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本怀简读西娃诗歌
简读:《西娃的诗》诗歌作者:西娃品读:吕本怀
西娃诗选
为什么只有泪水,能真实的从梦里流进现实
画面
中山公园里,一张旧晨报
被缓缓展开,阳光下
独裁者,和平日,皮条客,监狱,
乞丐,公务员,破折号,情侣
星空,灾区,和尚,播音员
安宁的栖息在同一平面上
年轻的母亲,把熟睡的
婴儿,放在报纸的中央
品读:诗歌的第一段,所要表达的是繁杂,不和谐之中的和谐,或许这便是世界的本相;而第二段所要强调的是世界的单纯,以熟睡的婴儿作为象征,在诗人眼中这种单纯才配成为世界的中心。诗人抓住一个常见的画面,表达自己对于世界的印象,以及对于世界本质的看法与对未来的坚信。
哎呀
我在飞快宰鱼
一刀下去
手指和鱼享受了,刀
相同的锋利
我“哎呀”了一声
父亲及时出现
手上拿着创可贴
我被惊醒
父亲已死去很多年
另一个世界,父亲
再找不到我的手指
他孤零零的举着创可贴
把它贴在
我喊出的那一声“哎呀”上
品读:这是一首常见的对父亲的怀念诗,题材谈不上新颖,值得关注的是所选取的细节以及对这个细节的表达。前半部分显然是一个梦境,“ 我在飞快宰鱼|一刀下去|手指和鱼享受了,刀|相同的锋利。”关键时刻,“父亲及时出现|手上拿着创可贴。”后半部分是怀念,梦被惊醒后,我才想起,“父亲已死去很多年”。死去很多年的父亲,在他生前,一定有过帮“我”贴创可贴的细节吧,即使他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依旧在关注着我的一举一动,只是他的关注已经无法在现实里抵达,“父亲再找不到我的手指|他孤零零的举着创可贴”。诗歌的最妙处在于,诗人让父亲将那张创可贴贴在了我的那一声“哎呀”上,这似乎是不可能,但通过通感,又似乎可能,父女之间的心灵感应让读到这首诗的人感受到什么是血浓于水。
吃塔
在南方的某个餐桌上
一道用猪肉做成的
红亮亮的塔
(我宁愿忘记它的名字)
出现那的一刻起
我的目光
都没有离开过它
桌上其他的菜肴
仿佛成了它的参拜者
我亦是它的参拜者
接下来的那一刻
我想起我的出生地
西藏
多少信众在围绕一座塔
磕长头,烧高香
我曾是其中的那一员
现在我是其中的这一员
许多年来,我一直保存着
对塔庙神秘的礼仪
也保存着对食物诸多的禁忌
看着,这猪肉做的
红亮亮的塔
我知道了人类的胃口:
他们,可以吃下一切可吃下的
亦将吃下一切吃不下去的
当他们举箸,分食着
这猪肉做成的
红亮亮的塔
我没听到任何的声音
却仿佛看到尘烟滚滚
我们的信仰与膜拜
正塞满另一人类的食道里
他们用百无禁忌的胃液
将之无声消解
品读:诗中有两种塔,一种是精神的,另一种是物质;物质的就在眼前,在此刻,而精神的,则在回忆里。诗人所着重表现的是,“ 我知道了人类的胃口:他们,可以吃下一切可吃下的|亦将吃下一切吃不下去的”,这是一种担忧,很现实的担忧,目前很可能就必须面对这样的局面,近几十年,中国人还有什么是不吃的呢?国人在吃的问题上还有什么真正的禁忌呢?甚至,“我们的信仰与膜拜|正塞满另一人类的食道里|他们用百无禁忌的胃液|将之无声消解。”到了这样的程度,我们还有什么好说。诗歌题目《吃塔》,其中的“塔”显然双关,而且具有象征意义。
前世今生
我在院子里散步,一个正在学步的小女孩
突然冲我口齿不清地大喊:“女儿,女儿。”
我愣在那里,一对比我年轻的父母
愣在哪里
我看着这个女孩,她的眼神里
有我熟悉的东西:我离世的父亲的眼神
年轻的母亲对我说:别在意,口误
纯属小孩子的口误.
