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有琪 发表于 2020-11-22 14:15

小雪  

小雪
 文/胡有琪
 
稀稀拉拉,几粒雪心不甘情不愿地落下来,风一吹,就不见了影子。
你不注意,仿佛它们根本不存在。
别说是人,就连那么多的树伸着手,也没接着雪的喜悦。
人无所谓,还是照样走自己的路。
树却很生气,一脸的不高兴。不时有叶子掉下来,叹息。
 
我把门打开,一股冷风快速地涌了进来,抢占地盘。
我自然地缩了缩身子,侧着身子走了出去。
街上有了自然的变化,许多人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有的人还戴上了围巾。
其实,立冬早已警告过:立冬来了,小雪就不远了。
但有的人不以为然,我行我素,还穿着单薄的衣裳装青年。
结果,时不时就会遇到感冒的人在打喷嚏,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不管怎样,雪还是落下来了。
也许有人认为,此时的雪太过于羞羞答答,露面显得扭扭捏捏,一步三摇。
也有人认为,那么一点点雪,却下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更见真情。
那怕是一落地,就形踪俱灭,也无悔人世间已走过一回。这,就叫精神。
此时,我却冷然想起一句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转过身来,有一枝红梅踉踉跄跄迎面撞来。
它犹如刚从酒馆出来,一脸通红,却还在端杯表演,大声朗诵:
让雪下得更猛烈些吧。
我笑了:要想雪下得千山尽白,那是大雪的事
小雪就是小雪。小雪要做的事,就是让人看到,雪已经落下来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学习 发表于 2020-11-22 18:02

    对最后一节诗很感兴趣——尤其是“让雪下得更猛烈些吧”一句。
很自然想起了大家熟知的高尔基的《海燕》。其实,《海燕》是高尔基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中末尾的一章。高尔基将“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大海上,实则是把它放在了俄国革命运动的前夕,海燕就不再是一只普通的鸟,而是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高尔基的《海燕》应该是散文诗体裁,其最后的一句诗——“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结合诗歌上下文之“语境”,我以为,应该是高尔基海燕散文诗中的“化用”。
    既然是在“表演”是在“朗诵”,那应该是“艺术圈里的话语”,而作者之“小雪就是小雪。......这是不争的事实。”说的是诸如地理学气候学气象学之类的“自然科学”。
    一个是热情洋溢,一个是客观冷静;一个是非理性的情感,一个是理性的科学认知。何以构成谁对谁非呢?

段红亮 发表于 2020-11-23 13:11

转过身来,有一枝红梅踉踉跄跄迎面撞来。
它犹如刚从酒馆出来,一脸通红,却还在端杯表演,大声朗诵:
让雪下得更猛烈些吧。
我笑了:要想雪下得千山尽白,那是大雪的事
小雪就是小雪。小雪要做的事,就是让人看到,雪已经落下来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学习,拜读:handshake

胡有琪 发表于 2020-11-24 11:07

学习 发表于 2020-11-22 18:02
对最后一节诗很感兴趣——尤其是“让雪下得更猛烈些吧”一句。
很自然想起了大家熟知的高尔基的《海燕 ...

谢谢解读。很到位的解读。问好!

胡有琪 发表于 2020-11-24 11:08

段红亮 发表于 2020-11-23 13:11
转过身来,有一枝红梅踉踉跄跄迎面撞来。
它犹如刚从酒馆出来,一脸通红,却还在端杯表演,大声朗诵:
让 ...

问好。远握!:handshak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