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诗 发表于 2017-5-9 10:46

《大别山诗刊》第616期||诗歌前沿||诗木春作品

2017-05-08 作者:诗木春 大别山诗刊
诗歌前沿

诗木春
      作者简介:诗木春,原名刘正春,生于六十年代。祖籍辽宁宽甸,现居北京。一个别无他念,只念好诗的爱诗者。坚持默默写、默默酿、默默修、默默往。无论正果无果,皆能安然受持。于酿造与打磨中恬静度日。


作品欣赏

清明十四行

每当这时,都会沿着一条永恒线路
伤感。不会走错的悲伤路线
无论雨。树木。石碑。荒甸
没有一个机会主义者。无不忠诚可见
如果没有徒劳对话,世世代代的妥协
就没有真正的亡灵出现
沿路是高高的苍穹。树木向墓碑移动
离地三尺的神明
每当这时,有些事物可见又不可见
尽管阴阳相互触摸,但看上去
永远是单方诉说,单方会面
或许这只是个堆砌的拜谒。因为亡灵
不是在土里,而是在云端
也不是在云端,而是在瞬间

思想者

全世界都明了的雕像
只有头颅下垂,身体弯曲
思想才能估摸出分量

几千年受其奴役的铁链
也有脱缰的野马。奔涌的大河
而思想,总是从炉火,跳入冷水

一块铁。一挂马车。一道拱门
在缀满星星的穹顶下
思想,也发出它幽蓝的光

白天,思想者变成肉躯
单手支撑着下巴。另一只,下垂的记录仪
而夜晚,他浑身铜铁,捻不出几颗钉
却捻出些许的光

雾里停摆的小船

这些停摆的小船。停泊于浅滩
栖息于迷雾。在一片灰色安宁中
没有浆。没有帆。也没有祈盼
永恒在那里搁浅
像美的抛锚。以静谧为主。不再划出声响
在所有朦胧静寂中,它们的梦,也
悄然析出,安宁,像灵魂的暗影,寂然
但灵动的发光,浅浅,淡淡。光雾蜷伏于
小船周围,像默默营造,默默静养。小船
只身浩淼的静谧,若隐若现。小船于迷雾中
仿佛只身宇宙深处,亦真亦幻

一个人站在昏暗的窗前听雨声

一个人站在昏暗的窗前听雨声
那是同一步调的声音。不是和声
那些雨,像专为风制作的宽大雨衣,被风披着,一阵阵
急切敲打窗户。在一片昏暗,无法触摸,完全模糊之中
一个娑婆的世界,终于一尘不染,终于泪眼朦胧
从开始垂直,后来倾斜,现在横流的声音。一股股水流
终于找到自己路,在脉络间,在琉璃上,在泥土中
假如此刻,谁记起一束光,一束温暖的光,不亚于
一个人,突然在黑暗冰冷、绝望的洞穴里,百转升起火
假如此刻,昏暗中听雨的人,独见一轮明月,升起在唱衰
雨声中,仿佛一轮拨开云雾的秩序,升起在曾经迅猛
一度失衡,之后衰微的嘈杂之中,那几乎不亚于圣明                                                                                             
在向日葵中间

    ——与詹姆斯·赖特同题

再一次我站在脸被小鸟啄空的
向日葵中间。没有怨。没有期许
没有失败和气馁。像被撕毁的瞭望
对着灯枯油尽的太阳



稿件来源:约稿
本期责编:小芹,若诗

公众号ID:dbssk2007
主管单位: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六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版权局)
总    编:碧宇
微刊主编:小芹
博刊主编:清凌竹叶
微刊副主编:汤圆、若诗、江苏叶开、26桥
博刊副主编:程东斌、极目千年、紫陌雪寒
站长:高山松
副站长:松山居士
编委:碧宇、小芹、清凌竹叶、高山松、松山居士、26桥、汤圆、江苏叶开、若诗、琪轩、紫陌雪寒、周曙光、程东斌、极目千年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佛子岭路皖西博物馆西二楼
邮编:237001
电话:0564—33700650564—3370067
网址:http://dbssk.xlwx.cn
公众号ID:dbssk2007

夏讯 发表于 2017-5-9 12:53

生动,深刻,优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别山诗刊》第616期||诗歌前沿||诗木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