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公智 发表于 2014-11-15 19:37

日益壮大的陕西青年诗人队伍

本帖最后由 白公智 于 2014-11-15 20:50 编辑

日益壮大的陕西青年诗人队伍
——2013年陕西诗坛扫描
文/陈朴
    经济社会的繁荣在某种程度上从侧面也能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好的现象。2013年的陕西诗坛,看似大多数诗人默默无闻,实则也有一批志存高远的实力派青年诗人力求有所突破。未来5-10年间,我想70后、80后、90后三个年代诗人必定会渐渐成为活跃于诗坛的中坚力量。叱咤风云,引领群雄。
    一、诗坛代有人才出
    文学与商业的比重和文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一样,倘若时有将才,必为世瞩目。小说家讲究十年磨一剑,一鸣惊人。诗人则讲究灵感爆发,一首传世,或厚积薄发,鸿篇巨制定乾坤。   
    70后诗人王琪,以个人情怀的现实体验凝结了成功型诗人的特有品质,秉承大地域大文化大背景下一个日趋成熟诗人的低调习性,以出生地罗敷河为情感依托和创作命脉,写出了一组组具有代表性的佳作。“无人再来这河边,听他提及活在故事里的人/西山背驮着那轮夕照,把张望的视线一再拉长/我远远的站立,迎着风、迎着落叶/快要望断天涯路/却终没能穿越那暮蔼缭绕的罗敷河畔。”《秋水抵达罗敷河的上游》贵州诗评家赵卫峰中对王琪的评价再中肯不过“在惯于自我标榜先锋的陕西,70后王琪相对安静,也质朴,稳重且可靠。”我相信生活格调不俗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上也定然自有风貌。
    王琪今年创作精力丰盛,斩获“第22届东丽杯全国鲁藜诗歌奖单篇组一等奖”,入围“2013诗探索华文青年诗人奖”等多个奖项。70后诗人在当下诗歌创作中有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除王琪之外,本年度值得关注的70后诗人还有横行胭脂、梦野、张怀帆、宁颖芳、黄海、秦舟、赵凯云等。
    80后诗人左右,是一位大学毕业不久的聋哑诗人。他用失去听力和发声的不幸挽回了一首首思维跳跃、语言锋芒的诗歌。他深邃的眼睛里看到的物种是这个世界更为真实、透彻的载体,庸人难以企及。“母亲喜欢读我写的诗,虽然很多她看不懂/但每一个字读得很慢,老花镜不知擦了多少遍还在看/我不让母亲看并跟她抢,她就跟我干着急/有时候忘记了给父亲做午饭,挨了父亲的骂。”《母亲很多次偷偷读我的诗》这般平铺直叙的分行,每个分割点都是一种思想深度无形的提升,拓展空间无限的放大。含蓄的最高境界就是简单,这是左右诗歌的惊奇。
    左右今年获得“第六届珠江国际诗歌大奖青年诗人奖”等多项,多次入选伊沙主持的《新世纪诗典》,举办多场个人诗歌朗诵会,出版诗集《地下铁》,可谓收获颇丰。陕西80后诗人目前呈现出陕北整体势头强盛的态势,除左右之外,本年度值得关注的还有李东、梁亚军、破破、西毒何殇、高权、苏微凉、娟子、周一一等。
    90后诗人程川,出道短短几年,已经和全国90后诗人的佼佼者们看齐。他没有余幼幼的灵动、没有潘云贵的巧妙,没有苏笑嫣的秀气,却独有自己的沉着。“直到多年以后我才知道信的一面满揣喜悦/另一面却隐匿在疼痛的背后瑟瑟发抖/他将近被死亡埋葬,在散发着霉菌的病床上/他所写下的亲笔信差不多就意味着生命的绝笔书。”《封笔信》程川以内心的安宁静静的书写着自己人生的轨迹和境界,诗歌结构相近,用词丰富,敢于探索,情感取向明确,目之所及,尽是一片汪洋。
    程川今年获得“第三届红高粱校园诗人奖”、“第三届复旦光华诗歌奖”等多项,大有陕西的青年诗人获奖专业户之称。参加“第六届中国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并在《诗刊》、《星星》、《山东文学》、《天津文学》等多家名刊发表作品。陕西90后诗人露脸的虽然不多,但量少而精,后劲十足,除程川之外,本年度值得关注的还有尚子义、王飞、王磊、王凯、马映、唐棠、张筠涵等。
    二、 文本的泛滥与缺失
    仔细盘点一下,当下的纸媒刊物也不少,而诗歌专业类性质刊物似乎民刊数量远远超出了官刊,但若认真阅读、鉴赏,我认为官刊的文本整体质量还是明显优于诸多发稿质量参差不齐的民刊。好诗在民间,此话不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民间好诗后来也都登上了一流大刊。而网络公众展示交流平台经过几年来的发展更加众多和完善,有些人随心所欲的写着分行的文字,自认为只要不涉及政治、色情和个人隐私等敏感内容就不会被屏蔽,自己的分行就是诗。这给外界造成的印象就是“现在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实则未必定然。
