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竹 发表于 2016-3-30 19:44

《大别山诗刊》微刊第309期||视角•诗版图||公安诗人方阵(三)

《大别山诗刊》微刊第309期||视角•诗版图||公安诗人方阵(三)

2016-03-28 壬阁组稿 大别山诗刊

视角·诗版图
公安诗人方阵3

原始森林
纯音乐 - 轻音乐特选系列-悠悠四季


蝈蝈的诗
■和一块石头对峙

石头身上,写满诗篇
卑微的,敏感的,博大的,星宿落座。
它仅仅是一本苔藓蔓延的旧书
我坐在它旁边,
一株海棠不觉已从身体里生发
它遮蔽我的无知,要在陇南的雪野里
占据一席之地。

而石头,依然像我一样硬着头皮
在这语言的乱世里呆坐。

■山寺清凉

过一会儿,就有阵风拜访
抚着松涛写下一两段清凉颂词

一个僧人沿着我荒凉的心渐渐隐没
欢乐也曾被他冰雪消融

会有某个时间属于这清凉山寺
无数经卷悉数还给松针

一条小径通往轮回
天黑之时,我会看到你的光明



陈计会的诗
■表达

忽然想到与你去看海
静静地立着,在荒滩
让波涛在脚下伸展,消退
黑暗中有光在沉没
我从未遇到过的忧伤

什么也不用说,我想说的
大海已替我说了
然而,我的内心
却无法像大海一样安静下来

■荒芜

那片海滩让你等待
徘徊:如浪,卷曲的时间
麻黄树的阴影移过
秋天的内心如此空旷
你听不清海的暗语
乱石,将它分割成碎片
晾在晚风颤荡的目光里

当重心从一只脚,移到
另一只脚;烟已燃到尽头
海水:比绝望更深……
美人鱼是一个影子
仿佛一瞬间,你的等待
让整个海滩变得荒芜



毛建新的诗
■生活的行囊里没给你准备多少工具

二十天前
你背上十八岁的行囊
匆匆登上前往西班牙的航班
杭州至马德里的距离
只能用十四个小时界定
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平衡
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年的光阴
七个小时的时差
把一天的两头藏在梦里

锅碗瓢盆
原本餐桌上的盛具
成为你生活中
必不可少的道具
柴米油盐酱醋茶
生活的味道需要你自己调和
徒步公交出租车
是捷径还是弯路
一天的行程你选择才能到达

女儿,我的宝贝
生活的行囊里没给你准备多少工具
爸爸能够想到的
再也递不过万里重洋
如果你有眼泪
就挂在爸爸的脸上
十八岁长花的年华
不要浇灌忧伤
有空就去看看斗牛场
并且要鼓掌呐喊

你说西班牙的天很蓝
蓝色是沉着是稳重是永恒
更是卸下包袱抛却烦恼的海洋
常常仰头看看
在同一个天下
爸爸和你站在一起
妈妈和你站在一起
所有爱你的人都和你站在一起
整理好行装

■我们在语言的盛宴里陶醉

十二月初,皋亭山的桃花
在英子的嘴唇里盛开
多少个品种的鲜艳
有多少个相宜的词汇
我们在语言的盛宴里陶醉

民国的词典里
有隋炀帝临幸的记忆
皋亭山的桃花
更有六十多个异族兄弟
这位皇帝如何赏花
恐怕英子翻遍辞海
不能还原这里的美丽

运河还在,载不动舴艋
桃树未红,让北风欺负
英子说,这几年和运河一样曲折
从候鸟那里觅得唐宋元明清种子
在桃树上张开飞翔的翅膀
运河流泪的时候牵手钱塘
西湖也听见了叫唤

皋亭山上的崔护苏东坡唐伯虎
想摆开三月的盛宴
靠山把酒
袖口下抖出一阵阵
吻遍桃花的春风




焉然的诗
■阵 痛

总有一些无法逃避
一张折断的唱片
血脉阻滞,音轨错落
放射状的裂纹止断于神经根部
织锦以裂帛之声与利器击掌共鸣
松动的龋齿啃嚼着感知之骨
研伤成末
走一道密不透风的暗门
渗入窒息的快乐

