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愚 发表于 2020-4-20 09:21

这就对了

改革,开放,搞活40多年
少数人只剩下物质
多数人只剩下精神
目前物质完全决定了精神
这符合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学习 发表于 2020-4-20 10:42

本帖最后由 学习 于 2020-4-20 10:43 编辑

呵呵,朋友好!喜欢阅读您的大作,能深刻地揭批海德格尔之“遮蔽”,而具有“去蔽”的精神,这是中国难能可贵的勇气精神。
    我以为,后现代社会是多元的认知社会了,宽容的“多元化共存”才是对的,否则,独霸一方各领风骚的山头主义和思想,倒显得偏执和狭隘。
    “唯物主义”固然有它正确可取的一面,但不能否认同时也存在欠缺和不足。台湾一位著名学者叫周绍贤,他在一部佛教书里说:“唯物论者只在显著之迹象着眼,而不深查其微妙之境,故终为一偏之见。”
    经验主义的创立者培根有他的功绩在,但不免有对其局限进行了批判;而后必定有康德“先验主义”的合理存在。
   所以,我私下以为诗歌的最后两句“目前物质完全决定了精神/这符合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应该对其进行批判。
   建议大家阅读并参与讨论。《这就对了》(作者:阴阳愚)

学习 发表于 2020-4-20 11:07

“反讽”也是一种很高明的写作手法,又称倒反法、反语,指写作时用戏谑讽刺的口吻,表达言外之意的写作技巧。它通常传达的是与字面意义迥然相异的内涵,往往表现出对传统价值观的怀疑和反叛。反讽来源于希腊戏剧中佯装无知的角色的傻话。这角色在自诩高明的对手面前故意说的傻话,到最后证明是真理,从而使对手出尽了洋相。
    小诗《这就对了》,有反讽的艺术手法在。

阴阳愚 发表于 2020-4-20 11:07

谢谢师友宽视域的解读,学习了。个人愚见,多元共生是一种存在,存在有其历史原因,即便这种存在不合时宜的成分已经占据较大比重,也不能指望通过思想交锋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改变。但是,多元共生的提法,会给陈旧落伍的意识形态继续苟延残喘找到其继续存在的借口,同时也会使人淡忘漠视百川归海,殊途同归的人类基本价值走向。也就是说,所谓多元共生,要分清什么可以多元共生,什么必须一统江湖?思想有无高下之分,意识形态有无先进与落后之区别?

阴阳愚 发表于 2020-4-20 11:23

学习 发表于 2020-4-20 11:07
“反讽”也是一种很高明的写作手法,又称倒反法、反语,指写作时用戏谑讽刺的口吻,表达言外之意的写作技巧 ...

多谢师友的专业点评鼓励。这段文字的片面
极端倾向也是比较明显的。

学习 发表于 2020-4-21 07:57

阴阳愚 发表于 2020-4-20 11:07
谢谢师友宽视域的解读,学习了。个人愚见,多元共生是一种存在,存在有其历史原因,即便这种存在不合时宜的 ...

“多元论”相对于“独断论”、“专横论”或“一元论、二元论”等而言,比如实用主义采取的方式就是“多元论”。“多元论共生”借用于生命科学,比如,在一个房屋内,可以存在“儒家、道家、释家等”佛像就是一例,这也体现了“宽容”的海纳百川的情怀。多元论避免了罗格斯中心主义、欧洲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唯二元论主义等,体现了人类学“互为主体”相互尊重的思想。
    我喜欢“不合时宜”的字眼,可以见于尼采。“异端”是当下的反潮流,并不代表历史的最后结论。理论虽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可以指导实践。理论和实践谁先的问题也是知行谁先的问题,争论了几千年了,但最新的理论偏向于“知先行后”了。中国改革的几十年已经证明:先是摸着石头过河,而后是“科学发展观”,再而后就是系统的理论的内在联系的思想了。
    “多元论”可以说是最充分的“民主”的体现,也是“殊途同归”链条中最关键的环节,不妨碍大目标的实现。
    您说的“要分清......”很有价值。中国人在“区别上”、“差异上”非常欠缺,大致上看,是受了“同一统一集体主义而不顾及个体”的影响所致。
   最后的几个问号,虽然是问话,可以理解为“问中有定”,应该借鉴拿来学习先进。诗友有很多高见,钦敬!

学习 发表于 2020-4-21 08:06

如果从反讽的角度看文题,那么《这就对了》就是:“这就错了”。对吗?(也是一个问)
或曰:是这样吗?
我还以为:现在“多数人只剩下物质/少数人只剩下精神”了。不是吗?

阴阳愚 发表于 2020-4-21 09:04

学习 发表于 2020-4-21 07:57
“多元论”相对于“独断论”、“专横论”或“一元论、二元论”等而言,比如实用主义采取的方式就是“多元 ...

多元共生无法避免,追求卓越不能忘怀。学习师友多元论。问好,祝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