笔笔难摩。古往今来大书家一生艺术风格的变迁,无不映证了这样一种规律。只有真正懂得了书法之道才可达到游刃有余、运筋成风、随心所欲的境界。
学书历程同时也在印证人生之路,“平正--险绝--平正”,异曲同工。我们度过了规规矩矩的童年和少年;到了意气风发的青年时始知自立自主自强乃立身之本。青年人屡有奇想,敢做敢为,“初生牛犊不怕虎”,却有步入歧途的可能;到了阅世颇丰,思想成熟的中老年时期,则有看透,有彻悟,宠辱去留无所动心,就有一种临风自笑的雍容。
书法用笔既要精深也要单纯,唯精深乃有味,唯单纯方清丽,无需刻意,更不要弄巧成拙。人生亦然,既要尽全力深入挖掘,又要不失孩童般对待世界的好奇与真诚。
(画):
【佚名】《过东江滩闲书》
意阑信步过枫栏,一挂霞纱半面山。
彩练舞发诗兴漾,洞萧奏引百禽弹。
柳丝扑水抚香浪,新浪摇波动玉帆。
榭畔清歌催丽影,挥毫泼墨画江烟。
作画不仅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它也是激情的抒发,是对生活中美的发现,是与大自然和谐的共鸣。不同风格的画如生活一般丰富多彩,不同画法显示着不同的气概与风骨。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美术作品都被赋予不同的评价,占着不同的艺术位置。
中国画中最常见的有写意和工笔两种。写意是大笔伐,粗线条,它的特点是无限接近自然,泼墨中的潇洒气概被无数大手笔的豪情派所热衷。工笔则相反,它讲求细腻和周全,画家不拉一笔,细到鸟兽翎毛,草木纹鳞,人物细微的面部表情都呈现的淋漓尽致,再简单的道具一旦到了工笔画家的手下,也立刻变得华丽、繁杂、充实、饱满。这两种画法表现手法形成鲜明对比,都是根据表达的情怀所选的。
人生就像是一幅画,那是上天交给我们的一张白纸,每走一步都会在这张画纸上添上一笔,画下去就没有了悔改的余地。有时,一笔失误会毁掉整幅画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小心酝酿每一笔,换言之,人生万万草率不得。一个人,一幅画,一场景,一次悟,小悟明理,大悟明道。当你真正看懂一幅画时时候,就会有一种超越自我、超脱自然的感觉,这种感觉既来自画本身,也来画者之心,因为每一幅画都有它各自的灵魂。胸中疾风在,下笔似有神,当心灵穿过时空的界限,画心便交融于天地之间。
(剑):
【唐】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书以博文晓天下,剑以报国赤胆心!习武思奋,剑乃知音。千百年来,剑已完全超出了它自身的用途价值,使之成为古人文化素养和才能的重要标志与象征,是历代众多仁人志士修身立天下的重要人生修为之一。古之文官武将,诗人雅士,莫不以配剑舞剑为荣耀。
习武练剑本身并不完全是为了行走江湖,不是为了所谓的打打杀杀。剑气可壮人之魂魄,剑魂可陶冶人的品格、品德和操行,它是人与大千世界撞击的结晶,是培养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的一种方式。借剑抒情,激励斗志,把剑这个无情之物变成有灵性的有情之物,剑锋所指,亦当是人生搏击风雨的路标导引,飒飒雄莽势不可挡。
剑为中华民族所崇尚,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无论剑术如何演变,其剑道的宗旨都是为了振奋精神,奋发进取,健康向上,厚重力量和信心。不管是圣哲先贤的诗词歌赋,还是古时各种稗史掌故及政论典章,都不乏对剑的书写和描绘,在现代各类武侠小说中,剑的出镜频率更是高居榜首。人们说剑、写剑、论剑、颂剑,那些文字如玉玑般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淙淙鸣啭。借剑咏史、仗剑行义、弈剑论武、凭剑言志、以剑抒德,所有这些林林总总无不让人心襟荡漾,掩卷而思。¬春秋尘埃里,剑的跫跫足音给人以太多的启迪和警示,它在人性最深处闪烁炫目的光芒。它是生命的舞蹈,在锋利之中寓含着祥和,坚韧之中包含着柔情,冷酷之中体现着生命的大气与豪烈。
剑是未酬的壮志,是出征的号角,是雄心的悲壮!陈子昂曾写道:“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蓬蒿”;韩愈曾慷慨愤语:“ 我心如冰剑如雪,不能刺馋夫。使我心腐剑锋折”;宋代词人王令曾疾笔而书:“剑气高寒倚暮空,男儿日月锁心胸”。所有这些,都使剑化为中国人特殊的悲情符号,剑中蕴含着心、意、志、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它从亘古岁月一路走来,涂满了斑斓的油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剑不在功而在意,剑道,更是人道。我们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一把无形“剑”,它需含蓄内敛,持重不浮,只有剑心不锈方可含日月之光华,行人生之大道!
