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诗 发表于 2016-12-8 12:33

《大别山诗刊》第503期||一诗一评||刘光荣评鉴董书明《隐居》

2016-12-08 作者:董书明 大别山诗刊
         
         
                                                                                                      
               
溪行桃花源
               
李志辉 - 我们远去的家园 2

   
      


一诗一评


作者:董书明

隐居

四十五岁那年。有钱没钱,都应辞职归隐
择一处风水,筑庐而居
门口,要秒杀江湖
可放生,荷塘一口
内心平静。手持寡欲,勤扫微澜
屋后,应有山,有竹
远处,有清风送来
晨钟暮鼓。上山的路,自己抬高了前程
拒绝入仕的光阴
一个人学会,酿酒
放牧;简化
生活,像简化汉字;口诵陶诗
腰缠闪电
在哑语里,投奔
自在。偶尔,邀三两个好友
至寒舍,围棋、说禅,不醉不归
进门时,无需将手机
窃听器,提防或小心,拿出来
交由娘子保管。山中
月明星稀,整夜
适合闲言碎语。官人:“不用担心,隔世有耳”!



刘光荣荐语
      
       飘逸出尘,恍若仙人。一扫诗坛风尘匠气和青楼俗气,用唐朝司空图先生的二十四品来读,当归于“飘逸、旷达、疏野”之属。“择一处风水,筑庐而居”,此类潇洒人生当是许多都市俊才所不能企及的。“清心,寡欲;酿酒,牧字;围棋,说禅;率性诵诗,彻夜闲谈”,凡此种种,既是写对人生的无比热爱,也是说对尘世的无比厌倦。一个人的性情,即是他的诗歌。凡修难为出尘诗,却可在一粒尘埃里写出真相与真理的距离;碧宇诗多世间绿意,人生真性情和大血泪;胡弦却常于陈旧事物间指出事件的本质;松山居士可用文字刻画出人生、命运与诗歌交错的辙痕。“惟性所宅,真取不羁”,欣赏书明,为我们献出了不一样的山林之歌、归隐之歌。

注:此处的“凡修”,即是著名的农民诗人张凡修。



大别山诗刊
稿件来源:大别山诗刊论坛
本期责编:刘光荣,若 诗
中国绿色诗歌写作基地

公众号ID:dbssk2007
主管单位: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六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版权局)
法人代表:魏武
总    编:碧宇
微刊主编:小芹
微刊副主编:汤圆、若诗、江苏叶开、26桥
博刊主编:清凌竹叶
博刊副主编:若诗
站 长:山野浪人
副站长:西窗竹 松山居士
创刊:2006年
编委:碧宇、小芹、清凌竹叶、山野浪人、松山居士、西窗竹、26桥、汤圆、江苏叶开、若诗、花一仆、琪轩、蓝星儿、紫陌雪寒、周曙光、胡仁丽、建安子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佛子岭路皖西博物馆西二楼邮编:237001
电话:0564—33700650564—3370067132966280123
网址:http://dbssk.xlkf.cn/forum.php
公众号ID:dbssk200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别山诗刊》第503期||一诗一评||刘光荣评鉴董书明《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