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 发表于 2015-12-29 03:48

《诗歌的虚幻与社会担当》

本帖最后由 木偶 于 2015-12-29 04:18 编辑

《诗歌的虚幻与社会担当》

读80后诗人桑田的诗《我所认识的世界不过如此》有感

   作者:木偶
 

  一首好诗的横空出世,往往不能忽略诗人背后的大爱情怀,而这种情怀本身有时小到个人或大到社会。《我所认识的世界不过如此》这首诗歌中所表达的个人情感已经触及到社会的精神担当,全诗的场景、情感、词汇所表达出来的是诗人所认识的世界不过如此,看似绝望的心态在诗人的文字中复活。
 
   相对于一个诗人来说,眼睛里看到的世界决定了作品切入点的深度,其中表达出来的高度就是诗人的视野。这不仅决定了诗歌整体的走向,还暴露出诗人在当今社会的责任与社会的担当程度。读云南80后诗人桑田的诗《我所认识的世界不过如此》,诗人这种视觉回击的自醒往往展露了诗人的阅历,这种生活外的第三只眼睛把诗意提升了一个跨域的高度。
 
这一夜像河水一样宁静
又像松涛一样汹涌。
所有的果实都埋藏着秘密
所有的昏迷都让人伤感
我扛着锄头去野地里埋藏悲悯
和世间一切美好的天堂。
 
  “这一夜像河水一样宁静”,在这句诗里,我看到了诗人对时间的特别提示,一般来说:“这一夜像河水一样宁静”这句诗的开头可以写成“这个夜晚像河水一样宁静”也可以是“黑夜像河水一样宁静”。但就是诗人的“一”字特别提示出时间,这个时间不是随时、或随性的。这点也体现出叙事诗歌的感染发生的原因与时间,这种时间不是固定的,但符合了所谓的文学上的时间欺诈性,感染的心理结构在情感生成结构里的特别。
 
  诗人的夜晚是无比宁静的,这种静的程度像似松涛一样汹涌。单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作品的成熟与表达手法,静与动的结合得近乎完美。每个生命里都藏有秘密,这种秘密成诗人挖掘的必然所在。“埋藏”“昏迷”“锄头”“天堂”等等的词汇看出物质时代需要的探索必备元素,在外国诗歌中的“铁”元素在诗人的诗歌里形成一个虚幻而真实的生命,可以看出诗人作品的多样与细节重视,这种重视在几个词汇中现出的沉重心理。诠释了所谓的写作中重视的情感真实性与纯粹度。从宁静到汹涌,从秘密到挖掘。这个夜晚的宁静让作者置身于一种悲悯的世界里。
 
花朵在枝头摇摇欲坠
无知的风把花瓣吹向四方
大声疾呼的微风卷不走泥土
我所等待的渔舟不是这样
渡船人走了,操劳只是徒劳
每一只鸟都睡着,也都醒着
对于毁灭和地狱的降临
鸟儿们又总是半梦半醒着
等到冬天的寒风来临。
 
  好诗不是只靠一个小节来支撑整首作品的中心,那样的支撑在整首作品前显得牵强。那样的作品就等于稻草人披上衣服,再戴上帽子,看似人模人样的,但是没有灵魂的存在,一切都是假的,诗歌本身也是一样。第一节的虚幻触觉,加第二小节虚幻之外触发的场景描绘,真正地勾勒出文学中合理的压抑后的感情倾向,当个人情感受到压抑时,自然就行成了情感的触发作用,提高了情感的强度。第一节的情感压抑是由静开始的,第二节的“花朵在枝头摇摇欲坠、无知的风把花瓣吹向四方”衔接了诗歌文字之外散发出的信息,我不能说:这只是一次文学上的灵感创作上的恰巧或者偶尔的“碰撞”。
   
  当生命开始摇摇欲坠,当生命没有了方向之感,风是唯一的催化剂,风在这里是个矛盾的形象体,风可以吹红花朵,又把花儿吹落。风是带不走泥土里的希望,渡船的人就是自己,可是渔舟不是自己想要的,一切的徒劳在内心毁灭、在鸟的翅膀里飞翔。因为每一只鸟睡着时内心都是醒着的,这种地狱里的希望在“虚幻”与“真实”的梦里破灭,在等待的寒风里重生。
 
 
衣服和皮鞋都埋进了土地
一捧黄土把朱颜洗净
也就可以总结所有过程
一个人的心可以死去
却不能打开所有人的大门
一个人的头颅可以砍下
却砍不走永生的庄稼
等到尘埃落定,生命也就这样
我所认识的世界不过如此。

农耕文明里走来的人英年早逝
天堂是一场圣洁和庄重
谁用悲悯的目光注视肉身腐烂
看着坏掉的村庄一言不发
只等尘埃落下,掩盖所有雪花。

       ----《我所认识的世界不过如此》
 
 
  华丽的衣服和皮鞋是这个物质社会的必然装束,当我们老去,最后还是被黄土掩埋,那一刻的到来,可以结束所有的一切。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都不再重要。我们活着,我们想承担整个社会的悲哀时,一个人的力量在这个大时代里对改变的过程中产生的死亡没有半点意义,他打不开所有人的心门,一个人生命的结束,拯救不了世界。人们依然把希望埋在地里,像收割后庄稼在来年再种上一样,一切看似良好。天堂是上帝用生命建立的一场圣洁和庄重,但是没有多少人会注重肉体本身的圣洁,村庄是我们最初最圣洁的地方,但这种圣洁随着所谓的时代进步从而逐渐消失。当整个社会都成悲悯,当雪花被尘埃掩盖,我所认识的世界不过如此,但那又如何?
 
  读完整首作品,被其中的思想牵引着,诗人的文字把我带进了她的内心世界,这种心灵的碰撞让我内心无比的震撼,因为我读到的不是一个诗人自我的情绪发泄,而是这种悲悯的情怀充满了时代的精神担当。从一开始用夜晚的宁静入题,再到个人情怀的书写,延伸到每个生命本身潜藏的情感、花儿的凋零,衬托出风在生命面前的无比强大,鸟儿的翅膀是希望的高度,但是当一切都归于黄土,万事皆空。农耕文明与肉身的腐烂消失,衬托出一副悲天泣地的悲悯。这样的情怀像生命中最圣洁的雪花,而雪花本是圣洁和庄重的颜色,最后还是被尘埃落下,掩盖.........。
 

沧海一鹤 发表于 2016-1-2 21:28

拜读佳作美评,祝福新年快乐,高亮共勉,创作快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歌的虚幻与社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