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秋雨 ---读《秋雨散文》有感
本帖最后由 关中刀客 于 2024-6-22 10:11 编辑走进秋雨
---读《秋雨散文》有感
·湖北麻城 陈昌学
很久没有这样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了!趁着“五一”假期,回到老家,在这样一个宁静的雨夜,独自一人斜倚在床前就着明亮的台灯,翻看《秋雨散文》,的确是一种美的享受!
其实,这本余秋雨的散文集是我大学毕业一位同学离别时赠与我的。厚厚的一本散文集,扉页上是同学娟秀的赠言,书中还夹着一片干黄的银杏叶。睹物思人,往事历历在目!毕业后,我一直将它珍藏着放在床头柜的抽屉里。有空就拿出来读一读,看一看,断断续续,这么多年居然前后看了许多遍。一来是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二来更是想从书中滋养灵魂,找到生活前进的力量。
记得,我们读大学的那几年,正是余秋雨文化散文火红的年代,秋雨的文化散文是那个年代青年学子津津乐道的话题。大学校园里的书摊海报、图书馆,到处弥漫着余秋雨的文化气息。我也是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的崇拜者。如今,参加工作这么多年了,秋雨的散文,我依然喜欢读,喜欢看,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从《霜冷长河》到《千年一叹》,从《行者无疆》到《寻觅中华》。人到中年,每每读秋雨的散文,都有不同的感受。今夜,伴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独倚床前,再次走进秋雨,走进秋雨的文化系列里,别有一番韵味!
余秋雨是当代颇具影响力的散文作家,也是当代华语世界著名的文化学者。他的文化散文博大精深,气势恢弘,别具一格,历史与文化渗透,传统与现代结合,古今与中外汇聚,有情有理有哲思,可谓“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我想,余秋雨文化散文之所以这么多年,一直是华语世界长盛不衰的文学精品,其独特之处在于写景与叙事中渗透历史与文化、整合传统与现代、蕴涵情感与理性,立意高远,雍容典雅、温良敦厚,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从《霜冷长河》到《千年一叹》,余秋雨用他那独特的思维视角,将山水风物、风土人情、人格、历史、文化、哲学、生命价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俯仰古今,见微知著,从尘封的历史与秀丽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理性与内涵,从精彩的引经据典中彰显出历史文化的厚重与洒脱。秋雨散文语言典雅敦厚,旁征博引,叙述、议论、描写、抒情融会贯通,充溢着一种贵族气质。整齐的句式,严谨的句子,生动的描写,委婉的抒情,使人如沐春风、如临其境。
走进秋雨,如同走进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翻开书页,一股凝重的历史气息便笼罩着你。在不经意中,你已跌入了文明与野蛮的困惑,在他沉重的笔下苦苦挣扎,你没有一丝一毫的逃遁的空间;在文字搭建的炼狱中,在道德与人生价值、文明与蛮荒织就的网里,你困惑、挣扎、撕咬…你赤裸裸无所遁形。在秋雨的笔下,你徜徉于山水之间,敦煌的莫高窟、寂寞的天柱山、岳麓山的千年庭院、垂满宋词的黄州赤壁都透着历史与文化的厚重。秋雨的散文是旅行家的散文,“借山水古迹以探寻中国文人艰辛跋涉的足迹”,正如他自己在《文化苦旅·自序》中说:“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当你沉浸于秋雨散文那雅致的语言文字之中时,你终于发现你如困兽般撕咬的其实是你自己。这时,你已走出了秋雨,不再是你了。余光中先生说:“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他的《文化苦旅》。他站在历史的高度,以理性的思考融入智性与情感,考察着中国现存的原始文化,去解析文化的生命,重新审视中华文明。它摆脱了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气,而表现为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当然不是篇幅冗长之大,而是体现在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下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
走进秋雨,历史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过程,而是通过许许多多平庸或卓越的人和人的群体融合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人和人的群体已不仅仅作为抽象的名词在历史的车辙下寂静无声,而是作为具体的、独立的人和人的群体人格,并因了这独立的人格在渐隐的历史荒漠中凸现出来。在历史的遗迹里,你看到了“碎成了碎片而依然光亮的文明”,也领会了“让人神往又令人心酸的文明”。秋雨散文以文化、人格、历史、民族、文明等为主题,表现出一种跨越历史与现实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意识,以及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层关注。《道士塔》与《莫高窟》以古老的物象,描述了敦煌艺术的遗失和黄河文明的盛衰,传达出历史的苍凉。《白发苏州》与《江南小镇》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柔媚的小桥流水,表现出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柳侯祠》与《洞庭一角》则借景写人,描述了柳宗元、范仲淹、滕子京等人身处逆境依然不甘寂寞忧国忧民的人格。《风雨天一阁》与《青云谱随想》以古迹写人,描写了范钦和朱耷的文化人格,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三峡》则以魅力三峡串起了李白、屈原的荣辱,写出了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境界。《一个王朝的背影》用辨证的眼光描述了清朝的盛衰,揭示出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历史真实。历史的叹息在秋雨的叹息里荡气回肠,而秋雨的叹息在历史的叹息里惊心动魄。历史、文化、山川、人物,在秋雨的笔下意蕴深厚,情致盎然。读秋雨那简劲而隽美的文字,你的灵魂会受到一次次拷问,你的精神会受到一次次洗礼。
走进秋雨,你会发现秋雨也只是一个文人,他同样不可避免自己笔下文人的阴影。其实,余秋雨本身就是一位学者,几千年文明的繁衍与他的文人血液一脉相连。传统道德捏就的骨骼与现代文明个性解放滋养成长的血肉注定时时撞击;在这种撞击中,余秋雨注定遍体鳞伤。尽管如此,他依然站在传统道德与人性复苏的交界处,在古典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矛盾冲突重压下匍匐前行,拷问、追求、困惑、痛苦、抗争、呐喊…这是中国文人共同的缩影。正因为如此,读秋雨的散文,字里行间,你会感受到他的呐喊愈加沉重凄然、悲怆绝伦;清丽的文字里愈益显得透彻练达而充满知性。在他的笔下,李白的放达、苏轼的孤独、白娘子的悲哀、苏小小的凄美,还有紫禁城的虚糜、莫高窟的愤怒都透着一种思想的审美和谐与生命的感悟。在这五千年暗黄的书页里,文人匍匐的灵魂在你耳边浅吟低唱,你会时时感觉到有一双历经沧桑的眼睛注视着你,如炬的目光烧烤着你的心灵……这时,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剥去外衣,涅槃成一只火鸟,重获新生。当你终于走出秋雨时,你已不再是原来的你了。
走进秋雨,在他那儒雅而隽美的文字里,你心甘情愿地历练心灵的灼烧,接受文明的洗礼;走出秋雨,你已增添了许多对生命的感悟,对历史人文的诸多感受,你的灵魂已带着寒梅的芬芳飘然入世,奔向“审美式人生”。读秋雨散文,在他儒雅的文字里,感受秋雨的语言魅力和文化气息;读秋雨散文,在他深邃的人文思考中,获取人生的启迪和生活的力量!
2023年5月15日
{:4_98:}{:4_98:}{:4_98:} {:4_98:}{:4_98:}{:4_98:} {:6_190:}{:6_190:}{:6_190:} 《秋雨散文》读后感!{:6_190:}{:6_190:}{:6_19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