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诗 发表于 2017-5-18 10:17

《大别山诗刊》第624期||黄土层评诗(19)||董玮《灰斑鸠》

2017-05-18 黄土层评诗专栏 大别山诗刊

黄土层,本名赵爱龙,70后,陕西清涧人。1996年毕业于长安大学。写诗,写评,有作品刊于《中国诗歌》《诗选刊》《延安文学》《中西诗歌》《星星》理论月刊等刊物,入选《陕西青年文学选·诗歌卷》《新世纪诗选》《2013-2014中国新诗年鉴》《山东诗典》等多家选本。主编过《旅馆》诗刊。现居成都。



童年
罗大佑 - 之乎者也



灰斑鸠
董玮

灰斑鸠的脖子下有一圈儿美丽的羽毛
侧逆着光,更好看
可惜它已经死了。我从林间经过
恰巧看见它倒挂在一棵树的细枝上
被风一吹,便落下来
落地的一瞬几乎没有一丝声息
它的身子还是柔软的,柔软的脖颈
根本支撑不住小小的头颅
它身上没有弹孔
我认定是那个手执弹弓的孩子
夺去了它的生命。那个孩子
有着和我一样玩劣的童年

黄土层点评
 这首《灰斑鸠》写得更加冷峻。
 只看前三行,以为诗人只在观赏笼中或立于高台的一只美丽的活蹦的斑鸠,第四行直接说它死了。。。将活泼的生机勃勃的气氛瞬间冷却。死,倒挂,坠落,无声无息,柔软,疲软一系列用在斑鸠身上的词语见证了一个小生命的消失。尤其“柔软”说明鸟是新丧。死亡的气息更切近,几乎就是刚刚发生。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在于诗人没有发出廉价的哀叹和愤怒的斥责,而是很宽容地,放在一种生态系统里看鸟儿的死。有意淡化了鸟的死,而出人意料地测度是一个顽皮的小孩子用弹弓击毙的。这种合乎逻辑的测度,将死的重大还原到死的微不足道。用自己类似的童年经历,趣味化这样一个死亡事件。董玮的叙事力是很强的,短短的叙述中,几次跌宕起伏和出人意表,让诗歌的节奏富有变化,而引人入胜。




大别山诗刊
稿件来源:约稿
本期责编:小芹,若诗
中国绿色诗歌写作基地

公众号ID:dbssk2007
主管单位: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六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版权局)
总    编:碧宇
微刊主编:小芹
博刊主编:清凌竹叶
微刊副主编:汤圆、若诗、江苏叶开、26桥
博刊副主编:程东斌、极目千年、紫陌雪寒
站长:高山松
副站长:松山居士
编委:碧宇、小芹、清凌竹叶、高山松、松山居士、26桥、汤圆、江苏叶开、若诗、琪轩、紫陌雪寒、周曙光、程东斌、极目千年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佛子岭路皖西博物馆西二楼
邮编:237001
电话:0564—33700650564—3370067
网址:http://dbssk.xlwx.cn
公众号ID:dbssk200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别山诗刊》第624期||黄土层评诗(19)||董玮《灰斑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