这样一场知觉的盛宴
我怎能不来
采霜之人在刀剑上行走
意识嚎哭,脚下泥泞
暗绿的胆汁包裹层层巨痛
从高处倾泄而下,刻在身体深处
我无处可逃,假以疼痛为禅
暗许后世轮回

想想吃杏的时节
妊娠反应与临产之痛皆是幸福
一别经年
我满心的欲念都已放下
园内草枯,我已不是千年的我
只等尘埃落定
我便来为草木写志

■我还是喜欢书写爱情

一层石阶垒垫另一层石阶
大雨刚过,鸟儿又开始唱起了云的婉转
我往一抹云走去,在雨后的半山腰
云淹没我,我拥着云
我们相互张开双臂
一点点起飞,一点点沉淀
这是一个翔的动作,一个跳落悬崖的动作
翔与落本就是一个美丽的悬念
要么踏上彩虹,要么坠入深渊
那些相思的伤口
将在与云朵、与石头的摩擦与碰撞中
说出一场爱的透明和卑微
但我没能飞翔,也没有坠落
只有雨水,浸透我的骨髓
在云与水的皱纹里
我还是喜欢书写爱情



张玉波的诗
■行走在春天

把那些阴冷抛在身后
把蜷缩很久的孤影抛在身后
我行走在了春天的路上

布谷鸟叫醒了播种的人
露珠把霜感化成满盈阳光的眸子
杏花怯生生的开放
报以春光灿烂笑靥
一只翩跹起舞的蝴蝶
足以充满我的情怀

就这么不停地行走
那些以往的痛楚被悄悄剔除
春风的歌拯救干涸的心房
我像一颗被春风吹活的小草
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挺立

■我和雪花有个约会

冬的跫音
就是我们的佳期
我和雪花有个约会

我以优雅婉约的姿态
看着你轻盈飞舞
一袭素衣而来
一屋一砌
一枝一裹
你飘逸无尘的倩影风华
迷醉我满眼最美的风景

我以凝神屏气的宁静
聆听你飘落的声音
一怀季节的心语
一落一颦
一拥一笑
你用妩媚落花的柔情
盈满我满心梦幻的色彩

我以细腻虔诚的感悟
读懂你纯真飞扬的心思
一个剔透晶莹的灵魂
冰情玉洁
超凡脱俗
你纯净无瑕的情怀
把我的俗念和烦忧带走

我和你约会在一起
我们静静地相对
你飞雪倾城
我物我两忘



李文华的诗
■四月

四月就这样蜷缩在窗外,蜷缩成
陌生人的一张脸,没有半点生气
寂寥无神。远处打击铁器的声音
不厌其烦地,撞击双层玻璃
好像在撞击四月,脆弱不堪的底线

风筝挂在电线上,办公室悬空在七楼
7015房间就横亘其间。房门匍匐在
长长的走道,紧闭着光线带来的声音
有人在读一些诗歌,有人在捂耳静听
窗外的回声,绝缘在玻璃之外
怎么也不能破窗而入

蝴蝶在黄昏里飞,却怎么样也
飞不到七楼的高度,它装饰窗户的梦
就此被雨打湿。而那只勇敢的蚊子
却挣脱重重引力,匆匆飞过水之上
全身吸附在七楼的墙壁,一动不动
就看到它那支透明的尖管
已深入四月的内壁,仿佛吮吸着
建筑里多年前积存的水
以吸血的姿态,大口吞噬
昏黄四月的血色黄昏

这时,谁探头窗外
挥动着拳头的样子
看车来车往的马路
路牙石缝里
一抹淡绿

■夏至上湾

夏至不期而至,而梅雨仍在江南以南徘徊
以姗姗来迟的姿态,远远俯视着上湾
上湾不过是江南众多无名水库中不起眼的水库
却据说被称作江南的小九寨沟,只是
我们无意间在夏至这天向晚,来到上湾,
似乎还水不丰满,草不茂盛,景致
与九寨沟俨然还有不小的差距

祈求钦赐的雨水迟迟不来
从上个世纪延续到现在,祈钦亭因此
被孤立在一侧,手指天空的姿势黯然神伤
不是饱满的日子遥不可及,只是谁
一直在袖手旁观,梅雨,夏至,上苍
还是我们自己