    文本的泛滥有时会打消读者读诗的积极心态,文本的缺失是有震撼力的经典太少、关注世间万象少、诗人社会担当少、接地气少。五味杂陈的流水之音不绝于耳,无病呻吟的吟风弄月之诗不绝于眼。我阅读中印象深刻的好诗有横行胭脂的长诗《断纱》、《病历》,第广龙的组诗《一个人》,伊沙的《职业道德》,朱剑的《南京大屠杀》,成路的《野孩子》,丁小村的《汶川五周年祭》,宁颖芳的《思念是一场雨》,白立的《你问我在想什么》,路男的《在大雁塔,我能想到什么》,南书堂的《救赎》,惠建宁的《淹没》,白芳芳的《动物园》,杨广虎的《终南书》系列组诗,白公智的组诗《村居笔记》,姜华的组诗《生活启示录》,古岛的组诗《乌鸦》,青柳的《一辆拉羊车在滨河路上走失》,李东的《隐忍》,梁亚军的组诗《回乡偶书》,高兴涛《父亲的苹果》,王飞的《挖土豆的人》,马映的《想起你入土为安的爱情》等等。这些诗歌都从文字间直达心灵,激起回响,或娓娓道来,或直入主题,或瞬间奔腾,或含泪而歌,较有代表性的折射出了当下诗坛的精神境界和意象层面,以及诗人们的切入点和价值观。而我们缺失的是少有写到和雅安地震、光盘行动、雾霾天气有关的诗,甚至一些诗人不能分析掌握自己的语言驾驭能力,模仿一些诗坛名家的身体诗,以求借此走红。相反的是儿童诗领域开拓者罕见,只有老诗人王宜振、陈希学等默默坚持、守候一方净土。
    三、 诗人的光环与处境
    “桂冠”曾经是诗人独享的最高荣誉,如今我们已经很少听到,我们听到的对诗人身份的定位多是神经病、疯子等字眼。现实中的诗人是这样的吗?你可以没读过《红楼梦》,但你敢说你没读过唐诗吗?诗就是文学的微时代。网络可以造就一代诗人,也可以毁灭一代诗人。多出去走走看看,一个小地方圈子内的诗人见识一定很有限。青年诗人千万不要学习一些老辈诗人吃老本,安于现状,要有雄心壮志,才可能壮志凌云。从诸多资料可看出,当下诗人总体热情褪却,不比当年。
    而宝鸡80后诗人靳天龙,在西安读完大学后,供职于榆林某媒体。自己尚未出版诗集,到了陕北后,他发现陕北诗人竟然如此优秀且众多,便想方设法拉资金,垫资,熬夜编选出版了极具史料价值的《陕北诗选》。年初在榆林举行了《陕北诗选》首发式暨第二届陕北诗会,受到各界一致好评。在省作协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省文学院副院长王维亚说“陕西诗歌并不比陕西小说差”,这是对我们的肯定,也是鞭策和鼓舞。以小说奠定文坛地位的省作协主席贾平凹先生,在27年后的今年也再版推出了个人唯一的一部诗集《空白》。本年度值得关注的诗集还有武靖东的《我,在此》,左右的《地下铁》,屈丽娜的《浮生纪》,伊梅的《和阳光在一起》,娟子的《不如去远行》,王磊、董东东主编的《陕西90后诗歌选之十二生肖》等。
    本年度陕西诗人摘得的光环并不多,张怀帆、王琪、马慧聪加入中国作协,鲁绪刚参加第十三届全国散文诗笔会,白麟获全国鲁藜诗歌奖,而青春诗会连续两年空缺。岁末,“文学陕军再出发”研讨会在北京、西安先后举行。大家一致的观点是,青黄不接、后继无人。那么究竟后继无人的原因在哪里?我们不妨先看一下最新出炉的2013中国作家富豪榜,有人称这份榜单给出的答案是业余作者胜过专业作家,当然更要注意的是前60位没有一个诗人。一个诗人写一辈子诗的收入也许还抵不过一首流行歌的歌词或一句某品牌的广告词。新闻出版署关于提高文字稿酬的争论时有提起,这是告诉我们,身为诗人,就应和贫穷挂钩吗?非也。抛开名利说,大奖之下,必有勇夫。可如今的勇夫大多流落街头,美誉多为权贵商贾归入囊中,着实让诸多无名诗人心寒。
结语
    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当下的陕西诗坛,就是“个体突出,整体落后”。新一届省作协领导班子换届后,党组书记蒋慧莉切实深入到了作家中了解情况,省作协今年先后召开了“陕西青年作家座谈会”, “陕西青年作家读书班”,“陕西网络文学座谈会”,欣闻《延河诗刊》又要即将创刊,这将会改变省内定期出版的诗歌专业官刊、民刊缺乏影响力、持久力的现状,为广大诗人呕心沥血、积极投身创作增强动力。
    我相信,2014年的陕西诗坛更精彩。

小芹 发表于 2015-1-10 23:57

关注陕西诗人!拜读问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益壮大的陕西青年诗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