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朴自然是一种回归的美》汪贵沿
《淳朴自然是一种回归的美》文/ 汪贵沿
这是一个好时光。我打算
把自己放逐在桃花山,戴一付
桃花打制的枷锁,被花妖的芳菲套牢
顿顿饱餐桃花盛宴
醉了我那可怜的骨头
放骸桃花山。花期不去,我不弃
那花都变成了发酵的诗句
半痴半狅,醉倒那群诗人的花花肠子
桃花下山,我烂醉
那清朝的小酒馆醉了
半截红楼醉了
一夜春雨洗花落,湿透了
我的桃花醉
醉花之日葬花之时。我那山野
不知伤感事
这是德阳的歌者孔令华先生,笔名麦子的村庄的一首近作《桃花醉》的诗句,我相信读了此诗不仅是诗人醉了,读者更醉了,醉倒在春天的怀抱中,醉倒在桃花的妖艳里,是人皆醉。令华的诗句如劝酒词句句催饮,行行逼人,不饮不放杯,不醉不放行。春天就这样流出他的笔端,出自他的内心,从诗中我们感觉到了春天的来临,又喜又悲,喜的是满山遍野春风至,悲的是醉花之时桃花葬,又感到了一种即将失去的无奈,这种感觉估计与作者年龄有关,与生活和环境有关⋯⋯
其实对孔令华我并不十分了解,只是因为曾经在德阳文联工作期间看过他的一些作品,也曾蒙面了几次,以后下海几十年未见,不知近况。正如远在深圳工作的作家、某刊物的总编唐成茂先生所说,孔令华这个诗友在80年代初期就是一个典型的诗歌发烧友,写作很勤奋,在一些刊物发过诗。他多愁善感很有诗歌的质地。但当年也不知什么原因,他不写诗了。去年5月,在《诗刊》和《星星》举办的罗江诗歌节上,再次碰上了他,才知道他又拿起了诗笔,他依然是多愁善感,满脸沧桑,桃花玲珑一样。他说这是一次回归,重返诗歌精神家园,是心灵最大的安慰。他说“我也没有其它什么爱好,守着诗歌,就最快乐了,一首诗写出来后的快乐单纯而开心。灵魂都快要飞出来了!”他满脸的天真。他在坚守一种诗歌精神。在精神层面他是超脱的。
这点我与成茂兄有同感,今年春节我在宽诗堂德阳聚会上见到了令华感觉差不多,还有着当年一样的风格,淳朴谦逊,和他的诗风很融合。最近以来,经常在宽诗堂和土裙部落群里看到他的诗歌。见天有诗出,愈写愈成熟。例如:
他的《种酒传人把酒种进了梨花沟》
种酒传人把酒种进了梨花沟
种的是好酒
梨花醉得一塌糊涂
种酒传人是喝了酒去种的酒
手握康熙年的锄头,踩着祖上秘传
和一群梨花仙子,悄悄月下种酒
种故事,虫鸣,呼吸,大地魂
种人种家。种下了梨花沟
⋯⋯ ⋯⋯
我与这个春天烂醉如泥
一不小心,把自己种进酒缸
种进藏酒洞的密不透风
种进种酒传人的梨花沟
种下对你的思念
和种酒传人的酒
⋯⋯ ⋯⋯
这些诗句灵动自然,没有那种故弄玄虚的感觉。他写诗认真勤奋,不仅注重意象的提炼,而且对语言的打磨和节奏的把控也很好。我最近和他在几个刊物上碰面,特别是《澳门月刊》和《2014—2015中国年度诗人作品精选》上同发在一起,细读了他的一些诗歌,感觉令华是一位很有灵性的诗人,他的诗很有画面感,想象丰富,创意新颖,有些诗句特别吸地气。
再比如:
⋯⋯ ⋯⋯
这个下午茶真是有滋有味
三月的道具全搬来了
狠狠敲击桌面
光阴的肺抖了一下,咳出
一堆废物
我的年龄抖了一下,咳出苍茫与灰色
⋯⋯ ⋯⋯
后来才知道,夕阳钻了空子
你说我的身体呈现夕阳色
--摘自《我的年龄抖了一下,咳出苍茫与灰色》
这样的语言的确像一杯茶,韵味慢慢浸泡出来,泡出一种苦涩与酸楚,泡出一种失落与惆怅,品味出人生的无奈,品味出生命的弱小。还有很多事情想做,一转身便到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时光。
令华是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1963年的春天出生于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1982年毕业于中江师范学校。在家乡集凤镇工作至1998年,因工作需要调旌阳区寿丰镇学校工作。又在2004年调德阳市旌阳区教育局工作至今。他应该有很多梦都寄托在他的诗歌里,重返诗歌的灵性就是寻找一种灵魂的归位,在文字的世界里让浮躁和烦扰的心安静下来。在阳光下感受一些真实的东西,在诗意里行走书写一些感悟与快乐。
⋯⋯ ⋯⋯
水湿透了天空的蓝
哪一滴是我,哪一颗星光是我
一个白眉老人走过,我如是问
老人化身慈眉善眼的河。隔岸
敲打我罪孽深重的枝枝蔓蔓
.
天空的思想清澈见底
浪花的笑容烂漫若这春天
水一滴一滴滋养我的坏死骨头
或者集中精力冲刷我的酸腐
贪婪和水性杨花
⋯⋯ ⋯⋯
--摘自《看水》
从《看水》中我们就更为了解令华其人其诗了,写诗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快乐,一种精神的愉悦,只要能抒发自己的感受,无论是言情还是言志?管它什么风格与流派,只要自己喜欢就行。因为诗歌毕竟是个体意识劳动的成果,就如令华自己所说:一首诗写成了,灵魂都快飞出来了!这是真实的感觉,他代表我们很多人,文字中的快乐就如一件艺术品的完成,任何东西都无与伦比,但愿令华兄的追求永远快乐的走下去。
2016年春天于江南艾克赛尔宿舍
本帖最后由 子麦 于 2016-4-1 23:29 编辑
诗人孔令华的诗确实很好,诗风淳朴、厚重,老师点评细腻,分析中肯!首席欣赏佳作!问好! 好诗好评,值得收藏,深刻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