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简单鉴赏朱士炼《活而死类》—抛砖引玉
本帖最后由 学习 于 2020-2-27 10:02 编辑《活而死类》
文/南京朱士炼
活了死了都一样
死了活了不一样
太多胆战心惊
许多支离破碎
一世世学不会
回头来世重学
死而活人们灵魂中
生发温暖人间
活而死行尸
投错了胎活该
饭桶游手好闲
淘汰一批批
来了一阵阵
苍蝇蚊虫
要敌敌畏
杀个干净
————————————————————————————————————————
不让复制,只好费点事,键盘上敲打一遍原诗,也是最好的阅读。一道横线隔开,上边是原作,下面就是欣赏鉴赏评论之类。
总体来说,《活而死类》,既是诗,又不是诗。说它是诗,可以回到宋朝时看,因为宋朝尚“理”,这个理指中国理学,是自周敦颐始,中经二程,至朱熹理学之集大成的“道理”。宋朝时候,写诗如果没有什么理在,就不是诗至少不是好诗,这就是“尚理”。也是董仲舒重视“内容”的一个延续。
说他不是诗,是根据事情情感、形象、诗的韵味而言,如果根据这些写诗的要求看,就不是诗了。诗歌要用形象去思维,都是一些干干巴巴的概念罗列,怎么能是诗呢?读来索然无味又怎么能是诗呢?没有运用诗歌特殊的诗性的语言写出来的“白话字”有怎么能成为诗呢?如此说来,一大推的否定都会纷至沓来。
不过,如果你说不是诗,我又可以用是正的方式方法来反驳你的所说。《活而死类》没有强烈的感情吗?回答是肯定的。没有思想倾向吗?回答也是有的。没有诗歌的技巧吗?回答仍然是可定的,如“张力”技巧就很突出。在地球上,写诗的理论不是仅仅中国有,其他国家也有的。如罗列一些概念是不是诗?这个有争论,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首诗,哪有什么中国传统的诗歌“意象”呢?多数都是抽象的概念。
世界一体化了,已经是地球村了,“共同体了”;人类学“互为主体”口号大概还没有深入人心。所以,绝非可用“是或不是”的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来定评诗歌的本性的。
我以为,诗歌能在“死”或者“活”上进行思考,从选材立意上就高出一般凡夫一筹。它涉及到终极关爱的人生大主题,大思想,大文化,所以有价值可言。
臧克家有诗句云:“有人的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我以为,的确是大主题。《活而死类》,绝非说的是生理上生命上的事,而更多是伦理道德甚至政治方面的道理,所以欣赏要更多地“打开”。还是更多地看看大家的意见吧。
页:
[1]