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武写给白衣初雪的诗评
生命里没有永恒的异乡 ---青年诗人梁书正诗歌感述◎蒋志武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充满着各种矛盾的人生,一个未知的不可测量的命运,以及一个独尊话语权和教条化统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能够找到的出口非常之少。发泄,悲愤,甚至用词语与生命去反抗?这些在当下很不现实。
诗人,真实可靠的诗人总是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仰望星空,遥想故乡的灯火,思考命运,审视现实,找寻心灵的慰藉和精神家园。
这么多人,撇下犁铧,不远千里,找到一个耐以生活的异乡,甚至有的已经安定下来,所以一个人想真正去对“故乡”下定义是很难的,在我的眼里,故乡这个词语跟伤口,跟沉重的记忆联系在一起。所以在后来的写作中,曾多次跟一些诗友谈到,一般不要轻易用“故乡”两个字来做文章,这样只会让诗歌显得空洞,没有力量。
而从诗人梁书正朴实干净的诗歌里,从字里行间,我所感知到的“故乡”是另外一种精神指向,并不是的纯粹抒情或空洞的表达,更不是虚假的故乡情景再现。
神在我的故乡
神在我的故乡
青青的小果子,神住在
青嫩的果皮上,轻轻跳跃、歌唱
多么温暖、欢悦
我曾经看见
神——
静静地
我仰望着,果花已经不见了
果子毛茸茸的
奶奶找来一些叶子挡着
不允许指
不允许抚摸
不允许大声说话
这之后
神开始安静了
在奶奶建造的小世界里
神和果实一起长大
这首《神住在故乡》,诗人将神比喻成一种丰收,一种希望。神在故乡的果树上安顿下来,精心呵护故乡的果实,因为神的存在,因为果实的不断成长,让奶奶得到了安心和希望。这是诗人对奶奶言行教导的领悟,对神庇佑的感恩,对果实成长的无限敬畏和祝福。
奶奶的世界是狭小的,甚至是狭隘的,但她对故乡的认识,也许就在她亲手种的一瓜一果上,在她虔诚地保护和遮蔽上,在那神灵般的寂静成长之上。这是具有无上荣光的一种品质、一种光辉。是最高贵的理想,最朴素的愿望。诗人通过对“神”和果实的双重描写,得到心灵的皈依,也得到一个朴实的奶奶形象。
诗人梁书正借文字为利器,在平时的语言中找到思维的定位,情感的归宿,一步步将情感真实小声地呼唤出来。譬如:
领 受
当我们安静地走在
深蓝色的夜幕中
晚风吹动她的长裙
她对我说
“你要学会爱,学会宽容”
她说这些的时候
语气很轻
她并没有看我
四周,万物开始涌动
仿佛都在领受
“你要学会爱,学会宽容”,而能做到这一点,在这个喧嚣,浮躁,难以控制的人性与社会当中,着实不易。诗人梁书正曾一个人在惠州工作,很少与家人团聚,一年回去不到二次,所以与自己爱人的面对面对话,交流的机会就更少了。在这首《领受》中,诗人以一颗安静,深情之心来感受爱人的语言与无私的嘱咐。“她说这些的时候/语气很轻/她并没有看我/四周,万物开始涌动/仿佛都在领受”在这个场景中,我们足以看到彼此的内心是如此汹涌,但是又可以说是如此寂静而平和。诗人在故乡得到的嘱咐,又带到了异乡,变成了一首优美的诗,这也许就是他将这份爱变成一种人生的领受。像万物,都在领受温暖,感知温暖。
诗歌不需要玩弄虚高,卖弄技巧。真实的语言和情感足以打动读者。诗人梁书正往往能从简单,平淡的故乡场景中找到亮点。诗人从孤独与安静中寻找回忆,寻找湘西大山中最感动的一幕幕,最感动的那些亲人和故土。
星 空
妻子怀孕的时候
一直待在乡村
那里群山环绕
一条小河静静在村前流淌
