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地赏析小诗“怕黑”
本帖最后由 学习 于 2020-11-16 09:24 编辑原作:
怕黑
钱不怕黑
给钱的兄弟不点灯
拿钱的兄弟不点灯
钱都善始善终
怕黑的是富人
见不到一点利息也惊慌
怕黑的是穷人
借不到一点小爱也恐怖
钱也怕黑
怕富人穷人都死了
————————————————————————————————
抄写了这首诗,也是学习。
这首诗原作一气呵成,我仅仅是调整了一下文字和文字间的“距离”(冒昧地分出了3小节,不知对否)。我知道,这绝非创新。
单列出一个帖子,便于细致的赏析。很希望大家发言,昨天已经约请了一次,遗憾没有朋友赐言留下墨宝。特殊放在评论栏里,有倾向地注重评论。
帖子里的“原诗”是克文“表白(六首)”之一,特殊加以说明。 本帖最后由 学习 于 2020-11-16 10:54 编辑
按照马克思主义文学艺术的标准看,赏析一部作品(现在一般称为文本)时有两个标准: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从思想上看,作者题材的选取符合“打黑除恶”的政治内容,审视现实并用犀利的笔触揭示了社会中“黑”的一面,应该说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涉及一些手法,很重要。比如有明显的对比手法。有矛盾悖论张力的手法。有新批评含混手法等。这些都需要解释后才能知道它的妙处所在。
从表现上看,我以为作者的“冷静”的“道说”也是一种高超的写作手法。很多人以为,“诗缘情”,没有情感不是诗。却忘记了“诗言志”创立时的最早的本源含义。这涉及到一些哲理诗的写作问题。等等,需要细致道来。
欢迎大家参与讨论,谢谢。 本帖最后由 学习 于 2020-11-16 11:35 编辑
学习 发表于 2020-11-16 09:16
按照马克思主义文学艺术的标准看,赏析一部作品(现在一般称为文本)时有两个标准: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
诗中出现了“黑”字。如何理解黑?黑,除了颜色解释外,还有秘密的、隐蔽的、非法的、恶毒等释义。我们曾经说过,诗歌语言的特点是“不确定”,必须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加以具体理解,决不能用字典规定的意义去套,应该灵活地进行诠释。我们主张既有规定又无规定地运用字典的意义,这仍然是一种“不确定”,尤其是诗歌作品的解读。
学习 发表于 2020-11-16 11:34
诗中出现了“黑”字。如何理解黑?黑,除了颜色解释外,还有秘密的、隐蔽的、非法的、恶毒等释义。我们 ...
文题是“怕黑”,读此要问:谁怕黑?我们从诗里可以找到答案:钱怕黑钱也不怕黑。富人穷人都怕黑。为什么,我们也可以从诗中直接找到答案。但是,我们从诗里边找不到“富人和穷人都不怕黑的答案”。我们这里又会问:作者为什么没有写这一层呢?
我们可不可以希望作者再“续写”几句“富人和穷人都不怕黑”的诗句呢?先提出这个问题。
学习 发表于 2020-11-16 11:36
文题是“怕黑”,读此要问:谁怕黑?我们从诗里可以找到答案:钱怕黑钱也不怕黑。富人穷人都怕黑。为什 ...
我以为,欣赏诗歌,需要理论的知识,有了理论的知识才能上一个台阶地对具体的诗进行解读。也有凭感觉欣赏的,但那也有或多或少的理论“前准备”的。这里特殊强调欣赏的理论储备。比如,解读原诗我以为需要懂得“含混”这个概念。
含混指一个语言单位(字、词、句)包含多种涵义并引起多种理解的现象;同时也可以用来指某种修辞手段所产生的多种效果。例如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有这样一个单位:“那些在凛冽寒风中摇动的树枝”,诗中的“摇动”既可以理解为被动的,那些被寒风欺凌的树枝,也可以理解为主动的,象征着摇晃的拳头,表示对即将莅临的死神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讲,含混是语言本身固有的特点,一词多义、不同的断句引起的歧义均可造成含混。
比如,用这个简单的理论去解读“怕黑”中的“黑”,就容易了。
学习 发表于 2020-11-16 16:33
我以为,欣赏诗歌,需要理论的知识,有了理论的知识才能上一个台阶地对具体的诗进行解读。也有凭感觉欣赏 ...
如果想更好地解读本诗,还需要明白新批评的“张力”概念。英文的张力释义,即——tension .n. 紧张局势(或关系、状况);矛盾;对立; (情绪上的) 紧张,烦躁等。(新批评的张力,退特创造引进批评里,需要将英语内涵外延前缀去掉)。张力这一概念,后来被新批评的其他人引申,成为诗歌内部各矛盾因素对立统一现象的总称,并成为考察和评价诗歌的基本标准之一。
这个理论非常有意思,需要细细品味其中的蕴含道理。为什么去掉英文内涵外延概念的“前缀”?
学习 发表于 2020-11-16 17:41
如果想更好地解读本诗,还需要明白新批评的“张力”概念。英文的张力释义,即——tension .n. 紧张局势( ...
之所以“去掉”,就是因为它能产生不协调、矛盾悖论等作用,这就是文学的张力作用,也能产生类似于格式塔1加上1大于2的作用。 本帖最后由 学习 于 2020-11-16 18:01 编辑
学习 发表于 2020-11-16 17:49
之所以“去掉”,就是因为它能产生不协调、矛盾悖论等作用,这就是文学的张力作用,也能产生类似于格式塔 ...
从原诗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钱既怕黑又不怕黑。这句话在逻辑学中违反了逻辑的不矛盾规律,形成了悖论;在文学上则形成了张力。所以大于原来诗中的意义空间产生了,令读者又有了想象的新空间。妙!
老诗人臧克家有诗句为“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是张力的典型用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