(诗):
【清】叶燮《原诗》
“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宏,志远则隽永。
如是者,其诗必传,正不必斤斤争工拙于一字一句之间”。
诗者,灵感与意境之化身。诗,乃是物质抑或现象中诞生的一种独特的人生感悟。古往今来,古今中外,人们抒发自己的情感,诗是采用方式最多的一种载体。人们在生活中无论是喜悦、忧伤或是愤懑,都可以通过诗淋漓尽至的表现出来。¬人们所作的每一首诗都包含了人的情感、思想、志向,它是多彩人生最绚烂、最凝炼的晶体。诗用简练的语言来表示复杂的情感,它可以带着忧伤、豪放、温柔、宣泄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志高言洁,志大辞宏,志远隽永。
诗是全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是语言的精华,更是思想的火花。不管是中国的李白、苏轼、李清照,还是外国的泰戈尔、普希金、纪伯伦;不管是远古还是现代,岁月磨砺中,诗歌词赋已超越国界、超越民族、超越时空,那些不朽的经典之作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它给人们以思想和艺术上的双重启迪和熏陶。优秀诗歌沉淀着人类灵魂深处的苦难和欢乐、幻灭和梦想、挫折和成功,它折射着人类精神层面永恒的尊严和美丽,处处体现着人类的执著信念和高尚情怀。¬沏一杯茶,放一首音乐,读一首好诗,在领略诗歌语言美和韵律美的同时,深刻体会诗人所阐述的人生哲理、社会规范、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并从中获取生活的力量,这实在是一件大美之为。
大多数诗人都非常感性,他们会给文字注入思想和情怀,给诗歌一个飞翔的空间。诗歌要的不是完美而是一种表达,是思想上的共鸣,它需要自然与真诚。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诗如一叶小舟,泛舟者只有扬帆乘风才能破浪前进。那一路的极目骋怀,一路的披棘斩荆,一路的绝崖俯瞰,临风呼啸着我们的思想。为诗之道,亦为人之道:至真、至诚、至善、至美!
(医):
【明]】龚廷贤《摄养诗》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皇帝内经》上也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季养阴,以从其根。”在我国,饮食不仅是一种文化,它也是养生健身的一种手段。我们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顺应四时,效法自然的养生之道。¬人生历程,由生至老,从病到死,蕴涵着七情六欲,名、利、福、祸、贫、福、贵、贱,在飞遁的岁月和玄妙的人事中变化万千。如何安度日月,康健人寿,乃是人人希冀并渴望的一件事。
“养生之道,莫先于食。”饮食养生首先指的是应用食物的营养来防治疾病,促进健康与长寿。¬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所谓食补,就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补养脏腑功能,促进身体健康和疾病少发。在我国,利用调整饮食作为一种养生健身手段有着悠久的历史,《管子》一书中就着重阐明了饮食乃是产生精神和智慧的物质基础,提倡“节饮食”、“薄滋味”的养生法,即饮食要有定量,应“得度”而不宜失度,适可而止,食不过饱,也不过饥。把饮食养生与学问道德内涵相互串联起来,饮食便进入到道德伦理学的范畴,而饮食养生的过程就是认知修养的过程。
当今社会,医病是一件让人非常头疼之事,高昂的医药费用给就医带来许多沉重的负担,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更要注重养生,尽量少患病,尽量避免患大病。同时,我们在社会上打拼事业,必须要有一个好身体,健康是拼搏最重要的基础,身体一旦垮了,何以拼搏?管仲提倡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个判断式的千古名句,从仓廪和衣食对人的满足程度,来推演信义礼节和人生荣辱。一个人,只有有了正确的健康观才能做到真正的养生,才能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来!