干在水下,叶在水上,上湾的水杉林一直以这样一道独特的风景呈现
多少人来过都留恋忘返。今天它们却沉默地分成两大阵营
一个阵营水末没过树干,另一个阵营水也末没过树干
树干柝裂的形状是无言的表态,一些对水的诉说至今打着封闭
只是杉林的墨绿圆润表明,沉默有时永远不能满足需要的味口

剩下就唯有阵阵白鹭的起起落落了
把一些鸟声击穿,孵化成薄雾,淹没在绿茵里
水面来风是这个阴天最湿润的语言,让我们的耳根特别清净
以至让坐在水边的我们,好半天都默然无言
是不是都在换位思考,如果说水面沉默不语
那水下的涟漪,不知道是不是沉没了过往多少的序言

立身回首,大坝那边的荷田,荷花居然是红多白少
却都在田田荷叶中安之若素着掩映
那些叶面水珠的滚动
代表了晚风里    语言部分的清新



余丁未的诗
■人类进化的历史

山顶洞人的那截历史,两手两脚同时落地
生命象绿色藤蔓婉延,象毛发一样脱落
呼吸点燃重生的杂草,破土的历史,一点点萌芽

熟食与钢铁,直立与婚姻,可以进化却不可想像
土地无比笨拙,沉寂了被称作人类祖先的身心
山洞,在你的体内植入了一条弯弯曲曲的航程
从石头碰撞中磨出的火星,亮化你的梦境

没有西装革履,更没有东方西方子午线的概念
没有公文包,更没有人皮兽皮塑料皮的预演
从青菜野果、从绿色植物中,咀嚼出来的古代文明
在山岳湖泊自然的变迁里,与你的身体一起升温
用棍棒搭建文字,索引几何图形

■乡愁在打工

一根稻草
铺垫我的一双脚后跟
席地而坐的酒杯
早装满浑浊的泪
思乡的愁绪
已被焰火点燃
心跟着爆竹
碎成数不清的一片又一片
仿佛我看不见的前世
摸得着的今生

用这根稻草的温度
烘热我身
长出来的那一茬茬柴米油盐
以展开的欢颜
收集油菜的绿色
麦粒的黄色
濒临风化的石头
开始柔软
火苗拨动了
这一年里久未撼动的童趣

看不清的未来里
永远走着一双不怕冷的脚
故乡,就是异乡那
一滴坚硬的雨
一颗拒绝融化的雪
哪怕是一幢茅房,也能挡风遮雨
哪怕是一碗清粥,也要活血养性
如果最后一根稻草坍塌
我的父老乡亲啊
请把我当作通往故乡的路桥

永不闭门造车的黑色眼珠,渗入了生老病死
工业与农业、经济与价值,象手和脚那样疼痛地分工
在各就各位和自给自足的盘算里,日子开始火样通红

从土地里长出的成本,象步履一样运行沉重
汗水、血水和泪水,交错织就粗壮的神经
流动的河水洗涤不了历史,拱出一个个慢慢崛起的民族


大别山诗刊
稿件来源:约稿
本期责编:小芹、西窗竹
中国绿色诗歌写作基地


公众号:dbssk2007
探索、前卫、包容性的生命姿态;
自由、开放、与时俱进的精神向度;
高贵、高尚、高雅的诗歌品质
中国绿色诗歌写作基地

总   编:碧宇
副总编:凡墨
微刊主编:小芹
微刊副主编:清凌竹叶、西窗竹、汤圆
论坛站长:山野浪人
论坛副站长:松山居士
论坛总版主:刘光荣
论坛副总版主:香雪婉儿
责任编辑:26桥
刊号:皖内13-009
QQ群:93752280
论坛:http://dbssk.xlkf.cn/forum.php

漂浮的云 发表于 2016-3-31 01:02

饱读一组好诗,学习。

西窗竹 发表于 2016-3-31 22:34

漂浮的云 发表于 2016-3-31 01:02
饱读一组好诗,学习。

谢谢浮云老师,祝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别山诗刊》微刊第309期||视角•诗版图||公安诗人方阵(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