那时她很少和我说话
生育之后
才一点点告诉我
这其中
我记得最深的有
静夜里总能听到河水
哗啦啦的声响
晚风吹拂的院落
人们语言敞亮
屋檐下,隔三差五
会堆一些新鲜的瓜果
打开窗户
总能看见璀璨的星空
当星空闪耀在湘西广袤无垠的大山中,在群山中舞蹈的时候。怀孕的妻子一个人独守故乡,看着自己孕育的新生一天天长大,想着出来见到自己的亲人,那心情,是平静而感恩的。在星空下,群山中的夜空与繁华的惠州是不一样的,但诗人能感受到河水流淌而过,从窗台,从妻子的身边。这样的流淌,这样的水声是幸福的,是异乡听不到的。
而最让人动容的是,诗人写到的那些瓜果,那些新鲜而可爱的瓜果,在星空照耀中堆在屋檐下,那劳动的果实,充满这宁静、美好,自然以及恒久的感恩。是质朴生活的象征与朴素心灵的表现。这样的诗句,让我的内心暖暖的,很温馨,同时,又心生同样的感恩和敬畏。
每次回到故乡,穿名牌,开小车,似有一种逃遁故乡的荣耀感,或者难以掩饰的骄傲,而其实我的内心与诗人梁书正一样是惶恐不安。我们在异乡奋斗,时刻都保持一种警醒,一种对故乡的挂念,没有故乡的远行,没有故乡的依靠,这样的离别是疼痛的。
小时候爱好文字,父亲说,我一定能成为一个作家,当听到“作家”这个词是兴奋的,但也感到迷茫。要如何才能当作家呢?那是童年早晨的迷茫,但现在离开了故乡,并真实地用文字记录着故乡,记录着生命的历程,我又是恐慌的,我感动命运中最后归宿的迷茫,就像诗人梁书正一样,在他的《自语书》中“这一生/已没什么悲哀可言/双手插在兜里/管它迎风背风/只要是朝着家的方向/有一盏灯亮着等我/管他妈天上的明月/是否照到众人”这是诗人在异乡面对困境的一种超脱自我的自语,也是一种面对困境的一种自嘲、调侃与解脱。如果我们不这样,又能如何呢?
诗人都是清醒的说话者,也是内心的审判者。我们有逃脱于痛苦的快乐,也有内心自我惩罚的良知。在《小狗死了》《杀鱼》《悲伤书》等诗作中,诗人对人性的关怀,对良知的泯灭持鲜明的批判态度,对万物保持热爱和悲悯的情怀。我想,这是一个优秀诗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底色。我一直认为,一个替小狗说话,替悲怜的万物说话的诗人都是好诗人,是活得更长久的诗人。
未来的十几年,我们可能对故乡的记忆,仍只有伤口或者疼痛,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今天用文字记录下来的,都将成为故乡的不朽。
祝福诗人梁书正的故乡,故乡里的花草,牛羊,河流和土地,以及伟大的亲人们安康。祝福这个善良而勤奋的诗人,他怀揣对诗歌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敬畏,一直在路上写着,期待他的诗歌越写越好,而事实上,他已经写得很好了。我愿意这辈子成为他永远的朋友,在异乡一路同行,摘取丰盛的果实,满满的,运回家!
在我们的生命中,一定没有永恒的异乡,在诗歌的世界里,只有故乡才最真实!
作者简介:
蒋志武,青年诗人,诗歌发《诗刊》《民族文学》《北京文学》《山花》《芒种》《作品》《西部》等六百多种期刊,出版诗集《河流的对岸》等两部。
现为某企业行政中心总经理,湖南省作协会员,东莞青年诗歌学会理事,深圳市坪山新区作协副主席。 初雪的诗歌我也很看好,个人比较喜欢这种类型,也在努力突围。 安文 发表于 2015-9-20 23:59
初雪的诗歌我也很看好,个人比较喜欢这种类型,也在努力突围。
嗯,你会有大的收获的。 来学习一下评诗佳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