(茶):
【唐杜甫《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的国家。茶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奠定了它自身独到的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于中国,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距今少说也有4700多年历史。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蜀山的侠君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汉代时期,茶已普遍介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来,但作为一种文化,在西晋南北朝时期就己初露其风采。自从茶含有了文化色彩,它便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清新自然的气息。尤其是中国的文人们,他们非常喜爱茶的性格:如水、隽永、清幽、雅儒,乐而不乱,因此嗜而敬之。¬中国人大多爱喝茶,不论是饭前还是饭后,不论是聚会还是作客,中国人都离不开茶。浅尝一口也好,认真品味也罢,每个人都是津津有味的边喝茶边聊天,淡淡的茶香弥漫在空气中,任凭那浓浓的苦涩在舌尖蔓延。
茶香最令人喜爱的地方是它在空气中漫散开来的清酽。浅尝是浓浓的苦涩,但后面则是淡淡的甘甜,再然后是升浮于鼻腔和血液里的清香,似乎一切都可在其香气中涤荡清洗。茶不似酒香那样浓烈张扬,亦不似饮料那般香傲腻甜,它的清纯之美需要最灵动的文字方能诠释。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茶亦如人生,品茶就是品味人生:苦则苦,因苦而甜;甜似甜,甜中苦香。当生活的苦在心中淬炼出那种甜,让自己身边的人感受来自你的宁静、祥和或快乐,或许我们可以像茶香一样为生活形成一道屏障,阻一切杂质于心外。融合了苦,把苦作为一种素质修炼,对我们一生的艰苦跋涉都大有裨益。做人可似茶般安静,似袅袅香气般平凡,不尊大也不菲薄,心平气和,与世为善,那是真正品出茶味了。佛语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当我们端起茶杯时,一沙一天堂,茶似一人生,尽敛苦涩,散发清香,茶道给我们的启迪已远远超出了它自身的价值。
(酒):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中国是酒的故乡,酒文化的发源地。根据各地方不同的风俗习惯,喝酒的由头也非常多,寿宴喜宴、结婚生子、朋友或同学聚会、乔迁新居、升学升职等等,人们总会想到酒。诚然,人们的日常生活几乎离不开酒,但要把酒喝到一定的精神层面,却是需要某种修为的。郑板桥论酒曰:“酒能乱性,佛家戒之。酒能养性,仙家饮之。我则有酒学仙,无酒学佛。”¬酒一直都与人们牵扯在一起,但如果饮酒不当,选择的时机和场合不对,酒大之后也容易惹出许多祸端来。我们不否认酒在人们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可生活中的人们对酒的认识程度却不尽相同。
在中国文坛,从古到今有关酒的诗句以及传说层出不穷。从《诗经》中的“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糇以愆。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到魏晋时曹孟德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王昌龄的“寒雨连天夜入湖,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到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国酒文化的深邃透过它的香醇已经达到了相当奇绝的地步。这里既有“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感悟,也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的伤怀;既有“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的心中思念,又有“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的豪壮!在文人雅士的眼中,酒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水物,它被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赋予了新的境界。
曹操“月明星疏,乌雀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是一种完全的迷离的境界;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一种渡心的境界;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一种长思的境界,古代诗人把酒和一切梦想、一切情怀联系在一起,拓天空,抒大地,其境幽雅,其界高深。它也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告诉我们,酒道亦如人道,要想“众人皆醉我独醒”难,要想“与民同醉,与民同乐”也不是易事。心有为,酒可壮其气,心有善,方可化酒润人间。正所谓壶中乾坤大,醉里日月长,“有酒学仙,无酒学佛”,方为饮酒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花):
【明】文徵明《钱氏池上芙蓉》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一朵盛开的花,便是一株绽放的生命,这个生命给了人世间太多太多的故事。就当下而言,花为两种生存方式,一种是野外的自然美,一种是家中的修饰美。无论哪种美,花都以它绚烂多姿的色彩及形体打扮着人们的生活,美丽的鲜花是人类最爱的内容之一。
花美,不仅美在其表,它的生命是有语言的。春风里,它开出浅浅的胭脂色,继而姹紫嫣红灿若绯霞。在大千世界四季轮回中,它谦卑的生命完美地体现出与世无争的高贵品格,任你一树繁华,我只默默绽放。当一朵花在柔美中走完自己短暂的生命旅程后,它们那样静谧,那样坦然,那样无怨无悔,带着转身离去的笑静静凋零,然后化作春泥待明朝再发。我们赏花,不是简单地观其形嗅其味,因为花是要用心来读的,读懂花意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活中的我们喜欢养花,赞花,颂花,因为它是我们心岸的一道别致风景。当我们把大自然的绚美从它生命最原始的地方移到家中,如果只是简单地用来观赏,再美的花朵也只体现了一半价值。花朵最靓丽的时刻是它打开苞蕾那一瞬间,那种声音细小到耳朵几乎听不到,但我们闭上眼睛把心交给自然时,便可清晰地感觉到生命的奇妙,感知到生命力的强大。植花育花全在一种意境,在意境的字符里,我们可以寻到一个生命路标。花的明媚与忧伤像极了人生,开时不躁,谢时不馁,把花蕊最深邃的主题留给思考,如是,亦不枉我们与花相伴日月。岁月会在微风细雨中剥蚀花朵的光鲜艳丽,让花儿在妖娆妩媚后苍老了它倾国倾城的容颜,但花谢的语言绝不是留下疤痕后的呻吟!时光会在积淀中再次拿起刻刀,为我们雕出一朵永不凋谢的无言大美之花。赏花勤于水,咏花精于观,叹花凝于气,读花在于心。
领导诠释解读的真棒,永清认真学习,一日一读, 山东永清 发表于 2017-6-22 00:08
领导诠释解读的真棒,永清认真学习,一日一读,
修身养性,快乐自在其中。永清辛苦了,敬茶! 山东永清 发表于 2017-6-22 00:08
领导诠释解读的真棒,永清认真学习,一日一读,
修身养性,快乐自在其中。永清辛苦了,敬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