随即在小女孩屁股上拍了拍
小女孩哭起来,她望着我,那眼神
让我想到父亲在我上初中时,与我谈起
想与我妈离婚又不忍割舍我们兄妹时的眼神
(那是他此生唯一一次在我面前落泪哭泣)
我向她的母亲要了小女孩的生辰八字
那以后,我常常站在窗口
看着我的变成小女孩的“父亲”
被她的父母,牵着
呀呀学语,练习走路。多数时侯
跌跌撞撞
有时会站稳,有时会摔倒……
我欣慰又悲伤,更为悲伤的是:
她长大后,会把叫我“女儿”的那一幕
忘记,或者会像她母亲一样
把那当成口误
品读:“女儿,女儿”的口误,显然来自小女孩对她父母平时的模仿,因为她的父母经常这样来称呼她,这样来看着她,才会有她对我的“口误”,才会有“我”对她的注意,以及“她的眼神里有我熟悉的东西:我离世的父亲的眼神”之感觉。如果说这还多少是一种巧合,那后来小女孩被她的母亲随意在屁股上拍了拍,“小女孩哭起来,她望着我,那眼神|让我想到父亲在我上初中时,与我谈起|想与我妈离婚又不忍割舍我们兄妹时的眼神”便不再像最初那样简单了,于是我想起了诗歌的题目“前世今生”,难道这女孩真的是诗人的父亲转世?或许,诗人也有了类似的感觉,才会有“我向她的母亲要了小女孩的生辰八字”这样非同寻常的举动,才会有后来“我常常站在窗口”的种种,小女孩在诗人眼中俨然变成了自己的父亲。如果仅止于此,这也不过一个轮回故事,然而最后一段诗人的悲伤让人慨叹,这位小女孩长大之后,会将她曾经对我的称呼当做口误,要是那样,她便不再是父亲的化身,诗人对父亲“前世今生”的念想也就烟消云散,欣慰之感再也无从产生。
为什么只有泪水,能真实的从梦里流进现实
女儿在薄被子里
激烈颤抖
她的喊声很悲伤:
“带我离开这里
我讨厌这里,我要回去。”
我摇醒她
把她带离梦境
她在哽咽中讲述——
总梦见那个蒙面人
她不也知道他是谁
但她相信他
能把她带回去
我问她想回哪里去
她说不知道,但
肯定不是这里,不是
这个现实世界中
这样的梦境发生,已经不是第一次
“只有现实是真的
哪里都是假的,假的
包括梦!”我喊
像已经失去她很多次
“那,为什么只有泪水
能真实的从梦里流进现实?”
她指着枕头
上面湿了一大片
品读:“那,为什么只有泪水,能真实的从梦里流进现实?”女儿的质问,让人感觉到梦应该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这是“我问她想回哪里去|她说不知道,但|肯定不是这里,不是|这个现实世界中”的认知基础。女儿做梦,“我摇醒她|把她带离梦境”;女儿讲梦,我的解释,喊“只有现实是真的|哪里都是假的,假的|包括梦!”;然而,女儿的一问一指却让我无言以对。女儿的梦究竟是不是真的,或者我的梦是不是真的,或者,这首诗本身便是一个梦。
墙的另一面
我的单人床
一直靠着朝东的隔墙
墙的另一面
除了我不熟悉的邻居
还能有别的什么?
每个夜晚
我都习惯紧贴墙壁
酣然睡去
直到我的波斯猫
跑到邻居家
我才看到
我每夜紧贴而睡的隔墙上
挂着一张巨大的耶稣受难图
“啊……”
我居然整夜,整夜的
熟睡在耶稣的脊背上
——我这个虔诚的佛教徒
品读:对于我们能够看到的,或许我们能够理解与接受,久而久之,这种理解与接受还会成为一种习惯;而在我们看不到的所在,我们并不能理解与接受的一切,是不是也已经在我们的习惯里,只是我们本身还没有感知。“我居然整夜,整夜的|熟睡在耶稣的脊背上|——我这个虔诚的佛教徒 ”,这便是反差以及反差所带来的震撼,而这一切都因为它在“墙的另一面”,隔自己仿佛很远,其实很近,平常没有察觉而已。
好诗配以精彩解读,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妙极! 精彩。 西玉 发表于 2015-9-8 08:12
精彩。
确实如是,所以就转发这里,供会员们学习借鉴。 西娃的最后一首在很久之前,我就读了二天 十二的张井 发表于 2015-9-8 08:58
西娃的最后一首在很久之前,我就读了二天
第一首更好,入选2013中国好诗榜。我的《满岁》有幸同期入选(共12首)。 白公智 发表于 2015-9-8 09:00
第一首更好,入选2013中国好诗榜。我的《满岁》有幸同期入选(共12首)。
满岁已长在心上了 十二的张井 发表于 2015-9-8 09:12
满岁已长在心上了
呵呵,谢谢记得。兄弟。 白公智 发表于 2015-9-8 06:22
好诗配以精彩解读,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妙极!
公智兄辛苦了:handshake 刘东宏 发表于 2015-9-8 10:34
公智兄辛苦了
东宏兄客气了。因为喜欢,就转发了。 白公智 发表于 2015-9-8 10:43
东宏兄客气了。因为喜欢,就转发了。
此类风格,类似小说,譬喻彼岸丛林也是如此,我把此类写法归于诗小说。这也是诗写手法一种吧。诗歌还是应以诗意为主:handshake 白公智 发表于 2015-9-8 10:43
东宏兄客气了。因为喜欢,就转发了。
诗小说的提法正在被一些诗人们接受:handshake 刘东宏 发表于 2015-9-8 10:57
此类风格,类似小说,譬喻彼岸丛林也是如此,我把此类写法归于诗小说。这也是诗写手法一种吧。诗歌还是应 ...
赞成东宏兄看法。 刘东宏 发表于 2015-9-8 11:33
诗小说的提法正在被一些诗人们接受
我依然不接受这样的诗写。 学习精彩,问候智兄,谢谢你的推荐,让我有了学习的诗歌 来分享精彩,问好白老师! 欣赏! 问好白兄,这一组作品,不仅诗歌写得好,评论也很独特,可以说相得益彰!白老师是一位慧眼识真才的伯乐,发现好作品就不会让它埋没! 沧海一鹤 发表于 2015-9-8 21:56
问好白兄,这一组作品,不仅诗歌写得好,评论也很独特,可以说相得益彰!白老师是一位慧眼识真才的伯乐,发 ...
呵呵,谢谢许兄鼓励。 我的单人床
一直靠着朝东的隔墙
墙的另一面
除了我不熟悉的邻居
还能有别的什么?{:5_140:}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